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粘弹力绷带固定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针对留置针固定不牢等问题,我科自2013年11月起对应用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在置入周静脉留置针采用无菌透明胶贴固定后,再用自粘弹力绷带进行二次固定。结果用自粘弹力绷带固定周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拔管率明显降低,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自粘弹力绷带弹性较好,通透性好,不易自行松脱,操作方法简单,固定效果好,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自粘弹力绷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马蹄内翻足患儿应用Ilizarov固定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6-2018年诊疗的马蹄内翻足小儿患儿24例,所有患者均拟应用Ilizarov固定器治疗并对其临床相关数据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归纳该手术治疗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其进行平均时间1年的随访,对其手术治疗效果应用ICFSG评价,优良率为87.5%。结论对马蹄内翻足小儿患儿应用Ilizarov固定器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儿马蹄内翻足 外固定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总结我院骨科2012年6月-2013年5月应用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7例。结果47例患者顺利通过围手术期,无并发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做好围术期护理,有效控制合并症的同时尽早手术,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尤其做好固定架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外固定架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5例进行回顾性分组研究。石膏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小夹板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效果;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评分;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结果小夹板组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效果显著比石膏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腕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小夹板组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显著比石膏组好,P<0.05;小夹板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显著比石膏组短,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腕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骨科2013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治疗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取骨固定支架治疗,记录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有41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实现骨愈合,占到所有患者的总数的51.25%(41/80);有29例患者在术后12个月内实现骨愈合,占到所有患者的总数的36.25%(29/80);有10例患者在术后18个月内实现骨愈合,占到所有患者的总数的12.50%(10/80)。在本次实验观察中出现了2例肢体肿胀与3例伤口感染病例,整体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5/80)。结论骨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且患者的综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为了进一步降低治疗中的感染现象提升治疗效果,有必要在治疗过程中加入抗感染治疗与护理治疗

  • 标签: 骨外固定支架 四肢骨折 护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胫骨远端关节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INF)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LC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6例胫骨远端关节骨折患者,并随机其分为两组,甲组采用LCP治疗,乙组采用INF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畸形愈合与成角畸形率予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负重时间的对比(P>0.05);甲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乙组长(P<0.05);甲组患者的畸形愈合与成角畸形率低于乙组(P<0.05)。结论胫骨远端关节骨折采用INF与LCP均有效果,INF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LCP可降低患者的畸形愈合发生率。

  • 标签: 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 交锁髓内钉固定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夹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与康复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小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2.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夹板固定是治疗四肢骨折的有效方法,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可避免患者在康复后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是,小夹板固定治疗过程中,必须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这样才能促使患者更好的康复,避免影响日后的活动能力。另一方面,在开展护理及康复的过程中,应阶段性的对患者实施检查,以此来防止患者在护理和康复中,出现不良问题而不自知。

  • 标签: 小夹板外固定 四肢骨折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侧固定支架压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为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44例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固定支架加压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采用双侧固定支架加压治疗相比常规钢板固定治疗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较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骨折愈合有效率为95.46%,显著高于对照组(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固定支架加压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疗效较优,值得向各地推广治疗方案。

  • 标签: 双侧外固定支架 加压治疗 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组合式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是使患肢得到适当复位固定,尽快恢复功能。方法将不同的各支架配件如长螺旋钉、钢针穿入骨折两端,外加连接杆、半环及钢针固定固定。结果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和相对固定的目的。结论通过使用不同规格的组合式固定支架,为临床解决了大量四肢骨折和骨缺损难以复位、频临截肢的手术。

  • 标签: 骨折 外固定支架 术中选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固定支架联合骨折治疗仪治疗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均分为观察以及对照两组,随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1%,数据间差异显著。结论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固定支架联合骨折治疗仪疗效显著。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骨折治疗仪 开放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胫骨远端关节骨折患者实施不同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8年5月我院骨科接收的胫骨远端关节骨折患者60例,依据治疗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为对照组,实施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的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种术式下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治疗后膝关节情况。结果观察组各指标均较对照组优,差异显著(P<0.05)。膝关节各项指标评分均较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胫骨远端关节骨折实施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 标签: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交锁髓内钉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切开复位联合骨膜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小腿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4月到2013年6月,于我院共有56例病患被诊断需进行小腿骨折手术。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病患实施传统治疗方案,观察组病患以切开复位联合骨膜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小腿骨折,小切口间接复位后于小腿骨折两端建立皮下隧道,钢板经过隧道安放在骨膜,螺丝钉固定。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为治愈者占比53.75%(15/28),显效率为25.00%(7/28),好转率为14.29%(4/28),有效率为92.86%(26/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71%(10/28),21.43%(6/28),10.71%(3/28),67.86%(19/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恢复效果更加明显,观察组患者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的发生,钢板固定可靠,未见断裂和松动,患者顺利取出钢板。结论切开复位联合骨膜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小腿骨折,不仅可以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促进患者恢复,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小腿骨折 钢板 经皮置入钢板 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外固定架应用在床上骨科四肢骨折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随机组别划分,即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由此对比固定架与内固定治疗的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65%),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固定架进行治疗的疗效非常显著,能够有效缩短康复时间,极大提升康复效果,为患者康复提供良好锻炼条件,真正保障其长远生存质量水平。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多见,年龄大于70岁高发。常用治疗方法为手法复位后固定固定效果欠佳,容易出现复位后再移位,主要因为无法提供有效固定装置对抗肌肉的牵拉和挤压。对严重粉碎性的桡骨远端骨折、明显压缩者容易产生各种远期并发症,如肢体短缩、慢性疼痛、尺骨茎突撞击综合征等。我院2012年-2015年对43例严重桡骨远端骨折者使用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四肢长管骨折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均采用骨固定支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骨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的病人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 标签: 骨外固定支架 四肢长管骨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15例肱骨髁骨折的患儿,术中进行肘关节内斜位透视和关节造影监测骨折复位。结果本组病例随访5~18个月,均获骨折骨性愈合。根据Hardacre的疗效判定标准,发生骨延迟愈合1例,其余疗效均达到优,无延迟愈合,无髁过度生长,无肘关节内外翻等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具有微创、加压固定的优势,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

  • 标签: 闭合复位 空心螺钉内 肱骨外髁骨折 内斜位透视 关节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固定支架治疗下肢创伤性、感染性骨缺损、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下肢创伤性、感染性骨缺损、骨不连患者85例行固定支架固定,骨缺损大者视情况分别一期或二期植骨。结果伤口一期愈合72例,2例发生伤口感染,经再次清创、皮瓣转移修复后愈合。9例发生钉道表浅感染,经伤口换药处置后逐渐好转。85例患者经16个月的随访,均达到骨折愈合。结论固定支架治疗下肢创伤性、感染性骨缺损、骨不连是较好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骨折 外固定支架 骨缺损 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固定架和VSD治疗严重胫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16例胫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清创VSD覆盖联合使用固定架的方法恢复缺损皮肤完整性,恢复患肢正常的对位对线,维系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愈合后评定足踝功能及骨髓炎的发生概率。结果16例患者皮肤均完全愈合,1例出现慢性骨髓炎,发生概率为6.25%,骨折均最终愈合,2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需行关节融合术,3例发生针道感染,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足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1.25%。结论联合使用固定架及VSD覆盖缺损皮肤的技术是治疗合并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缺损胫骨远端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手术创伤小、慢性骨髓炎发生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外固定架 VSD 胫骨 开放性粉碎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