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时光总漫漶。拨开历史尘埃溯游一次回去,却发现有许多人物许多作品,原不该被遗失被忘却。不只因为他们成就一段历史,也为了它们可以贡献于今天。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奥地利汉学家傅熊先生(BernhardFührer),由此写出这本《忘与亡——奥地利汉学史》。

  • 标签: 之旅忘 亡奥地利 史简介
  • 简介:摘要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新疆高校也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高校,在新疆高校中开展民、汉学生混合住宿,既有利于多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交流、学习;也有利于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 标签: 新疆高校 汉合住 模式
  • 简介:第一代高本汉高本汉的耳朵非常灵便,他会演奏钢琴、小提琴、笛子多种乐器。他在中国研究教学旅行时,音乐的爱好也伴随他度过许多时光,曾在山西大学堂跟一个会弹钢琴的同事合作演奏亨德尔的作品。高本汉有极强的辨音能力.这一点对他做中国方言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1940年他为了帮助在乌普撒拉大学学医的儿子,需要稿费,就用笔名写了一些长篇小说。

  • 标签: 音乐生活 汉学家 山西大学堂 三代 瑞典 1940年
  • 简介:汉乐逸(LloydHaft),诗人,学者,翻译家。1946年生于美国,1967年开始学习中文,196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随后到荷兰菜顿大学学习中文,1973年获得硕士学位,1981年以卞之琳诗歌研究获得博士学位。1973年到2004年间,任教于莱顿大学中文系,主要从事初级汉语以及诗歌教学、翻译与研究工作。其汉学著作有《中国现代诗人卞之琳之研究》(英文,1983)等,独译或合译的中国诗集有《杏殇》(孟郊诗选)、《死水和其他诗》(闻一多诗选)、《交汇:中国1919-1949年诗五家》、《苍茫时刻:中国当代诗选》等。

  • 标签: 汉学家 汉乐 荷兰 访谈录 现代诗人 中国当代
  • 简介:摘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以外,利用自身业余时间所进行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其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有文化宫、体育活动室等。随着高等教育的教育内容日趋多样化,现如今对大学生身体健康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尤其对处于西藏高海拔地区的同学要求更高——承担着保卫与建设祖国美好边疆的使命。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业余活动,是对体育课程的重要补充与丰富。西藏具有多民族的地域文化特点,其中藏族与汉族占据着主要地位。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研究西藏大学藏汉族同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而为西藏高海拔地区开展丰富适宜的体育课程与课外体育活动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建议,以更好的促进高海拔地区课外体育活动发展与进步,继承与发展一些特色民族体育活动。

  • 标签: 西藏大学 藏族 汉族 课外体育 现状 分析
  • 简介:乾嘉汉学宗汉儒旧训,在清代春秋左传学领域对杜注无休止的攻伐不仅仅是由于汉注和杜注的对立,也是学术规范的对立所致。《左传》杜注尚“简”,引文不注出处,与清代乾嘉汉学所树立的学术规范相悖。从杜注的遭遇可以反映出清代学术的特点。

  • 标签: 杜注 乾嘉汉学 学术规范
  • 简介:摘要语用信息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讲非常重要,也是学习型词典应该提供给语言学习者的重要信息。而习语作为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在使用中也有一定的特殊限制,这些信息应该在学习型词典中得到呈现。本文就英汉学习型词典处理习语语用信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提供习语语用信息的方法模式。

  • 标签: 英汉学习型词典 语用信息 习语
  • 简介:海外汉学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日渐成为一门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学问。为了推动海外汉学研究,建立海外汉学学科体系并促进国内汉学研究和中西文化交流,增进国际汉学领域同行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和合作,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小组办公室(汉办)的支持下,由汉办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作为世界汉语大会系列活动之一的“海外汉学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外研社的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举办。

  • 标签: 夫子飨宴 汉学研讨会 海外汉学
  • 简介:英国著名汉学家道森的选译本《史记》是英语世界《史记》英译本的有益补充。道森认为秦朝是第一个完成中华统一的王朝,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也是西方读者较为感兴趣和关注的内容。道森在《史记》英译中竭力展示秦朝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社会风貌,他的选译本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特征,译文清晰流畅,可读性很强。道森的《史记》英译值得国内外《史记》翻译与研究者的重视。

  • 标签: 道森 汉学 《史记》英译 编译
  • 简介:谈到17、18世纪在华传教士对萌芽期欧洲汉学的贡献,通常从这几个指标衡量:传教士本人的中文造诣和有关中国之研究成果的价值,传教士在欧洲传播普及中国知识的程度,传教士与早期欧洲汉学家的来往.然而照此看来,本文的主人公法国耶稣会士傅圣泽(Jean-FrancoisFoucquet,1665-1741)只是个边缘人物,尽管他的中文造诣足以使他成为耶稣会士的翘楚,但他数量不菲的著述绝大多数不曾公开,即使公开也难以获得很高评价,这都是因为他有一个醒目的身份标志--'索隐派'①,他终身执着的立场被致力于顺应中国文化的耶稣会士目为异端,也被18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学者视为荒谬,于是不仅导致耶稣会对其作品的封杀,也影响他不能参与欧洲汉学的奠基.但不管怎么说,他算是'耶稣会士汉学家'这个整体中的一员,他在汉学发展史上依然留下了不应被遗忘的踪迹.

  • 标签: 中国知识 传教士 耶稣会士 中文 普及 欧洲
  • 简介:记得几年前,在我讲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课堂上突然有个学生疑惑地说:“中国人怎么会对自己的文化持有这样破坏性的态度?”。这样的反映只有过一次,大部分学生大概觉得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可是,对五四新文学持怀疑态度的汉学家是不乏其人的,尤其在20世纪上半叶。

  • 标签: 五四新文化运动 汉学家 法国 五四新文学 世界文学 中国文学
  • 简介:3月23日下午,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应邀在汕头大学学术交流中心给汕大师生作了题为《翻译于社会——关于‘走出去’的失败》的讲座,谈及翻译走出去的失败和该如何应对的问题。

  • 标签: 汉学家 翻译 讲座 顾彬 学术交流 汕头大学
  • 简介:三项实验通过部件识别法探讨了知觉经验对字形知觉整体性的影响。实验一要求三组不同发展水平的被试命名单独呈现的部件字,结果证实了本实验所用的各组部件字之间的识别难度均等和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字识别技能明显不如小学六年级和大学学生。实验二使大学生在三种字度和两种字频条件下,分别进行单、双部件的命名,主要得到非字中的部件命名反应时快于假字,后者又快于真字的“字劣效应”以及在真、假字组中的“左>右”或“上>下”的“部位效应”,但未发现字频对部件命名的效应。实验三比较了三组不同年级被试的部件命名作业,发现小六和小三学生在真、假字中的部件命名反应时无明显差异,而大学生较明显,说明前者受字形整体知觉的影响比后者小。这些结果支持了字形知觉整体性随字的知觉经验增长而加强的假设,并在一个基于联结主义框架的字词识别模型中得到了较好解释。

  • 标签: 汉字识别 整体与部分 知觉经验 联结主义
  • 简介:10月30日,由国家汉办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开幕。10月30日至11月1日大会期间,70多名海外学者与100多位国内学者将围绕“汉学与跨文化交流”展开讨论。

  • 标签: 汉学 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海外学者 跨文化交流
  • 简介:第四届世界汉学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出,中外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特别是近400年来,中外商贸往来互惠互利,文化典籍互相传播,风土人情互鉴交融,一批批卓有建树的汉学家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人类文明包容共生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 标签: 汉学家 世界 中外文化交流 国务院副总理 互惠互利 文化典籍
  • 简介:装可爱的夏志清关于夏志清,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勒口上写着:夏志清是西方汉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先行者和权威。发掘评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钱钟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使此书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影响深远。

  • 标签: 夏志清 中国现代文学史 汉学家 《中国现代小说史》 人生 文学史地位
  • 简介:民族团结教育一直是新疆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拓展民族团结教育形式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加强民汉学生之间的相互认知,这对于增进民汉学生交往,增进各民族学生的团结,改进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探析新疆高校民汉学生相互认知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势在必行。

  • 标签: 新疆高校 汉学生 互相认知 双语
  • 简介:阿克曼真的很高,给人的感觉像座温和的灯塔。而且就一个老人而言,他的身材比刘震云文字里的描述要好很多。第一次见,他穿修身衬衫,商务范儿,第二次则是黑色短袖唐装,都很酷。

  • 标签: 汉学家 刘震云 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
  • 简介:伯希和在学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欧洲东方史研究领域是出类拔萃的,而且他在日本都享有极高的荣誉。然而,大部分日本学者开始得知“伯希和”这三个字,仅仅是在伯希和从中亚凯旋归来之后。正如敦煌学界所普遍熟悉,伯希和先回到河内,

  • 标签: 日本学者 伯希和 汉学 品评 敦煌学
  • 简介:何谷理(RobertE.Hegel),1943年生,美国籍。1965年获密歇根州立大学中文学士学位,196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文学硕士学位,197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与日本文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中国文学教授、迪克曼比较文学讲座教授。

  • 标签: 美国籍 跨学科研究 教授 明清小说 汉学家 哥伦比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