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论文中图的要求:线条图、示意图、流程图、记录(描记)图和照片等统称为图,统一从“1”开始用阿拉伯数字标图序号。只有1幅图则应标明“图1”。图应具有自明性,图的内容不要与文字、表格重复。线条图应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高度与宽度之比一般以掌握在5:7左右为宜。图中文字与符号应排字或植字,不用手写。坐标图纵、横标目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

  • 标签: 期刊质量 线条图 量和单位 坐标图 标目 示意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脑血栓120例患者(在2016年7月12日至2017年7月1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对医疗质量满意度、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血栓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段期间内,对来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受检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对比标本分析结果差异性,并分析影响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抗凝剂配比、放置温度以及储存检验时间均会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结论采血部位、配比抗凝剂方式、放置温度以及储存检测时间都会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所以在检验血液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每个环节,从而提升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 标签: 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策略
  • 简介:该文介绍了PDCA(管理中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法的内涵,质量管理体系中对PDCA的要求,及如何应用PDCA法持续改进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 标签: PDCA循环 质量管理体系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根据透析是否充分(URR≥70%、Kt/V≥1.2)将100例MHD患者分为透析充分组(A组,n=50)和透析不充分组(B组,n=50)。分别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和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PSQI)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和睡眠质量。结果A组患者在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SF-36总分等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显著优于B组;A组患者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等睡眠质量方面评分方面显著优于B组。结论MHD患者透析充分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2组,即常规组(n=42)、干预组(n=42)。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2组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用药依从性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睡眠质量方面,干预组护理后评分低于常规组,数据分别为(6.0±0.8)分、(7.4±1.0)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干预组护理后评分高于常规组,数据分别为(93.2±4.2)分、(85.7±4.6)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用药依从性方面,干预组高于常规组,数据分别为95.2%、81.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用药依从性,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的护理方式。

  • 标签: 高血压 睡眠质量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级护理管理对提高 ICU住院区患者护理质量。 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是在2018年 6月— 2018年 10月这段期间入住我院并进行护理恢复的 64例患者。将进行本次研究的患者自由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 32例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的 32例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分级护理管理干预方法。经过两种护理方法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管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32例患者经过分级护理管理干预后在管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32例患者, P< 0.05。 结论:分级护理管理对提高

  • 标签: 分级护理管理 ICU 护理质量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血站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和安全性。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在我血站输血的患者(136例)当分析的对象,随机分乙组、甲组,每组68例。此次研究乙组是常规输血,研究甲组是在输血中实施检查以及质量控制,总结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结果甲组输血的安全事故总发生率(2.94%)小于乙组(27.94%),有统计学意义(x2=16.275,P=0.000)。结论在血站的输血中,检验质量控制可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 标签: 血站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国际惯行的ICD-10的疾病分类编码方法,对患者病历首页疾病及手术操作编码进行质量控制,以期提高编码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方法以数字随机法将本院录入的病案以110的比例进行病案核查,记录其错误问题。结果在主诊断编码、其他诊断编码、手术操作编码中,月平均错误率最高的为主诊断编码,达到15%。采用PDCA对其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后,每月编码错误率大幅下降,其中主诊断编码的错误率从最初的最大值23%持续性下降为最小值12%,而其他诊断编码的错误率从起初的最大值20%持续性下降为最小值5%,手术操作编码的错误率从起初的最大值10%持续性下降至最小值7%。结论通过PDCA对ICD编码进行质量改进,可以提高编码的准确性。

  • 标签: 病历 编码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饮片质量现状以及改善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药材市场流通的中药饮片样本300份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中药饮片质量情况,并探讨改善策略。结果本次研究中中药饮片不合格产品共计16例,不合格率为5.33%,不合格主要原因为原料不合格、炮制技术不合格、贮存问题等。结论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中药饮片中部分药品存在不合格情况,对中药饮片质量进行管理,优化中药饮片制作过程以及加强中药饮片质量检测都能够比较好的改善其质量,从而保证中药饮片的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饮片 质量现状 改善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护理简报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本研究活动时间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科室组织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护理检查后,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编写及统计科室各种数据编写成护理工作简报,每月一期进行通报、学习、整改、追踪评价。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护理简报后实施后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施后的病区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室护理工作简报的实施有效、可行,能有效改进ICU护理工作的开展。

  • 标签: 护理简报 科室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相关因素并寻求最佳应对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到2014年2月间采集的尿液样本共14466例,在接收尿液样本时对其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与评估,对于存在质量缺陷的样本予以退回,做好缺陷率统计与相关因素记录,并探讨最佳应对措施。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14466例尿液样本中存在质量缺陷1009例(6.97%),其中的312例(30.92%)在采集时受到污染;212例(21.02%)样本标示不明;235例(23.29%)尿液样本采集不当;143例(14.17%)尿液样本量不足;67例(6.64%)采集容器不合格;32例(3.17%)送检不及时;剩余8例(0.79%)为其他情况。通过比对,发现尿液样本在采集时受到污染、样本采集不当与标示不明三项所占比例较大,是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会对尿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造成较大影响,患者在采集尿液样本时要严格按照取样标准,尽量在晨起时用规定的存储容器采集尿液样本,并做好清晰准确的标示及时送至检验处检验,避免尿液因受到污染而影响医生诊断。

  • 标签: 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 相关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从2016年5月到10月,6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个体化的康复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式护理后EORTCQLQ-C30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EORTCQLQ-C30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并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明显低与常规组。结论护理干预通过心理、饮食、环境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使胃癌患者减轻了痛苦,巩固了治疗效果,增强对生活的信心,提高了生存的质量,临床应用广泛。

  • 标签: 个体化康复护理指导 胃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病理诊断对了解患者病情、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术后对患者实施治疗方案都起着决定的作用,针对病理标本的各个环节,我科对病理标本的管理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完善了相关制度、改进了工作流程、多科室沟通制定有效合理的改进方案、明确责任,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病理标本 持续质量改进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方法。方法对实验室分析前工作流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提出解决对策,对实验室分析前的管理制度与规范优化与改革。结果推行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减少了失误率,获得了医护与患者的一致认可。结论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医院基础工作,影响到检验治疗与准确率,进一步推进质量管理,可提高医院检验水平,减少失误率,值得推广与采用。

  • 标签: 临床实验室 质量管理 医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艾滋病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方法研究分析了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80例艾滋病病人,采用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采用HIV/AIDSQOL-46量表分别在3个时点(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HIV/AIDSQOL-46量表评分,出院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量表评分中3个维度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入院时、出院3个月后两组量表评分及各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对提高病人住院期间生活质量,特别是提高病人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及一般性感觉方面有显著优势。

  • 标签: 艾滋病 循证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血液透析患者60例进行研究,均为我院肾内科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30)与饮食护理干预(观察组,n=30)对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营养指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ALB、PAB明显高于对照组,MQSG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行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可改善其营养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饮食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因素及管控对策。方法以本院在2016年1月-2018年5月间纳入的35例检验质量不合格的血液样本为研究主体。对所有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的各个因素,再给予相对应的管控对策。结果影响其检验质量的因素为人为因素采集方法不规范4例(11.43%),样本溶血4例(11.43%)和患者自身因素27例(77.14%)。患者自身因素与人为因素对比有差异(P<0.05)。而8例人为因素中,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低于3年所占比率最高(75.00%),与其他年限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血液样本的采集环节、送检环节与保存环节均可能导致样本的检验质量出现问题,且检验流程不规范同样是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检验期间应积极把控各个环节的检验质量,确保检验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样本 检验质量 因素 管控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强血站与医院联系提高输血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本市医院30家与本市血站作为研究目标,向30家医院发放本市血站中心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分析并总结输血站服务质量问题,针对问题,强化血站与医院联系后,分析并评价输血站服务质量。结果输血站服务态度评分(9.2±0.6)分、技术水平评分(9.4±0.5)分、血液质量安全水平评分(9.1±0.3)分、综合服务质量评分(9.2±0.6)分。医院总满意度93.3%(28/30)。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加强血血站与医院联系后,可有效提高血站服务质量评分,从而推动国内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 标签: 加强 血站 医院联系 输血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基于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书、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安全护理和急救物品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子宫肌瘤护理中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子宫肌瘤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