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表皮松解坏死型游走红斑被认为是一种副肿瘤皮肤病。典型症状与Q细胞型胰岛细胞瘤或胰高血糖素瘤相关。一般情况下,这种疾病的皮肤外表现包括体重减轻、糖尿病、贫血和腹泻。观察:作者报道1例39岁女性患者,有3年顽固的银屑病样皮损病史,常规检查无其他相关症状。组织病理检查提示为表皮松解坏死型游走红斑。腹部CT示胰尾部肿瘤。胰腺远端切除术后一段时间,患者皮肤症状消失。切除的肿瘤组织病理符合胰高血糖素瘤。4年后,该患者临床痊愈,无症状且无转移迹象。结论:仅有表皮松解坏死型游走红斑、高血糖素血症和胰岛细胞瘤而没有其他皮肤外症状的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很罕见。据作者所知,在文献报道中本例为第2例。皮肤症状很重要,常常是诊断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的线索。

  • 标签: 表皮松解坏死型 游走性红斑 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 组织病理检查 胰岛细胞瘤 副肿瘤性
  • 简介:摘要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患者的存活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由于疾病活动度高、早期脏器受累和更多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儿童SLE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成人,为尽早识别儿童SLE危象,通过合理治疗降低其病死率和改善长期预后,本文就与儿童SLE相关的狼疮肾炎、血栓微血管病、神经精神性狼疮、弥漫肺泡出血、心包填塞、狼疮肠系膜血管炎、灾难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和感染等危重症表现及诊治进行了阐述。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危象 狼疮性肾炎 血栓性微血管病 神经精神性狼疮 弥漫性肺泡出血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进行对称红斑角化症(PSEK)包含一组临床及遗传学异质较强的疾病,既往研究认为GJB3和GJB4是其主要致病基因。随着遗传学研究快速进展,国内外团队近年陆续发现PSEK的全新致病基因GJA1、KDSR、KRT83、TRPM4,促使PSEK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发病机制得到进一步认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皮肤科医生既往普遍将长岛型掌跖角化症误诊为PSEK,随着长岛型掌跖角化症致病基因被发现,两种疾病的区别应逐步得到认识。

  • 标签: 红斑角化 单基因遗传病 基因突变
  • 简介:渗出多型红斑严重者为斯一琼综合征,是一种自限性皮肤炎症性疾病,有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对称分布,并有特征的靶形成虹膜惮红斑,严重时皮疹分布广泛,出现紫癜红斑、水疱和大疱,黏膜损害,以及严重的全身症状。该病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及药物有关。我院于2007年6月收治1例重型渗出多型红斑的患儿。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多型性红斑 渗出性 护理 重型 皮肤炎症性疾病 小儿
  • 简介:摘要调节B细胞(Bregs)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新的B细胞亚群,通过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等抑制细胞因子介导免疫耐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文中综述了Bregs的分类、作用机制及在系统红斑狼疮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Breg 系统性红斑狼疮 IL-10 TGF-&beta 1
  • 简介:摘要:报道大疱系统红斑狼疮病例 1 例。患者女,43岁。全身起红斑、水疱伴疼痛1+月,口腔糜烂20+天,实验室检查符合 SLE 诊断。治疗后躯干、四肢反复出现水疱,“左大腿”皮肤活检:表皮真皮分离,分离面多量中性粒细胞聚集伴白细胞碎裂;免疫荧光:基底膜及棘细胞间均未见IgA、IgG、C3、C4沉积,治疗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有效。

  • 标签: 大疱性 系统性 红斑狼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双冲击疗法治疗难治系统红斑狼疮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4-2010年间收治的33例难治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其中男性5例,年龄在15-40岁之间,女性28例,年龄在17-35岁之间,33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协会在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对33例患者采用双冲击疗法治疗,并对其治疗过程进行精心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难治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较治疗之前有较大改善,效果显著。33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1%。结论通过采用双冲击疗法治疗难治系统红斑狼疮疾病,同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治疗难治系统红斑狼疮疾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双冲击疗法 精心护理
  • 简介:当前,全党历时一年半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已经进入理论、制度、实践成果总结阶段。就先进性教育活动本身而言,有阶段、有时限,但先进建设作为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却是连续的、持久的,伴随着党的建设的始终。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全面、深入、持久地推进党的先进建设?这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结束后应该解决的现实问题。

  • 标签: 党的先进性 先进性教育活动 共产党员 实践成果 党的建设 时代发展
  • 简介:摘要一名剖宫产术后第6天的26岁女性,因出现自剖宫产伤口至脐下腹部的扩散红斑就诊于急诊(图1)。患者体质指数30 kg/m2,合并妊娠糖尿病,分娩时发生了胎膜早破。患者诉在过去12小时里红斑面积增加了一倍,并且4小时前出现深色瘀斑。尽管给予了常规镇痛,但患者伤口疼痛程度仍逐渐加重,疼痛评分为9/10,伴全身不适感。体温39 ℃,心率135次/分钟,呼吸27次/分钟。相关血液检查结果见表1。

  • 标签:
  • 简介:临床资料例1患儿,男,11岁。主因双下肢灼热、红肿、疼痛4个月,伴溃疡1个月,于2015年3月28日就诊。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儿双下肢阵发性疼痛,且皮肤潮红肿胀,皮温明显升高,伴皮肤皲裂。夜间皮肤灼热、剧痛难忍,影响睡眠,冷水浸泡双足后症状缓解。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红斑肢痛症,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等药物口服及中药外洗等治疗,未见好转。

  • 标签: 红斑性肢痛病 原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系统红斑狼疮规范性治疗的意义。方法2009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SLE患者30例。常规治疗,观察规范治疗及非规范治疗患者的预后;结果对30例患者进行随治跟踪2年;规范治疗的患者复发率低,预后好。而非规范治疗的患者复发率高,预后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全身自身免疫病,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SLE与妊娠之间相互作用,一方面,妊娠期免疫状态及生理变化可导致狼疮复发,另一方面,SLE患者在妊娠过程中疾病复发,发生狼疮肾炎加重、高血压、子痫、胎儿丢失、早产儿及新生儿狼疮等的机率明显升高。尽管风湿免疫科医师对狼疮患者的妊娠较为重视,但母亲和胎儿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因此,进一步增进对狼疮与妊娠的认识、选择合适的妊娠时机、应用安全的药物保持病情尤为重要。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妊娠 并发症 管理 治疗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器官的系统自身免疫病。作为SLE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的控制始终不尽如人意。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位危险因素。此外,病毒和细菌感染可能作为环境激发因子参与了SLE的发生和发展,尤其是在有遗传背景的个体,往往导致了SLE发病或病情复发与恶化。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系统红斑狼疮的治疗是中西医结合辅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基础。近年来,随着各相关学科的发展,新型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干细胞移植等相继用于治疗系统红斑狼疮,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系统红斑狼疮儿科诊疗。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在每个红斑狼疮的病人治疗期间,要注意监测疾病活动及治疗反应,尤其要注意各种毒副反应,定期测定血象、尿液、肝功能等有关检查。系统红斑狼疮合并肝损害在临床上很常见,引起肝损害的原因亦不相同,临床上应注意鉴别并及时处理。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