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尿路成像对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0例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患者,行CT平扫、增强扫描、容积(VR)重建,并对泌尿系统先天异常病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泌尿系统肾脏畸形病种中,肾脏异位12例,孤立肾6例,肾异常旋转3例(盘状肾2例、马蹄肾1例),囊性不良发育肾6例,融合肾畸形3例。重肾重输尿管畸形17例(单侧重复肾重输尿管畸形13例、双侧重复肾畸4例)。结论CT平扫、增强扫描、容积(VR)重建在对30例泌尿系统先天发育畸形病种诊断过程中,全方位可靠的呈现了病变之间的关系和解剖结构,发挥了CT的优势,弥补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缺点,大程度的降低了临床上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意义。

  • 标签: CT 增强扫描 泌尿系统先天畸形 回顾性分析法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电子病历是全科医生工作站核心模块,其与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连接后,医生可以调阅患者任何时间的辅助影像学诊断资料,对患者病情状况可以做全面的评估。本文首先论述了电子病历系统与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的含义,分析了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的应用状况,最后提出了电子病历系统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

  • 标签: 电子病历系统 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 医院信息化 全科医生工作站核心模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师学习并掌握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所需要的最少病例数,为使用BI-RADS进行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的第一年8名住培医师、第二年10名住培医师和10名进修医师进行BI-RADS培训。培训后,将100个乳腺病例随机分成5组,每组20个病例,分5次对医师进行考核。考核以主任医师读图结果为标准,通过对比每次医师读图的正确与否计算评分,绘制3类医师的学习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3类医师BI-RADS学习曲线从第二次考核评分开始明显升高,而第二次至第五次考核评分走势较为平稳。第一年住培医师、第二年住培医师、进修医师各组自身的前2次考核评分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8.8±16.9)分比(50.0±9.3)分,(31.5±7.5)分比(53.5±6.7)分,(50.5±8.0)分比(62.0±13.4)分,均P<0.05]。结论住培医师和进修医师经过理论培训和40例病例的读片培训后即可以基本掌握BI-RADS。

  • 标签: 超声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学习曲线
  • 简介:为了能让基层医院快速、便捷地获得大医院影像诊断技术的帮扶,提高基层医院医学影像诊断能力。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云服务平台,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影像数据的自动上传、集中存储与管理,以及影像信息、诊断报告的院间共享。我们从对影像数据的注册、数据存储中心的设计以及影像的调阅过程,对影像云平台展开系统的构建与研究。该平台的成功研发,不仅为患者寻求异地医生的影像诊断咨询提供了有效地途径,同时也缓解了因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所带来的地区医疗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影像云服务平台的实现,为我国基层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标签: 基层医院 异地诊断 云计算 影像诊断咨询 影像调阅
  • 简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医学影像的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伴随着一些全新的数字化影像技术陆续应用于临床,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已逐步成为影像科室的必然发展趋势.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实现了无胶片的电子化医学图像的管理,解决了迅速增加的医学影像的存储、传送、检索和使用问题;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为计算机辅助诊断敞开了大门;并可接入远程医疗系统实现远程会诊;分布式医学图像数据库便于实现医学数据共享,从而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诊断水平.PACS系统的建立对医学图像的管理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方便工作、科研和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 影像诊断 资源共享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眼科教学中采取影像数据系统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的1班学生、2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班各45人,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以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影像数据系统教学)区分,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经过应用影像数据系统之后,其临床逻辑思维能力、自觉能力、学习效率、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满意率等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眼科教学中应用影像数据系统进行干预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提升整体成绩,为医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体验,应全方位推广应用。

  • 标签: 眼科教学 数据影像系统 成绩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眼科疾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威胁人类健康以及生存质量的疾病。本文针对眼科疾病智能诊断问题展开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眼科疾病智能诊断基础上,指出了现有眼科疾病智能诊断面临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构建层进式的眼科疾病深度学习多分类模型,通过眼底视网膜图像,对白内障、青光眼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三种典型眼科疾病进行智能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和系统优化,搭建基于深度学习的眼科疾病智能诊断系统研发平台。对基于医学影像的眼科疾病智能系统诊断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伴随智能技术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医学影像的眼科疾病智能诊断系统可为解决国家极度缺乏的眼科资源问题奠定坚实基础,为老百姓眼科疾病的诊治提供便利,为百姓健康谋福利。

  • 标签: 眼科疾病,智能诊断,深度学习,图像处理算法,数据增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骨手术导航机器人系统辅助下颌骨截骨的精确性及稳定性。方法选择就诊于泰州市人民医院的下颌角肥大患者1例,女性,27岁,应用三维打印技术,根据其头颅CT扫描数据制作5个同样的下颌骨模型。搭建下颌骨导航机器人系统,将头颅三维数据导入FaceGraph软件形成虚拟三维图像,并按照"理想截骨线"的标准预设截骨线;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模型局部表面特征,将其与虚拟三维图像进行配准;机械臂通过信号传输连线将臂间关节角度值传输至主机,在对机械臂空间建模的基础上,运算得出机械臂末端的实时位置信息,经过以上步骤,将虚拟空间、现实空间的坐标以及机械臂的相对位置进行统一。在导航系统的辅助下,由术者操作末端机械臂分别在5个下颌骨模型上完成截骨手术。采用SPSS 20.0软件,对5个模型的总体40个偏差数值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模型实际截骨线与软件中预设截骨线的偏差情况,并对5个模型各自的偏差数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了解不同模型间的偏差有无差异。结果在对下颌骨模型进行模拟截骨的实验过程中,机器人末端铣刀运行平稳,能够根据实验前设定的截骨线行走;在预先设定的位置计算实际截骨线与预设截骨线的总体偏差值为(0.92±0.43) mm(95%CI:0.78~1.05 mm),对5个模型截骨后的偏差值进行方差分析,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20,P>0.05)。结论在术者控制下,导航机器人系统能够按照预设的截骨线精确、稳定地对下颌骨模型进行截骨。

  • 标签: 空间导航 模型 下颌骨 截骨术
  • 简介:摘要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导航模式称为区域导航,解决民航发展中遇到的航空拥堵、航班延误等问题都有显著成效。从区域导航技术的优势和效益出发,分析了世界区域导航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我国区域导航的发展现状,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区域导航技术的发展规划。我们国家的。

  • 标签:
  • 简介:那一天,我回家,恰好碰到妹妹和五岁的外甥也来了。外甥见了我,就往我身上扑,我顺势就把外甥抱了起来。妹妹担心外甥身上脏,会弄脏了我的衣服,喊着:“快下来,你身上脏不脏啊,弄你舅身上。”我说没事,趁势还亲了外甥的脸。这天,我陪一个同事回家取东西。一进门,只见他的儿子在床上乱摆,同事的妻子一看我们进门,就喊孩子:“你看你弄的,别弄了。”

  • 标签: 孩子 导航仪
  • 简介:个体化导航模板(individualnavigationtemplates)主要是通过逆向工程结合快速成型技术制得。临床上通过对不同患者需要建模型的硬组织结构进行cT或MR扫描,将获得的连续扫描数据导入三维结构重建软件,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制作生成三维数字模型并转换成快速成形机可以接受的数据源格式,最后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成精确的三维实物模型、反向模版。在治疗过程中,显露相应的硬组织结构后就可以利用反向模板植入相关的植入物。

  • 标签: 模板 导航 个体 快速成型技术 三维结构重建 三维数字模型
  • 简介:目的探索术前三维影像测量结合自行研制的激光导航器辅助穿刺行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7年8月,共57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接受PETD治疗,32例患者采用传统穿刺方式行PETD(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激光导航器辅助穿刺行PETD(试验组)。术中记录穿刺次数、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及患者术中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穿刺次数、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术中腰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导航器结合三维影像测量辅助穿刺,能够有效减少PETD的穿刺次数、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手术效果良好,可减少患者术中长期俯卧产生的不适感,降低医患人员辐射暴露剂量,间接降低PETD的学习曲线。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内窥镜检查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计算机辅助设计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影像数字化和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PACS)系统在放射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调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常规影像系统内部3726份影像学资料作为对照组,2020年2月至2020年8月影像数字化和PACS系统内部4198份影像学资料作观察组。以两组放射科工作人员的考核评分、管理满意度以及影像管理质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放射科工作人员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考核,分数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管理效果满意率(100%)明显较高(P<0.05);从影像学资料上看,其诊断准确率与保存完整度明显较高,相对的误诊率占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数字化医学影像存档和通信系统在放射科中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放射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善管理干预质量,达到提高检查效果的最终目的,具备实际使用价值与开发应用前景。

  • 标签: 数字化医学影像 PACS系统 放射科
  • 简介:目的评价神经导航手术操作系统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包括定位的精确性,应用范围,最佳手术入路设计,安全可靠性.方法对65例颅内及椎管内病变患者在神经导航手术操作系统下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灶均精确定位,平均误差为1.7mm,所有手术入路设计可在术前完成,避开功能区,使病灶完整或最大限度切除,同时保留正常脑组织及重要结构.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准确性高,可靠性强,切除病灶彻底,副损伤小.特别是对于深部病变可精确定位,经脑沟、脑裂显微手术入路,术后病人恢复快.术中存在脑组织移位的问题,但在可接受范围内,本组病例无由此引起的不良后果.

  • 标签: 手术操作 神经导航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病灶 术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症。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3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消化系统神经鞘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本组31例消化系统神经鞘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显示,发生部位与病理完全一致;可见清晰边界。肿瘤形状以类圆形为主;最大径为8.5~83.2mm。肿瘤内部呈低密度,动脉期患者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轻度)。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渐进性强化,以中度强化为主。钙化4例胰腺病变可见钙化,病变位于胃、十二指肠,仅2例见点状钙化征。结论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影像学征象典型,可用于术前诊断。

  • 标签: 消化系统神经鞘瘤 影像学表现 病理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是确诊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与临床工作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这门课程和其他医学课程相比较,具有更高的临床实践性,它不像临床其他科室一样,只接触和本科室相关的疾病,影像学的工作者在工作的时候需要接触多个科室的患者,这就需要影像工作者全面掌握医学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等一系列的基础课程。而神经系统影像作为医学影像的重要的分支,为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对神经系统影像学学生的教学工作就刻不容缓,本文就提高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学教学质量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系统 影像诊断学 教学质量 研究
  • 简介:医学影像的传输和处理系统是远程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给出了一个利用JavaApplet实现远程医学影像传输和处理的完整解决方案.系统由数据读取和图像处理两部分组成,JavaApplet读取数据是利用JDBC三层模式来实现的,图像处理功能的实现主要使用JavaAWT和Java2DAPI.系统在远程医疗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平台独立、简单易用等特点.

  • 标签: JAVA APPLET JAVA 2D JDBC 图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