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能量踝关节骨折Logsplitter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及踝关节周围各解剖结构的损伤特征,探讨Logsplitter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足踝外科62例Logsplitter损伤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男44例、女18例,年龄21~69(42.3±11.7)岁,左侧27例、右侧35例。提取术前X线和CT影像,分析腓骨损伤、胫骨损伤、下胫腓联合损伤、踝关节内侧损伤及外侧韧带损伤的特征及其不同损伤类型在本组Logsplitter损伤中的占比;结合踝关节骨折的Lauge-Hansen分型,分析不同踝关节骨折类型在本组Logsplitter损伤中的占比。结果腓骨损伤特征:横行或短斜形骨折占61.3%(38/62),存在蝶形骨块占25.8%(16/62),粉碎性骨折占11.3%(7/62),腓骨无骨折占1.6%(1/62)。胫骨损伤特征:外侧关节面压缩占38.7%(24/62),合并后侧压缩占6.5%(4/62);内侧损伤包括内踝骨折占87.1%(54/62),三角韧带断裂占12.9%(8/62)。下胫腓联合损伤特征:单纯韧带断裂占11.3%(7/62),合并Tillux结节撕脱骨折占8.1%(5/62),合并Volkmann结节撕脱骨折占43.5%(27/62),同时合并Tillux结节与Volkmann结节撕脱骨折占37.1%(23/62);合并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完全断裂占12.9%(8/62)。根据Lauge-Hansen分型显示,其中旋前外展损伤占87.1%(54/62),旋前外旋损伤占8.1%(5/62),旋后外旋损伤占1.6%(1/62),无法分类的占3.2%(2/62)。结论Logsplitter损伤的影像学特征多样化,在严重骨折脱位的同时,可合并侧副韧带损伤损伤机制以外展位垂直暴力最为多见,部分也可为外旋位垂直暴力所致。

  • 标签: 踝损伤 Logsplitter损伤 踝关节骨折脱位 影像学 损伤机制
  • 简介:目前,学术界对胆胰肠结合部范围的界定尚有争议。本文是指广义的胆胰肠结合部,包括胰头、胆总管下段、十二指肠降部及胰头周围软组织。医源性胆胰肠结合部损伤并不少见,但外伤所导致的却较少。由于此部位损伤的病死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甚高,没有一个统一的治疗模式为大家所借鉴,因此对外科医生而言,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处理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标签: 胆胰肠结合部 损伤 损伤控制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上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神经脑外科收治的49例颅脑损伤合并上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生存47例,死亡2例。结论对颅颈复合伤的患者,早期行颈椎影像学检查及头颅CT骨窗扫描可减少颈椎损伤及颅骨骨折漏诊率,早期脑外科与骨科同台手术,可减少并发症,同时给予有效地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颅脑损伤 上颈椎 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肩锁关节损伤合并盂肱关节周围组织损伤的情况及预后,分析讨论出现各种合并症的原因。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收集了共52例肩锁关节损伤患者,分别记录肩锁关节损伤Rockwood分型,受伤机制,术前和术后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Constant评分。结果52例患者中,合并损伤占总数32.69%,其中11例患者进行了额外的手术治疗。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盂肱关节合并伤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Constant评分没有明显好于未额外手术治疗的合并症患者(P>0.05)。结论治疗肩锁关节的同时,仔细查验是否存在合并伤,并及时针对合并伤进行手术治疗,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肩锁关节 盂肱关节 合并损伤 受伤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减轻患者的痛苦,针对骨科损伤患者损伤控制骨科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入住我院的80例骨科损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骨科原则进行治疗。结果68例患者伤愈出院,随访2—20个月,平均随访11个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4.5—10个月,均无畸形愈合与远期并发症发生,12例治疗无效死亡(15%);骨科损伤控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值得在骨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9年术前诊断和术中探查证实的闭合性损伤合并十二指肠损伤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后经常规检查及B超、腹部平片、CT扫描确诊13例,口服造影剂诊断6例,纤维胃镜检查诊断4例,剖腹探查诊断12例,术前诊断率65.7%。结论掌握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手术方式应根据十二指肠损伤程度的分级、伤后时间的长短、腹腔污染程度以及合并伤等情况而决定。

  • 标签: 十二指肠 损伤 早期诊断 手术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 分析 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腹部损伤 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 - 2019 年 8 月 我院 收治的 110 例 腹部损伤患者 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 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 55 例。对照组 患者 实施 传统 的 手术治疗 以及常规术后护理措施,观察组 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 以及 相应的护理配合。 比较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PT )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 APTT )恢复时间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 PT 及 APTT 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 )。 结论 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 可以显著降低 腹部损伤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尽快的恢复,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较高 。

  • 标签: 腹部损伤 损伤控制 护理配合 应用效果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鼠在急性肺损伤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及病理损伤。方法选择清洁型大鼠3月龄20只(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约(220±5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简称K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10只,简称L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6mg/kg使用大鼠左肺进行灌洗取灌洗液,使用大鼠右肺下叶进行病理学观察,使用大鼠右肺上叶及中叶进行NF-KB测定。结果模型组(L组)肺水肿、肺泡及间质炎症、肺泡及间质出血、肺不张、透明膜形成5个检查项评分显著高于空白组(K组)。空白组(K组)未检测出肺组织NF-KB阳性,模型组(L组)均检测出肺组织NF-KB阳性;空白组(K组)未检测出TNF-a阳性,检测出1例(10.0%)IL-1β阳性,模型组(L组)检测出2例(20.0%)TNF-a阳性,检测出7例(70.0%)IL-1β阳性,两组比较各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对肿瘤及肺部炎症有正向相关意义。

  • 标签: 大鼠 急性肺损伤 肿瘤 肺炎
  • 简介: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损伤是目前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ACL损伤患者往往还有其它伴随损伤,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半月板损伤。如对合并半月板损伤术前评估及准备不足,认识及处理不当,势必会影响ACL重建的效果及患者的功能恢复。了解ACL与半月板的损伤相关性,一方面可指导选择较好的手术时机,减少半月板损伤等伴随损伤的发生,另一方面,对术前良好评估合并损伤的情况及制订手术方案非常重要。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该合并损伤的重视,现就ACL合并半月板损伤的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半月板 胫骨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NF-α水平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分析。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ICU治疗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TNF-α水平和CK-MB、cTnT水平,分析TNF-α与CK-MB、cTnT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NF-α、CK-MB、cTn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与TNF-α比较,cTnT与TNF-α比较,r值分别为0.9521、0.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水平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有一定关系,其水平越高,心功能损伤程度越重,临床可将TNF-α水平作为防治心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心肌功能损伤 TNF-&alpha 水平 相关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损伤血瘀证是外伤导致的骨骼肌血瘀证,本研究试图从病理角度研究观察损伤及康复过程中骨骼肌变化的整体规律。方法:观察损伤血瘀证(急性闭合型损伤)的病理切片,对比损伤后不同时间光镜下组织变化特征,从而推演损伤变化规律。结果:损伤后立即发生病理性改变,3天达到炎性峰值出现破坏加重,7天后组织逐步修复。结论:大鼠损伤血瘀证(急性闭合型损伤损伤后炎性再损伤现象,炎性反应是组织变性的关键。

  • 标签: 损伤血瘀证 病理 炎性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当归多糖对镉染毒大鼠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中药对镉染毒大鼠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氯化镉(1.5mg·kg^-1,每周5次,连续5周)建立大鼠镉染毒模型,同时模型大鼠灌胃给予当归多糖(20mg·kg^-1),每天1次,连续5周;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大鼠,计算胸、脾、肝指数。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检测采用MTT法,血清AST、ALT、LDH活性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法,血清IL-2和TGF-β1含量测定采用ELISA法,肝组织镉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结果当归多糖可以增加胸脾指数(P〈0.05);明显增强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和NK细胞杀伤能力(P〈0.01);明显增加血清IL-2含量、明显降低血清TGF-β1含量(P〈0.01);明显降低血清AST、ALT、LDH活性(P〈0.05或P〈0.01);明显降低肝组织镉含量(P〈0.01);明显增强肝组织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的蛋白表达(P〈0.05或P〈0.01)。结论当归多糖对镉染毒大鼠的免疫损伤和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免疫功能、调节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 标签: 当归多糖 免疫损伤 肝损伤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