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小学厌学表现在上课不够认真听讲,经常做一些小动作违反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等。教师应该与学生多进行沟通,定期给学生进行心理上疏导。因此本文通过小学厌学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找到相应的对策来使学生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 标签: 小学生厌学自闭心理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当前在农村小学中,有部分高年级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学校和家庭并没有满足高年级学生的各种心理的需求,作为教师,我们要针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心 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及时化解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心理问题,就能帮助我们攻克学生厌学情绪。

  • 标签: 小学生 厌学情绪 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了诸多不良行为的反映,如何正确引导农村小学心理行为,使其健康成长。从教育的实践来看,应较系统地加强教育心理学学习,注重教师培训,采取行之有效、有针对的措施,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 标签: 〔〕心理健康行为矫正方法研究
  • 简介:认知理论是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中的重要流派之一.与之相应的认知治疗模式不仅在心理治疗领域成为主流,而且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本文主要从认知治疗的理论背景、原理、方法技术及对该理论的评价几个方面对该模式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 标签: 认知治疗 行为治疗 理性情绪治疗 “ABC”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抑郁症用药物治疗和认知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64例抑郁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2例,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用药物治疗和认知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行为 心理社会支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研究认知干预疗法对强迫症心理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价值。方法:所选的是2021年7月到2023年4月接收的强迫症患者74例,分两组,各37例;基础治疗方法为基础组方式,认知干预疗法运用于试验组,明确两组治疗的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SDS、SAS评分较基础组低,生活质量较其更高,有差异(P<0.05)。结论:对强迫症病患施行认知干预疗法的效果确切,可促进其负性情绪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疗法 强迫症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一个只有9岁,上小学三年级的男孩,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跟妈妈说“如果你再逼我上学,那我就不活了。”经班主任介绍,家长陪同孩子来到我们进修校心理健康教研室。

  • 标签: 学生厌学 案例 辅导 小学三年级 厌学情绪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厌学”现象已引起教育界普遍重视。但大多数人只关心差生,很少关注优生。本文笔者结合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对个别优生的厌学心理进行分析,原因有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或不自觉地养成了一种骄傲感。没有了目标,认为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不需要再认真学习。同时提出了矫正的措施适当地“提高要求”;寻求知识的新奇感;激发学习动机;进行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教育。

  • 标签: 小学生厌学心理矫正
  • 简介:近几年,老师们会时常苦恼:现在,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对农村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对农村教育的硬件投入也逐年加大,如改造农村校舍,改善教育手段,农村地区实行远程教育。农村教育的变化如此之大,孩子们的生活、学生条件这么优越,应该说教育前景是美好的,可现在的老师是越来越当不好了,孩子是越来越不爱学习了。作为一名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十年的老师,

  • 标签: 农村小学生 厌学现象 农村教育 农村学生 硬件投入 教育手段
  • 简介:摘 要:“学习无用”的思想,家长观念的影响以及社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厌学情绪在不少农村小学中滋长、蔓延,厌学已经成为目前农村小学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险性的问题。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业和心理健康,也阻碍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是给我国的教育改革带来了严峻挑战,厌学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只有找出致使农村小学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措施,帮助学生走出厌学困境,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让他们对学习重树信心,才能迅速矫治他们偏离的学习情态,提高其身心健康和知识能力。本文将寻找缓解和消除农村小学厌学情绪的对策。

  • 标签: 农村小学生 厌学情绪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和分析认知护理策略对冠心病患者疾病的认知心理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7年至2018年间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对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在一般护理措施的情况下,给患者采取认知护理策略。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抑郁、焦虑情感评估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行记录,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疾病认知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采用认知护理策略,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负性情绪。与对照组相比,疾病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并且总体护理满意度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认知护理措施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应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不良情绪并产生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冠心病患者 心理功能 疾病认知程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和分析认知护理策略对冠心病患者疾病的认知心理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7年至2018年间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对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在一般护理措施的情况下,给患者采取认知护理策略。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抑郁、焦虑情感评估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行记录,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疾病认知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采用认知护理策略,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负性情绪。与对照组相比,疾病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并且总体护理满意度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认知护理措施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应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不良情绪并产生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冠心病患者 心理功能 疾病认知程度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基于电话的认知疗法(CBT)对失眠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PsycINFO、TheCochraneLibrary(2015年7期)、CBM和CNKI数据库,搜集基于电话的CBT治疗失眠症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7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共3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结束时,与等待组相比,基于电话的CBT组患者的入睡潜伏期更短[MD=–30.31,95%CI(–40.41,–20.22),P〈0.00001]、入睡后觉醒时间更短[MD=–15.59,95%CI(–24.09,–7.09),P=0.0003]、睡眠效率更高[MD=11.02,95%CI(7.87,14.18),P〈0.000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总睡眠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3.45,95%CI(–37.01,63.92),P=0.60]。结论基于电话的CBT对失眠症具有较好疗效,是失眠症治疗的有效手段。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予以验证。

  • 标签: 失眠症 认知行为治疗 电话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认知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两组,每组25例患者。对于常规治疗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于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认知治疗。结果药物治疗联合认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于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认知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的服药剂量和对药物的依赖,缩短病程,整合人格,纠正错误认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预防复发方面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广泛性焦虑症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舍曲林联合认知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太原市精神病医院治疗的76例产后抑郁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认知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人际间问题问卷(IIP)、夫妻适应量表(D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8周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对照组为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IP评分低于对照组,D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抑郁患者联合采取舍曲林+认知疗法治疗可改善其抑郁症状,同时可改善患者人际关系及婚姻关系,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产后抑郁 认知行为疗法 舍曲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精神病康复治疗过程中认知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单一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手段,实验组实施认知疗法联合药物的治疗途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干预12个月,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等方面上,实验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实验组患者中,总有效28例,总有效率93.3%,其中有效18例、显效10例,对照组总有效24例,总有效率80.0%,其中有效20例、显效4例,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和单纯药物治疗精神病的比较中,认知疗法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促进患者各生理指标更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神病 康复治疗 认知行为 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疗法治疗强迫症患者53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53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27例将从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再进行认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强迫症量表评分。结果两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强迫症量表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疗法应用于强迫症患者,可以改善其强迫症病情,加快治疗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医学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强迫症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