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滑脱症患者采取改良经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5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给予改良经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5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56.54±34.32)min,平均出血量(306.54±54.32) mL。患者经X线、CT等检查,表明滑脱责任节段复位较好, 无出现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与治疗前对比,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后的疼痛评分较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后的JOA评分较高(P<0.05)。结论:在腰椎滑脱症患者治疗中采取改良经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此种术式用时短、出血量低,且具有较好的复位效果,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可见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经椎间孔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硬膜囊 神经根损伤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回馈式健康教育对改善TI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TIA患者,按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的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回馈组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回馈组实施回馈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回馈组患者规律用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运动锻炼的遵医行为均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患者的复发率是44.0%,回馈组是20.0%,回馈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6.0%,回馈组是98.0%,回馈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回馈式健康教育对改善TIA患者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可明显降低复发率,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护理 回馈式健康教育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短期卒中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自 2016年 8月至 2018年 8月,选定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 50例作为研究组,非糖尿病患者 50例作为对照组,均在首次 TIA发作的 30d、 90d后进行随访,统计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首次 TIA发作的 30d、 90d后研究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 4.00%)、死亡率( 0)显著较对照组( 26.00%、 14.00%)高, 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 TIA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因此糖尿病可作为 TIA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当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标签: 糖尿病 老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期卒中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寰经后弓侧块螺钉和寰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6月~2011年2月,对66例寰枢失稳的患者随机选择一侧寰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和一侧经寰侧块螺钉固定结合枢椎弓根螺钉固定进行治疗。通过寰螺钉置钉操作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并发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术后内固定稳定情况评定疗效。

  • 标签: 寰枢椎失稳 寰椎侧块 侧块螺钉 固定技术 自身对照 后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体成形术和经皮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经皮体成形术治疗)和观察组(经皮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长,伤高度、骨水泥注入量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ADL评分、VAS评分、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和后凸角度更低,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经伤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1月至2009年8月对26例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男19例,女7例;年龄21~56岁,平均37.6岁。所有患者均于伤及其上、下相邻置入椎弓根螺钉并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体的前缘高度比值、腰椎前凸角。结果本组26例患者术后获12~48个月(平均26.3个月)随访,伤体前缘高度比值由术前47.35%±6.42%恢复至术后95.3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94.91%±6.73%,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前凸角由术前30.16。±7.12。恢复至术后39.32°±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39.18°±9.72°,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同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下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9±1.6)分降至(1.2±0.3)分。术前合并神经损伤的12例患者除2例D级患者无改变外,其余患者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均提高1~2级。结论经伤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地维持伤复位后的高度及腰椎前凸角,手术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是一种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腰椎 骨折 骨钉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间植骨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4年3月~2008年6月收治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31例,行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作滑脱复位后加单侧cage间融合固定。随访观察固定节段有无位移,滑脱有无复发。结果随访24~72个月、平均36个月,间高度维持良好,固定节段无移位,滑脱无复发。结论间植骨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可减少术后断钉和复发的问题,是治疗腰椎滑脱症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单侧cage即可以达到稳定间的作用。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椎间融合器 椎弓根钉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间植骨和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80例脊柱后路体成形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15.4±2.1)个月。在最后一次随访时,总临床反应率为92.5%,腰椎复位率93.8%,融合成功率为95%。手术后1月和6月的 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滑脱量、滑脱角等指标与手术前相比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脊柱内钉棒内固定联合间植骨可达到理想的稳定复位,保持稳定的间高度,提高植骨融合率,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方法。

  • 标签: 脊椎钉棒固定 椎体间植骨融合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根据致伤机制和作用方式,对手指中节指骨基底部骨折进行分类并复述治疗方法及远期结果。方法对68例手指中节指骨基底部骨折患者的病因、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手术效果进行随访评价。结果Ia骨折占50%,保守治疗结果良好;ⅠbⅠc、ⅡbⅡc、Ⅲ、Ⅳ型骨折,手术治疗结果不一,优良率66%。结论致伤力大小、方向、部位、近指关节位置,内在的张力和外在肌肉的力量,决定着中节指骨基底部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迅速和准确的骨折复位会产生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指骨 基底部 骨折分类 远期疗效分析 手指 骨折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类型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皮肤基底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经检查,所选98例患者均已通过手术切除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经伤万向螺钉固定与跨伤单向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经伤组(52例)和跨伤组(46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伤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术前2组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伤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术前与术后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经伤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与术后3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跨伤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与术后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与跨伤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维持伤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方面,经伤固定优于跨伤固定。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固定 矢状位后凸Cobb' s角度 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索体成形术(PVP)联合高电压脉冲及射频消融治疗体压缩骨折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住院区92名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四组,A组22例B组24例C组24例D组22例。A组采用PVP联合高电压脉冲调节及射频消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B组采用PVP联合靶点射频消融。C组采用PVP联合高电压脉冲调节。D组只采用PVP治疗。结果 四组治疗后与治疗前VAS评分明显下降,且远期效果A、B两组下降程度较C、D组两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联合高电压脉冲及射频消融使用较PVP单独使用效果更好,对体压缩骨折患者,无论是单独或联合使用,在术后短期内均能迅速缓解疼痛症状取得肯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脉冲 射频消融 高电压 压缩骨折 脊神经 腰痛
  • 简介:目的总结体成形术治疗体骨转移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共护理16例患者,术前及术后均采用Dennis腰痛分级、止痛药使用评分和直观模拟量表(VAS)判断疼痛变化,健康调查评分表(SF-36)评价其生活质量变化。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随访6~20个月,患者疼痛均较术前改善或消失,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无临床并发症发生。结论体成形术由于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能明显改善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已成为治疗骨转移瘤的一种有效的姑息方法,但由于患者病程长,病情复杂、心理压力大且手术方法是近年新开展的,因此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不仅在心理上给患者以持续、有计划的护理,还要在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上有所侧重,以使患者早日减轻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转移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及体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脊柱肿瘤及体转移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经皮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各项治疗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各项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经皮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及体转移瘤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肿瘤 椎体转移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成形术对创伤性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创伤性体压缩骨折患者 94例为研究样本,经电脑随机分组,将上述 94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7例。临床治疗期间,对照组创伤性体压缩骨折患者接受保守治疗,研究组创伤性体压缩骨折患者接受体成形术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 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对创伤性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体成形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运动功能,减轻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多加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创伤性椎体压缩骨折 治疗效果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跨伤固定与经伤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这项研究中,观察了66例入住我院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患者于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入院,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跨伤固定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固定方式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和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4.2±7.6)min,失血量为(103.1±10.2)ml,引流量为(42.3±5.1)ml,住院时间为(9.1±2.5)d,所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伤椎固定 跨伤椎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体骨折患者行体成形术治疗的价值。方法:择取本院于2020年3月—2022年4月间,就诊的骨质疏松性体骨折患者30例,以手术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一组分配15例。对照组行球囊扩张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研究组行体成形术治疗,经对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开展统计。结果:经疼痛分值、伤高度、伤高度丢失度分析,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骨水泥渗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椎体成形术 疼痛值 伤椎高度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体骨折患者采用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骨质疏松性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后分别采用体成形术、过伸复位疗法,比较组间手术治疗前后伤前缘高度、疼痛程度和体功能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前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但治疗后实验组的伤前缘高度水平相比对照组更高,疼痛和体功能功能评分则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成形术可有效促进骨质疏松性体骨折患者疼痛的缓解和体功能的改善,患者治疗后的伤前缘高度也明显提升,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