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 简称房颤,属于心律失常类型中的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介绍房颤患者抗凝的常用药物,对抗凝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总结房颤抗凝治疗的护理,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和护理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剂量普萘洛尔应用在治疗甲亢合并房颤时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3月在本院接受甲亢合并房颤治疗的 86例患者,对照组使用低剂量普萘洛尔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高剂量普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甲状腺功能指标( TSH、 FT4)以及心功能指标( LVEF、 HR)。结果:实验组的甲状腺功能指标( TSH、 FT4)以及心功能指标( LVEF、 HR)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较之低剂量治疗方法,高剂量普萘洛尔更适宜于治疗甲亢合并房颤

  • 标签: 高剂量 房性颤动 甲亢 普萘洛尔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社区高血压并伴有持续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经过随机组合后分为两组进行药物的研究,即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继续采用氨氯地平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一段治疗周期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以及左房重构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P

  • 标签: 缬沙坦 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社区高血压并伴有持续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经过随机组合后分为两组进行药物的研究,即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继续采用氨氯地平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一段治疗周期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以及左房重构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P

  • 标签: 缬沙坦 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远程延伸护理对房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房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远程延伸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护理技能为84.87±2.54,自我责任为85.48±2.48,自我概念为86.94±2.64,健康知识为84.40±2.23,综合评分为85.57±2.47,社会功能为87.87±2.23,生理功能为86.64±2.11,身体疼痛为85.40±2.20,情感活动为86.48±2.11,综合评分为86.74±2.12。实验组患者多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多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远程延伸护理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良好生活水平,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远程延伸护理 房颤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连续护理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72例,均抽取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6例接受常规护理,并命名为对照组,其余36例接受连续护理,并命名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连续护理 阵发性房颤 射频消融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诊断。方法 对泰州市中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200名房性早搏患者动态心电图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病例信息研究房性早搏患者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心电特征。结果 研究发现所有患者中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比例为53%,且其房性早搏前周期、120s的房性早搏频率明显延长,但早搏联律间期明显缩短。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以对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作出更加精准的心电诊断,进一步推广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了因心电诊断不明确而耽误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电诊断 房性早搏 阵发性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精细护理干预对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精细护理干预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一般生活评分为35.54±3.10,医疗状况评分为34.43±3.08,社会心理评分为33.37±3.23,人际关系评分为36.65±3.42,病情评分为35.58±3.18,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2.00%),卒中发生率为0(0.00%),心血管死亡发生率为0(0.00%),总发生率为1(2.00%)。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后生活各项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精细护理干预在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有效控制,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精细护理干预 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 生活质量 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