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分析临江市2014年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麻疹流行的措施,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临江市2014年麻疹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自2000年以来我市麻疹总发病强度呈现下降趋势,但还是存在每3~5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的特点;今年发病人群中,15岁以上年龄组占有一定比例,发病构成占总发病人数的41.27%,;病例分布在除苇沙河镇、四道沟镇、花山镇外10个乡镇街道。结论易感人群的积累和聚集是导致临江市2014年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确保高水平麻疹疫苗接种率,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措施。及时采取应急强化免疫措施特别是15岁以上人群强化免疫,提高规范接种及常规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是控制、消除麻疹的重要举措和手段。

  • 标签: 麻疹 疫情 免疫史 易感人群 麻疹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执业压力主要来源,针对压力来源采取相应措施,使护士最终能全身心投入护理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完成工作,使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中获取成功的喜悦,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是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 标签: 职业性压力 身心健康 护理质量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87-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关诱发因素,为今后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可靠性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来院就诊的20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详细记录其病史、病程以及诱发病因,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中起病时有可见或可分析的诱因者有168例,突发性者有32例,但是对于突发性患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发病原因与其日常生活情况以及发病前情绪变化有极大的相关性。此外,在此次研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诱因者74.1%,显著性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因过度疲劳、长期或突发的情绪波动、咳嗽或排便用力过度、过量饮酒等生活客观原因也是造成的急性脑血管发病的主要因素。其中,以情绪因素比例最高,达35.2%,其次是过度的行走活动或过度劳累,此外天气原因也与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所有比较原因中,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P<0.05)差异。结论多数脑血管发病患者均有一定的诱因,其中客观因素中,以情绪波动、过度劳累以及过量运动为主要原因,因此,在临床诊疗中应注意对患者的客观因素进行调节与教育,特别是具有原发脑血管病因的患者,控制其相关诱因的发生,可以极大地减小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且可以提高患者愈后的恢复效果与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 脑血管病 发病诱因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消毒前后内镜菌落数和物体表面微生物负载量的变化情况,对内镜室的清洗消毒环节提供客观评价。方法选择临床使用后内镜(胃、肠镜各30例),采用细菌培养法检测酸化水消毒前后内镜上菌落数,同时采用ATP荧光法检测水池、干燥台、水龙头、水枪、气枪消毒前后ATP含量;分别比较生物清除率。结果胃、肠镜消毒前菌落数平均值分别为1785.8CFU/cm^2和2369.3CFU/cm^2,酸化水消毒后细菌清除率为100%和99.9%。水池、干燥台、水龙头、水枪、气枪消毒前相对发光值(relativelightunit,RLU)的平均数分别为139.4、10.6、753.8、229.0、5.8,酸化水消毒后微生物清除率依次为84.8%、90.2%、89.2%、89.9%、90.3%。结论胃、肠镜按规范消毒后均合格;物体表面RLU值最高的是水龙头,消毒后微生物清除率最高的是气枪、最低是水池。

  • 标签: 内镜室 ATP荧光法 细菌培养法 微生物负载 消毒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创伤性膈疝患者实施膈肌修补手术并对胸腹受损腔脏器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均痊愈,术后死亡3例.结论根据临床征象并经胸腹部X线平片、CT、钡餐等检查,创伤性膈疝可及时诊断.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病死率,改善预后.

  • 标签: 创伤性膈疝 诊断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过程中具体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结果保守治疗23例,成功率83.3%(2例中转手术),保守治疗组中无1例死亡,手数组中有7例死亡,(死亡率10%),术后并发症16例(32%)。结论外伤性肝破裂诊治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诊断措施,避免拖延及过多搬动,早期明确诊断,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贯彻"损伤控制手术"理念,严密观察积极处理并发症是提高就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外伤 肝破裂 损伤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置胎盘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9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大、妊娠次数多、有剖宫产史、中央型前置胎盘以及存在胎盘植入或粘连等,是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详细了解且掌握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的各危险因素,并对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可在一定程度降低产后出血的出现。

  • 标签: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减重手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1例糖尿病及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胃旁路术、胃束带、袖状胃切除、改良胃转流术(袖状胃手术基础上,再行远端空肠与十二指肠球部吻合)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中,2型糖尿病21例,其中发生左侧胸腔积液1例,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溃疡3例,营养不良4例,腹腔内疝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2例。单纯性肥胖症10例,发生减重效果不明显1例,胃小囊及食管扩张1例,注水泵皮下脂肪液化1例,取出胃束带1例。结论:初期开展腹腔镜减重手术难免出现一些并发症,术者应完善术前检查,术中仔细操作以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术后积极采取措施治疗,有的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肥胖症 腹腔镜检查 减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感染问题的有关因素,给医院中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医院患者500例进行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病人进行研究,对病人的资料进行整理,对引发病人感染的因素进行仔细的分析统计。结果在我院选取的500例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有35例发生了手术之后的感染,所占的比例是百分之七。在感染了的患者之中,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最多,比例大约为百分之五十四点三。从年龄上来看,小于十岁和超过六十岁的老人在手术之后发生感染的概率都比较的高,分别占百分之十点一盒百分之九点六。同时还有一点就是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也和感染的概率有关,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的概率越高。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在手术进行之后的感染概率比较高,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就是呼吸道感染,而且对于儿童和老人来说发生感染的概率比较高,应该引起重视。

  • 标签: 口腔颌面 外科 术后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应用于慢性咳嗽及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诊治可行性进行讨论。方法采用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76例患有慢性咳嗽的病人的气道高反应性。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检出BPT阳性患者36例,阳性率47.3%。确诊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有33例。男性与女性之间发病率不存在差异。结论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可以有效检查出患者中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咳嗽变异型哮喘,并且可以降低患者误诊与延迟治疗的可能,其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而加以推广。

  • 标签: 慢性咳嗽 支气管激发试验 咳嗽变异型哮喘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22-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药房在调剂过程中常见差错发生的原因,并将针对性应对策略提出。方法对门诊药房目前在调剂过程中常发生的差错进行查找,并对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将改进的对策提出。结果目前门诊药房调剂过程中存在的差错较多,但普遍均为药剂员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结论必须让药剂员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并加强自身素质和责任心的培养与提升,并将相关制度制定,才能将调剂差错有效的避免。

  • 标签: 门诊药房 调剂差错 原因分析 对策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70-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椎管减压器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6例为观察组进行椎管减压器后路手术治疗,选取同期的前行传统后入路手术的1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椎管容积、Cobb角、残留椎体高度、神经功能症状、后背疼痛等项目进行评价。结果改良后路手术与传统后路手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24h伤口引流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中应用椎管减压器可以安全有效进行椎管减压,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管减压器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急救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92例,对其进行心电等检查及监测,并采取电击除颤和心肺复苏治疗,然后对比治疗前后的心律结果及成功率。结果治疗后的心律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时的心律,且治疗时的心律明显高于治疗前心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92例患者经及时治疗后,成功的有68例;死亡的有24例;总结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等。结论对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电监护、按规定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电击除颤和心肺复苏等治疗,可提高其救治的成功率,而导致心律失常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其次是急性心肌梗死等。

  • 标签: 恶性心律失常 急救 心肺复苏 电击除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发生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类、护士工作年限、科室分布等进行分析统计,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对策。方法向各科室的主管护师发放我院自行设计的临床护理不良事件表,由其登记、分析发生于本科内的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并经过整理和统计之后上报。结果临床护理不良事件以规章制度落实类为主,所占比例为73.28%,其中最多的是信息或记录错误,占33.62%;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包括环境安全、疾病因素、流程或管理问题、能力与资质问题、评估不足、未遵守制度规程和沟通不良,所占比例依次增多;随护士年龄段的增长,发生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例数逐渐减少,其中工作年限<2年的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次数最多,占41.38%。结论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在工作中更加细心,增强责任意识,医院需加强培训与考核护理人员的操作规程与工作制度,提高其护理水平。

  • 标签: 临床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 对策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77-02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慢性咳嗽常见病因进行分析,并针对病因探讨其相关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150例临床儿童慢性咳嗽进行跟踪,分析其患病原因,并以此进行相关诊断治疗、对症下药。结果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主要分为三大类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或呼吸道感染、上气道咳嗽综合症及咳嗽变异性哮喘,其他的还有先天性呼吸道感染、心因性咳嗽、气道异物、胃食管反流等病变,这三大类分别占总病例发病原因的27%、25%、24%,而其他病变原因仅占总病例发病原因的24%。结论要针对患儿慢性咳嗽的患病原因进行诊断治疗、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病效果。

  • 标签: 儿童慢性咳嗽 病因 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36-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总结有效的应对方案。方法对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分析相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对本组研究中的各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可将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四点护理人员因素(47.4%)、患者及其家属因素(20.5%)、相关设施因素(18.2%)及护理管理不到位(13.9%)。结论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及其家属因素、相关设施因素及护理管理不到位4个方面,临床上可从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流程和加强安全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案。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 应对方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82-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特殊的生理阶段产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方法对本中心收集的82例个例药品不良反应从性别、各年龄段、怀疑药品、不良反应名称和关联性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不良反应因性别、年龄和特殊的生理体质,在使用药品时要特别注意使用间隔和使用次数,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结论小儿用药时,要明确诊断,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选用合理的药物,掌握剂型、剂量以及疗程,避免滥用药物。

  • 标签: 儿童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别及原因,以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133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3例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依次为管道脱落25例,占18.8%;跌倒/坠床24例,占18.0%;用药错误24例,占18.0%;标本采集错误15例,占11.3%;药物渗漏14例,占10.5%;医嘱执行错误5例,占3.8%;烫伤1例,占0.75%;其它25例(操作不当、病人信息错误、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等),占18.8%。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鼓励护士加强责任心,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管理者要增强主动报告意识,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进行原因分析并制订防范措施,加强护理工作安全管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主动上报 原因分析 非处罚性 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81-02
  • 简介:目前临床上对于骨样骨瘤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但Jaffe提出此类疾病属于良性肿瘤却得到广泛认可[1]。骨样骨瘤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良性成骨性骨肿瘤,主要有病灶区疼痛症状,虽有骨样骨瘤典型的瘤巢征,但有时亦难与其它病症区别,存在误诊误治。作者对2000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骨样骨瘤9例,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对比文献,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骨样骨瘤 疗效分析 腓骨下段 诊断 良性肿瘤 临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