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位固定方法。方法将806例需要进行门诊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3例。实验组通过改进固定患儿头皮静脉穿剌时的按压体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体位。观察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小儿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膝部固定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应用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部固定法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48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另外以2012年6月~2014年3月期间另外48例采取闭合复位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且两项数据对比差异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骨折良好愈合,并且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治疗锁骨骨折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锁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行内固定术后的腰椎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接收的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当作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病患进行手术复位内固定术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恢复锻炼等,然后比较两组病患术后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结果所有病患均经过内固定术治疗和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后,观察组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接受内固定术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对于病患的术后康复和并发症的预防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围手术期进行精细护理比通常护理的效果有着显著的提高。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医学中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手术及相关治疗方法作以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法医治的后踝骨折患者的60例相关资料,男36例,女24例,年龄选取阶段为20到75岁,交通事故伤21例,摔伤19例,扭伤16例,其他伤4例;左边踝骨折患者32例,右边踝骨折患者28例;三踝骨折29例,踝及后踝骨折患者12例,单纯的后踝骨折患者10例,踝及后踝伴三角韧带损伤9例。应用Lauge—Hansen和Naoki的分类标准,将所有选取的踝骨折患者分为旋前旋IV度29例,旋后旋Ⅲ度22例,IV度9例;内侧延伸型15例,后外侧斜型38例,小块撕脱骨折型7例;其中择期手术48例,急诊手术12例。结果手术后4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的状况,经过加强使用愈合药物之后,切口欧逐渐愈合,其他患者的伤口均在一期内逐渐愈合。我们所选取的60例患者,在研究过程中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大概为20到62个月骨折患者均于手术后3到5个月左右伤口愈合。运用Baird-Jackson评分系统对相关患者治疗结果进行科学的评定,其中优26例,良24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5.8%。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对是于踝骨折患者的最好的

  • 标签: 后踝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右侧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右侧锁骨骨折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优12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4.4%;对照组患者优8例,良6例,差4例,优良率为77.8%;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5.2±2.1)周;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8.2±2.5)周;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效果显著,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内固定 锁骨骨折
  • 简介:摘要留置导尿管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关注留置导尿管体表固定的方法却没有统一的固定方法,笔者查阅文献,发现留置导尿管固定的方法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不加体表固定;第二类是固定于腹部;第三类固定于大腿部。现将其总结如下,希望给临床工作者带来借鉴。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固定方法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筛选出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84例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常规组与新型组,每组均为4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三重方法固定导管,新型组采用新型三重方法固定导管,对比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常规组的导管滑脱率是9.5%,新型组是2.4%,新型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皮肤损伤率是26.2%,新型组是7.1%,新型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VAS评分为(3.1±1.0)分,新型组为(1.4±0.6)分,新型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型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导管滑脱率、皮肤损伤率以及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 导管固定 方法
  • 简介:(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200)摘要目的观察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52例,均给予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住院时间为(22.18±5.43)d;术中出血量为(122.38±20.1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7%;Maryland足部评分优良率为96.15%。结论采用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确切、术后足部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钢板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08-0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蒙医正骨固定术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50例,患者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2月份入院治疗。50例患者均予以蒙医正骨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显示有32例患者治愈,有12例患者显效,有5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为98%(49/50)。随访显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应用蒙医正骨固定术对骨折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患者的日常活动,值得推荐。

  • 标签: 蒙医正骨固定术 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不同手术和内固定方式治疗髋部骨折疗效。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髋部骨折的患者50例(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随后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将其命名为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组(17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16例)以及髓内钉治疗组(17例),其中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组患者采取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而关节置换术治疗组患者采取关节置换术治疗,而髓内钉治疗组患者采取髓内钉治疗,随后观察这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关节置换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5.0%,而髓内钉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2.4%。结论对于转子下和转子问骨折的患者,采取髓内钉手术治疗,效果更佳,而对于股骨颈头下骨折以及股骨颈骨骨折的患者,采取关节置换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来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不同手术 内固定方式 髋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优8例,良6例,可3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优3例,良5例,可6例,差5例,总有效率为73.7%;经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肩周炎,并发症发生率为5.3%;对照组出现2例肩周炎。1例克氏针滑移,并发症发生率为15.8%,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建钢板 内固定 锁骨骨折 克氏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寸带固定胃管在口服中毒患者洗胃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入急诊科洗胃的自服中毒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胶布固定胃管,观察组采用寸带固定胃管,比较两组胃管固定后脱出发生率、洗胃时间。结果观察组胃管固定后脱出发生率、洗胃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寸带固定胃管可以在洗胃过程中对胃管固定起较好的作用,减少胃管脱出发生率、缩短洗胃时间,减少毒素吸收,提高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寸带 胃管 急诊 洗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负重行走时间长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以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对患者创伤小,患者软组织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锁定钢板 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 胫骨下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5年5月,医院共以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172例,合计手术切口232处,其中口内前庭沟切口或口内前庭沟切口+局部小切口占96处,单纯局部眼睑或耳屏切口46处,颌下切口37处,头皮冠状或半冠状切口30处,口外原瘢痕处23处,选择1点或多点固定,材料选择小型钛板、微型钛板、可吸收板为主,部分患者配合二尾结扎、颌面固定,术后疗效评价包括术后颌关系、张口度、X线检查、接骨板保留情况、并发症等,术后2年内定期随访,决定是否需要取出钛钉、钛板,部分患者联合颌面牵引。结果术后当日颌干扰8.72%、开口度≤3cm者39.53%;随访12个月~24个月,未见开口不良者,骨折愈合率92.75%(256/276);感染发生率5.81%,均在术后1-2周出现,1例患者术后眶下区麻木,11例患者出现轻度咬合干扰,经调整后基本恢复正常,复视与颜面畸形各1例,14例取出钛板。结论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整体疗效较好,骨折愈合率高,但早期可出现颌干扰、咬合困难等并发症,需联合调整、牵引治疗,术后早期还可能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因异物感等原因取出钛板。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骨折 微小切口 坚固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活动联合治疗反颌机理、疗效。方法20例前牙牙性和轻度骨性反合患者,男6例,女14例,年龄7-14岁,采用固定活动联合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结果矫治疗程10-12个月。矫治完成以后所有患者均解除反覆合,反覆盖,排齐前牙,对齐中线,达到正常前牙的覆合、覆盖,建立了中性偏远中的磨牙关系。结论固定活动联合治疗治系统治疗反颌简洁、高效。

  • 标签: 联合 反合 Ⅲ类
  • 简介:摘要寰枢椎脱位是脊柱外科的重大疾病,寰枢椎连接头颅和颈椎,与椎动脉、延髓及上位脊髓关系紧密。炎症、创伤、肿瘤及先天性畸形是主要的病因。患者常因疾病自热进展或者是创伤加重,出现严重的临床结局,包括高位截瘫甚至危及生命。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常需手术治疗。完备的术前检查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以达到解除脊髓压迫,改善患者生活治疗的治疗目的。

  • 标签: 寰枢椎脱位 手术治疗 后路内固定
  • 简介:摘要髌骨作为膝关节主要组成部分,其骨折采用AO/OTA分型与Rock-wood分型,常见的内固定包括单纯钢丝内固定、张力带固定。通过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有着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骨折愈合率较高以及治疗效果强等特征,但是也有着一定不足,怎样选择最合适的固定方式来增强总体治疗效果依旧是今后研究的核心内容。

  • 标签: 髌骨骨折 内不定治疗 髌骨骨折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2016年我科室收治的胫腓骨骨折的患者接受牵引固定术治疗的患者10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开展护理项目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综合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疼痛情况,术后一个月骨折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综合组患者术后各个阶段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综合组骨痂形成率为82.46%,较比对照组的69.23%的形成率,显著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为98.25%,较比对照组患者的82.69%的结果,具有明显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实施综合护理,更加讲求患者的护理综合性,从心理疏导,治疗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做的更全面,患者的预后好,疼痛明显减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引固定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并研究纤镜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130例,分为治疗组(行纤镜肺泡灌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6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研究得出治疗组总有效率98.47%显著高于对照组87.69%,因此,采用纤镜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具有创伤小、诊断率高、疗效好等多项优势,给予患者使用该方法能缓解各症状,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临床疗效 纤支镜 纤支镜肺泡灌洗 下呼吸道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炎病人院内外康复护理的最佳方式。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60例慢炎病人进行院内外一体化康复护理,从入院到出院后半年内,针对不同个体的情况,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结果通过实施康复护理,减少了慢炎病人复发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的掌握率达90%以上。结论建立院内外一体化康复护理,对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遵医服药行为,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减少疾病复发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慢支炎 康复护理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