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11年间妇科手术中11例患者输尿管损伤发生的原因、部位、诊断、处理及预后。结果11年间在妇科手术中发生输尿管损伤的患者(11例)占同期术者0.07%。损伤多发生在由于炎症、肿瘤浸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陈旧性宫外孕等病变造成盆腔粘连,巨大肿瘤压迫以及术中解剖关系不清时。其中9例于术中诊断、术中手术修补。另2例于术后第7天及第9天诊断,经二次手术修补。结论术中熟悉局部解剖关系,仔细解剖分离组织是预防妇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关键,如发生损伤,应术中诊断、及时处理。

  • 标签: 妇科手术 输尿管 损伤
  • 简介:自从事体育运动训练以来,我发现周围有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出现过运动损伤,据统计在十名运动员中曾经因运动而受伤的就有八名,这使我们教练应该加以重视,我想就如何预防运动损伤这个问题与同行们做个初步探讨。运动损伤,是指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损伤呢?原因很多,可分为直接原因和诱因,其中直接原因有:思想上不重视,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技术上的错误;运动负荷较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组织方法不当。运动粗野或违反规则:场地设备的缺点,不良气象的影响九种,诱因有:各项运动的技术特点和局部解剖的生理特点两种,我们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挫伤,肌肉损伤。关节韧带损伤等等,运动损伤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不做准备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它器官系统的功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立即进入紧张的比赛,训练,由于肌肉的力量,韧带的伸展性都不够,身体的协调性差,因而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韧带扭伤,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由于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尤其是初学者和少年儿童,神经活动的兴奋抑制过程不均衡,分化抑制的能力差,容易发生各种错误动作而造成组织损伤。因此,运动损失的预防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

  • 标签: 运动损伤 体育运动训练 技术特点 韧带损伤 准备活动 身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损伤情况,对有效的皮肤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采用放疗前预防护理、放疗中皮肤护理、放疗后的皮肤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放疗全过程结束后,患者皮肤的反应Ⅱ级6例,Ⅰ级54例。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的急性放射反应,保证放疗的顺利完成。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皮肤损伤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提高直肠肛管损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近11年间收治的直肠肛管损伤患者22例临床经验,治疗主要方法包括转流性结肠造瘘术和选择性直肠修补术。对合并骨盆骨折出血性休克的患者,行髂内动脉结扎、填塞止血。结果本组治愈20例;死亡2例,其中死于多器官衰竭(MSOF)1例,死于败血症1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选择适当的术式是提高直肠肛管损伤疗效的关键。

  • 标签: 直肠肛管损伤 转流性结肠造瘘术 选择性直肠修补术 抗休克治疗
  • 简介:进入冬季,天气会逐渐转冷,不少人也只想待在家中,根本不想走到户外,更不用提参加体育锻炼了。其实这样对身体是有害无利的。坚持冬季运动户外运动的人,抗寒能力比一般人增强8到10倍。

  • 标签: 冬季运动 运动损伤 预防 户外运动 体育锻炼 抗寒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胰腺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2013年5月—2018年8月我院接收的14例小儿胰腺损伤患儿的诊断与治疗。结果14例患儿经病史、B超、CT均确诊,诊断结果显示9例患儿为单纯性胰腺损伤,5例胰腺损伤合并腹部钝性伤。14例患儿的治疗上,8例患儿行非手术治疗;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实施腹腔穿刺引流,2例实施胰腺囊肿空肠吻合,2例实施胰腺囊肿胃吻合。所有患儿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小儿胰腺损伤,采取B超与螺旋CT增强扫描可有效诊断疾病,对疾病,可根据患儿损伤程度选择非手术或手术治疗,以彻底治愈。

  • 标签: 小儿胰腺损伤 诊断 治疗
  • 作者: 高成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8-18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8期
  • 机构: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很多,可见于各种胆道手术和胃大部切除术、肝切除术等非胆道手术,其中以胆囊切除手术最为多见,其发生率大约为0.1%~0.5%,近年来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胆道损伤发生后如果修复不成功,势必造成多次胆道手术,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如何高质量地完成胆道修复手术,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已成为临床医师的一个重大课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Lisfranc损伤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我科共有10例Lisfanc损伤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的平均年龄50.5岁,损伤按照Myerson分型,A型7例,B型2例,C型1例。采用1-2个足背纵行直切口入路进行内固定治疗。内固定材料包括克氏针和螺钉及钢板。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周-14周,平均12.1周。术后均随访6-12个月,仅有1例患者发生轻度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没有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末次随访采用AOFA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达到90%。结论对Lisfanc损伤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和临床疗效。

  • 标签: Lisfanc损伤 切开复位 内固定 AOFAS评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