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医护小组式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40例患者则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哮喘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医护小组式延续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哮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哮喘发作次数显著控制。结论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支气管 哮喘 护理 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疗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于28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进行吸入法治疗与护理。结果吸入疗法有效的控制了哮喘急性发作。结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采用吸入疗法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加之细心的护理工作,使患者减轻了疾病带来的痛苦。

  • 标签: 哮喘 哮喘急性发作 吸入疗法 雾化吸入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急救护理。方法通过对70例在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除了给予他们药物治疗以外还同时采取了综合护理的措施给予治疗,并且观察医疗效果。结果在我院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70例患者,哮喘发作的患者有56例,约占患者总数的80%,这些患者得到临床控制;显效的患者有12例,约占患者总数的17.1%;已经好转的有1例,约占患者总数的2.9%。结论对患有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采取及时的、合理的护理和急救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和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病情。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护理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于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挑选的10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根据患儿接诊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展开综合性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管理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6.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5%(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儿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处于急性发作的过程中,在展开临床治疗的同时辅以综合性的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并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康复,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发作持续状态的治疗及护理知识宣教。方法通过28例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采用改善呼吸,及时使用止喘药,抑制气道炎症的适当治疗及对患者的临床护理、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哮喘患者无一例死亡。结论做好支气管哮喘发作持续状态患者的护理工作,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人最佳药物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收治的90例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给予吸氧、抗感染对症用药。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溶液+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照组应用丙托溴铵混合液雾化吸入,疗程7天。结果本组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经治,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6.7%.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期发作时采取布地奈德溶液+沙丁胺醇进行雾化吸入,给予规范、综合、科学用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因、预防和治疗。方法:用自我设计问卷调查我院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我院门诊、急诊。住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病病人251例次并观察治疗一周后效果。结果:(1)吸入新的变应原发作的11例,暴露于油漆、胶水、农药等刺激物25例共36例占14.5%,(2)月经期急性发作18例占7.5%。(3)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20例,细菌感染15例)35例占14.3%。(4)未经治疗或不规范治疗95例(其中不当减药、停药74例占38.9%。(5)鼻炎加重发作57例占22.9%。结论:(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因与吸入新的变应原、刺激物、月经期、过敏性鼻炎加重、呼吸道感染有关,特别是不规范的治疗过早的减药、停药关系密切。未经治疗病例还占一定比例(9.5%)。(2)要迅速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要同时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呼吸道感染。要避免过敏原及刺激物接触也可以给予脱敏治疗。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 急性发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急救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8月于我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9例,随机分为A、B组。入院后均立即给予吸氧,并经静脉注射氨茶碱、酚妥拉明、甲基泼尼松龙等药物。B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沙丁胺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β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联合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临床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实行院前急救,探究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方法:以2018年4月-2021年4月为时间段,从我单位病例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出46例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院前急救措施,后就所有患者的病情症状等作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实行院前急救后,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均已逐渐恢复好转,其中有42例患者经由急救后病情逐渐得以改善,占比为91.3%,而病情未有好转趋势的患者人数仅为4例,占比8.6%,所有患者中并无出现死亡的现象。结论:针对于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发病之际得到有效的急救措施,这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抑制病情的发展,而且还能够为患者提供一线生机,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 院前急救 实际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和护理。方法选取本院4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并观察疗效,对照组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运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记录两者的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哮喘发作有32例(86%)得到临床控制,显效6例(17.1%),好转2例(2.9%),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合理、积极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对哮喘急性发作的缓解和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的护理 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与护理方法。针对哮喘发作的特点和儿童生理特征,系统介绍了吸氧、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及气管扩张剂、镇静剂等辅助治疗措施。强调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指出监测呼吸情况、定期评估病情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关键。此外,对家长和教师在哮喘患儿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提倡建立哮喘管理计划,以提高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水平和护理效果。

  • 标签: 儿童哮喘 急性发作 急救 护理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及哮喘急性发作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60例作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强化健康教育 小儿哮喘患者 常规基础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经紧急治疗,缓解出院28例,无效2例。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给予明确诊断,积极治疗,措施准确,缓解病情,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哮喘反复发作患者存在的各种焦虑情绪,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哮喘治疗效果及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择哮喘反复发作3次以上患者及健康人各50例,进行汉密尔顿躯体性焦虑因子及精神性焦虑因子测试,并对哮喘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哮喘反复发作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高于健康组,其中肌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症状、胃肠道症状、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失眠、紧张、害怕、焦虑心境、会谈时行为表现的汉密尔顿焦虑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反复发作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实施心理干预对降低哮喘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非常必要和重要。

  • 标签: 哮喘 焦虑情绪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