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的相关性及其对糖尿病近期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用INT法测73例糖尿病人及80名健康对照者的糖化血清蛋白的浓度。结果: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的相关性r=0.6156,P<0.01。结论: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的相关性较强,同时根据追踪观察可见糖化血清蛋白可反映血糖在2-3周内的改变,它可作为糖尿病近期控制的参考指标。

  • 标签: 糖化血清蛋白 糖尿病 控制 血糖
  • 简介:摘要背景TKI目前已广泛用于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患者。肿瘤样本可利用性和肿瘤本身的一致性仍是医生选择目标人群的难点。本研究通过使用MALDI-TOF质谱技术分析NSCLC患者服用TKI治疗前后血清蛋白变化,旨在探讨可能用于预测TKI治疗后出现耐药的血清多肽。方法收集49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TKI治疗前后自身配对的血清样本98份,即服用TKI治疗前及疗效评价为进展后所采集的外周血血清。所有入选患者共分为2组good组PFS>6个月;poor组PFS≤1个月。所有的患者对TKI治疗的最佳总疗效为疾病稳定或部分缓解。所有样本用弱阳离子微珠进行预分离后,在BrukerAutoflexTM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时间飞行质谱仪(MALDI-TOF-MS)上进行血清蛋白质谱检测。以ClinProTools(Version2.1)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结果分析整体49例样本治疗前后组自身配对差异多肽,两组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得出有统计学意义(p<0.01)的差异多肽峰16个。在good组的24例样本中,治疗前后组自身配对聚类分析得出两组数据交叉确认值94.44%,区别率95.45%均为最高。两组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得出有统计学意义(p<0.01)的差异多肽峰20个。Poor组的25例样本治疗前后组自身配对聚类分析得出两组数据交差验证值68.10%,识别率87.87%。后使用统计学软件未找到两组m/z在1,000Da-10,000Da范围内表达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多肽峰。结论本研究发现在PFS>6个月的good组中,治疗前后血清蛋白质谱峰信号强度变化有统计学显著差异。在20个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的多肽峰,其代表的蛋白分子很可能与NSCLC患者产生TKI耐药或疾病进展相关。而PFS≤1个月的poor组,治疗前后血清蛋白质谱峰信号强度变化并无统计学差异。但鉴于本研究的病例数有限,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并检测分析并探索这些差异蛋白质的具体名称及具体的分子机制。

  • 标签: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简介:为研制新型三、四天线半乳糖肝受体功能显像剂,须将三、四天线半乳糖与人血清蛋白(HSA)偶联,故必须制备较纯净人血清蛋白(HSA).在FPLC上用HiTrapQ柱快速纯化人血清蛋白(HSA).经PAGE和SDS-PAGE鉴定只有一条带.在FPLC上用HiTrapQ柱纯化HSA有速度快、纯化量大且方法较为简便等特点.

  • 标签: HiTrap Q柱 FPLC HSA 无唾液酸糖蛋白类似物 人血清白蛋白
  • 简介:比较HitrapG蛋白Sepharose亲和色谱系统对不同动物血清或腹水的纯化效果,为抗体纯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G蛋白对不同动物血清IgG吸附能力不同,体现在单位体积抗体回收量明显不同,这一特点与A蛋白亲和色谱系统相似。该方法简便快速,纯化抗体纯度高,免疫活性好,色谱柱可反复使用多次

  • 标签: G蛋白 A蛋白 亲和色谱法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以供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49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中选取49例作为对照组,探究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4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lgG、lgA、lgM)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lgG、lgA、lgM)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临床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有效判断患者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促进治疗效果,可应用推广。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目的评估血清标本在运行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中放置时间对血清蛋白(TP)、白蛋白(AL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按放置时间2、4、6、8h,分4组,每组20份标本;对照管只测TP和ALB。结果血清标本在运行仪器中放置2、4h,TP和ALB与对照管比较无显著性变化;放置6、8h后,TP和ALB与对照管比较显著升高。结论标本在运行的分析仪器中的放置时间,属于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必须引起观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放置时间 血清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创患者的血清蛋白(a)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分80例骨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80例非骨创伤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对比2组研究对象的LP(a)的水平。结果:疾病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24小时、72小时、1周及1个月有11.25%、18.75%、30.00%、18.75%、15.00%的血清LP(a)水平 >300mg/L。 观察组患者24小时、72小时、1周及1个月时 ,31.25%、33.75%、17.50%,患者的血清LP(a)水平 >300mg/L,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创伤发生后 LPa 水平明显升高,且在伤后一段时间内持续表现高水平,约 1 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通过检测 LPa水平,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创伤 脂蛋白(a)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其中轻中度患者50例,重型患者50例。另选同时期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评价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未好转组与好转组的总胆红素(TBIL)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患者的IgM、IgA、IgG分别为(2.77±0.72)g/L、(2.68±0.62)g/L、(17.83±3.47)g/L,高于轻中度患者分别为(2.15±0.34)g/L、(2.25±0.67)g/L、(14.25±2.75)g/L,P<0.05;好转组的PTA、TBIL、IgM、IgA和IgG的水平低于未好转组,PTA水平高于未好转组,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水平越高,提示患者病情越严重,或治疗效果较差。可以和TBIL、PTA相结合,综合判断患者病情。

  • 标签: 乙型肝炎 预后效果 重型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CHD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了83例心绞痛患者入院后1、3、5、7、15、25日血清CRP浓度变化,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45例。结果:UA组血清CRP浓度明显增高,与SA组和对照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SA组与对照组比较,虽然两组同在正常人波动范围内,但有差异(P<0.05)。SA组和UA组患者入院1-25天经治疗后,SA组血清CRP浓度下降不明显。UA组在入院1-3天内CRP下降不明显,以后下降至接近SA组的水平。结论:心肌缺血本身并不能明显引起血清CRP浓度的增高。心绞痛从SA到UA的发展过程中,血清CRP浓度在逐渐增高,并随着有效的治疗而接近对照组。因此,血清CRP测定在心绞痛的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绞痛 血清 C-反应蛋白 诊断 治疗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血清蛋白(SF)测定对于矽肺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把在本院呼吸内科康复治疗的26例矽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矽肺患者血清蛋白(SF),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与本院2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论血清蛋白可以作为一项反应矽肺患者诊断的敏感指标。

  • 标签: 矽肺 血清铁蛋白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Tau蛋白水平对老年期痴呆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单克隆抗Tau蛋白抗体(Anti—Tau1)和免疫狭缝印迹(ISB)技术对112例老年期痴呆患者[Alzheimer病(AD)75例、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37例]和24名年龄配对的老年健康人的血清测定Tau蛋白水平,用分子分析仪并联计算机(IBM)扫描进行分析,血清Tau蛋白的相对浓度以校准强度(CI)表示。结果研究显示老年期痴呆患者组的血清Tau蛋白含量(CI值:总计=0.114±0.03.AD=0.110±0.03,MID=0.123±0.04)与对照组(CI值为0.116±0.04)的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也不受有或无apoE4等位基因(ε4)的影响。结论在临床上诊断老年期痴呆时,有必要采用相同技术对脑脊液(CSF)中的和血清中的Tau蛋白进行同步分析比较。

  • 标签: TAU蛋白 老年期痴呆 血清 患者 免疫印迹分析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价值。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286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非重症组(180例)与重症组(106例),另取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组,测定并对比三组受试者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非重症组与重症组乙肝患者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更高;重症组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与非重症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病情改善的乙肝患者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改善者,独立样本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是乙型肝炎常用的检查与诊断指标,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支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IgA IgG IgM 表达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是否为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以及Lp(a)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类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分型标准分为心源性脑栓塞(CE)、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小动脉卒中(SAA)、其他原因引发的缺血性卒中(SOE)和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SUE)。以同期入院的非脑卒中患者(经头颅CT或磁共振排除)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和对照组均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Lp(a)及其他各项血脂指标,并于入院及病程两周时分别行NHI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Lp(a)与卒中类型及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Lp(a)浓度及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Lp(a)进入大动脉粥样硬化卒中患病因素的回归方程Lp(a)水平与卒中患者的NIHSS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高浓度Lp(a)可能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并且可能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但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和早期功能修复无关。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脂蛋白(a) TOAST分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预测维吾尔族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血清差异蛋白。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局部晚期的食管鳞癌患者28例,采集维吾尔族食管癌患者接受放化疗前后的静脉血,同时收集健康对照组血,对各组血清进行iTRAQ标记及蛋白质谱检测,最后通过蛋白分析软件筛选差异蛋白。结果放化疗前后食管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对,分别筛选出83个、112个差异蛋白,患者放化疗前组与放化疗后组比对,共筛选出24个差异蛋白。结论SAA、补体、组蛋白、CRP等,与既往研究结论相似,进一步证实了本研究结果可靠性。有些近年来研究热门的新蛋白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等,对诊断肿瘤及研究肿瘤侵袭性有很大意义,且IGF被认为与肿瘤的化疗抵抗相关。

  • 标签: 食管癌 放化疗 蛋白 维吾尔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周炎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取本院口腔科于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间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其空腹血清后查CRP值,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牙周炎患者之间CRP值差异,以及伴发疾病对检测值的影响。结果随着牙周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其血清CRP平均值逐步上升,各组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伴随糖尿病或者冠心病的患者其血清CRP值明显高于单纯性牙周炎患者,相比之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数值与牙周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有重要伴发疾病的患者其CRP值显著增高。

  • 标签: 牙周炎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CRP与其病理特点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2001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105例Ⅲ和Ⅳ期未手术肺癌患者,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4周左右,同时检测血清CRP和CEA,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肺鳞癌基线血清CRP为24.57±33.38,高于肺腺癌10.11±18.35和小细胞肺癌8.12±10.32;治疗前、后血清CRP变化与生存相关(P〈0.05),治疗前、后血清CRP和CEA联合检测结果与生存情况密切相关(P〈0.01)。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治疗后CRP变化和化疗次数与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血清CRP可以作为肺癌诊断分型和判断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 标签: 肺癌 血清CRP CEA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威海文登中心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40例脑梗死患者。均分别于发病后1d、1周、3周,对照组抽1次空腹静脉血进行CRP测定检查统计并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脑梗死组与对照组CRP水平比较P<0.01有显著的差异性。脑梗死组轻型、中型、重型CRP水平比较P<0.05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血清CRP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CR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脑梗死的病变程度。

  • 标签: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erum-ascitesalbumingradient)在鉴别门脉高压性和非门脉高压性腹水中的价值。方法将68例腹水患者分为相关组(A组)和非门脉高压相关组(B组)。比较SAAG在A、B两组中的差异性。并比较SAAG与传统渗漏出液概念在腹水诊断中的特异性、灵敏性及诊断符合率。结果A、B两组间SAAG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且SAAG门脉高压性腹水的灵敏性为98.83%,特异性为90.00%,诊断符合率为94.12%,均大于传统渗漏出液概念。结论SAAG在鉴别门脉高压性和非门脉高压性腹水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 渗漏出液 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