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衰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心力衰竭程度分为II级26例、III级24例、IV级20例,同时与健康人员进行对比,分析红细胞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健康人群与心力衰竭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力衰竭的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临床上可通过红细胞检查疾病预后情况,利于疾病的治疗,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慢性心衰 红细胞分布宽度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一些研究表明,在入院时红细胞分布宽度的数值可能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预测。因此,这项研究计划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是否也能预测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6例为对照组,于入院后24h内及10d后进行APACHEII评分、检测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N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等指标,床旁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RDW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着心脏功能加重RDW指标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DW与NT-proBNP相关度呈正相关(r=0.520,P<0.05),RDW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r=0.209,P>0.05),RDW与LVEF呈负相关(r=-0.573,P<0.05),将入院时与入院后第10天RDW指标比较分为升高组与下降组,其中升高组27例,死亡24例(88.89%);下降组29例,死亡6例(20.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可以反映急性心力衰竭危重程度,动态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判断急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有意义,且高效、易得、费用低,值得推广。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急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并在此段时间内,选取健康体检者25名,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对比两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可随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增大而上升。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疗效确切。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 慢性心力衰竭 早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并在此段时间内,选取健康体检者25名,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对比两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可随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增大而上升。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疗效确切。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 慢性心力衰竭 早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红细胞宽度(RDW)指标浓度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因慢性心衰疾病入院的老年患者56例,并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中心学会(NYHA)规定进行分级,同时选取同期住院非心衰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血清NT-proBNP、RDW浓度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心功能分级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非心衰患者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心功能分级心衰患者RDW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NT-proBNP水平及RDW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T-proBNP和RDW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指标。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心力衰竭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红细胞宽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地中海贫血的孕妇静脉血平均红细胞体积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8例地贫孕妇,分为三组其中α地贫组23例,β轻型地贫22例,β中间型地贫23例。测定其静脉血中MCV,RDW含量,并与健康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α地贫孕妇组和中间型地贫的孕妇组MCV,RDW与正常对照组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孕妇的血常规检查结果MCV下降,RDW上升,并应排除缺铁性贫血,作血红蛋白分析。MCV,RDW值的测定,简单、方便、快速,可作为诊断地贫初筛方法之一。

  • 标签: 平均红细胞体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 地中海贫血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围治疗期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hs-CRP)的检验。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45例COPD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再另选择4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RDW与hs-CRP,以及对照组健康志愿者的RDW和hs-CRP,将三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RDW和hs-CRP差异较大,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RDW与hs-CRP和对照组志愿者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OPD患者中给予其进行RDW和hs-CRP的检测,能够掌握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也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有效的确诊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4例,其中,血小板宽度超过15%为A组,血小板宽度低于15%为B组,每组均为22例。结果2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差异(P>0.05),A组低密度脂蛋白高于B组,与B组相比,A组高密度脂蛋白较低,A组心源性死亡、2次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3.64%)明显高于B组(31.82%),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小板宽度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预测因子于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小板分布宽度 急诊 冠状动脉介入 心血管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