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作者通过对37例肘关节脱臼患儿的临床治疗,运用手法复位合中药外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婴幼儿 肘关节 脱臼 复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上肢高压电烧伤中肘关节损伤后极易造成关节外露、神经肌腱断裂、大片软组织缺损,影响肘关节的屈伸功能。近年来采用背阔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和侧胸壁皮肤筋膜瓣,修复肘关节创面及重建其功能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肘关节损伤 高压电烧伤 烧伤创面 修复 背阔肌肌皮瓣 胸大肌肌皮瓣
  • 简介:摘要陈旧性肘关节脱位发病率低,但常可导致肘关节僵硬、不稳定等并发症,致残率较高,治疗仍然是创伤骨科的巨大挑战。目前主流治疗方法为广泛松解周围挛缩软组织后复位肘关节,修复或重建关节周围韧带并行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置入术,尽早开始功能训练。然而由于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案主要来自小规模病例报道的经验总结,部分术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尚存在争议,如手术入路的选择、肱三头肌延长术的指征与方式、韧带重建的方法等。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和临床经验,探讨了陈旧性肘关节脱位的诊疗理念和最新进展,认为该病重在预防而非治疗,倡导进一步减少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 标签: 肘关节 脱位 韧带 肱三头肌延长 铰链式外固定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肘关节损伤患者使用急性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肘关节损伤患者56例,按照入院时使用的不同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处理治疗)和研究组(急性处理治疗)各28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肘关节损伤患者使用急性处理措施治疗能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帮助患者改善后期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报告头部先天性皮肤缺损1例。患儿,男,出生4小时。出生后发现头顶指甲大小头皮缺损皮肤科情况:头顶部见一处圆形头皮缺损,无头发,大小约2cm×2cm,中央凹陷,深度约0.3cm,基底肉红色,无活动性出血,无渗液。诊断:头部先天性皮肤缺损

  • 标签: 皮肤缺损 先天性
  • 简介:手指单纯皮肤缺损在临床非常多见,修复方法较多。我科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7月用旗帜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共50例,全部成活,经6~12个月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手指皮肤缺损 皮瓣修复 术后随访
  • 简介:摘要手指皮肤缺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对于长期从事有关工作的工作人员来说,手指皮肤缺损是十分常见的,而且对于他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手指皮肤缺损的治疗方式,更多的是偏向于用显微外科修复。通过显微外科修复,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对受损的手指皮肤进行治疗。本来就对手指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进行详细的说明,从手指皮肤缺损的概念出发,对其修复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最后对其后期的护理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

  • 标签: 手指 皮肤缺损 微外科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皮肤缺损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皮肤缺损患者126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负压吸引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皮肤缺损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缩短负压吸引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VSD 皮肤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部皮肤缺损患者60例,根据其具体的损伤部位,选择不同的显微外科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全60例患者中皮瓣成活59例,坏死1例,成活率为98.33%。术后随访可见皮瓣外形良好,无瘢痕、挛缩、臃肿现象。对皮瓣行感觉神经测试后发现,两点辨别觉为4-8mm。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67%。结论对手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良好的恢复患者皮瓣感觉,治疗的安全性高,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 标签: 手部皮肤缺损 显微外科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缝合锚钉修补肘关节内外侧韧带复合体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有效性。方法2006年1月-2012年8月,本院共收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9例,桡骨头骨折按Mason法分类均为3型,5例行切开体外组装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2例行人工桡骨头置换术,2例行桡骨头切除术。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法分类,3例1型,5例2型,1例3型,其中6例行尺骨冠状突固定,所有患者均行缝合锚钉修补内外侧韧带复合体,术后石膏固定3周,去除石膏,开始行肘关节屈伸,旋转康复训练。结果9例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骨折愈合,肘关节稳定,无再次脱位。按照Broberg和Morrey的肘关节功能评分,2例为优,6例为良,1例为可。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连征患者,一般采取丝线修补外侧副韧带或者内侧副韧带,不能在韧带附着点原位有效固定,肘关节稳定性不能完全恢复,使用缝合锚钉在肌腱附着点原位加强缝合内外侧副韧带,伸肌总腱起点,屈肌旋前圆肌总腱起点,恢复肘关节稳定性,达到了很好的疗效。

  • 标签: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缝合锚钉 内外侧韧带复合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腕关节周围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骨科共收治腕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5例,男71例,女54例,年龄16~87岁,缺损面积为3.5 cm×2.5 cm~12.0 cm×6.0 cm。根据前臂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的穿支血管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和血管网吻合的解剖学依据,结合缺损创面部位、大小、形状等特点,在患肢前臂中下段设计桡动脉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62例、尺动脉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48例、骨间背动脉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15例。本组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4.0 cm×3.0 cm~14.0 cm×6.0 cm,供区游离前臂全厚皮片覆盖。术后综合评价患者创面修复的术后疗效、评估皮瓣肿胀程度、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116例患者皮瓣术后全部成活,9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给予换药处理。供、受区创面完全愈合。术后随访3~60个月,腕关节未见畸形,形态较佳,皮瓣色泽、弹性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皮瓣两点辨距觉6~9 mm;创面愈合瘢痕较小。疗效评价:满意89例、一般36例、无不满意病例。皮瓣肿胀程度评价:早期肿胀Ⅰ度80例、Ⅱ度30例、Ⅲ度15例;后期肿胀Ⅰ度85例、Ⅱ度35例、Ⅲ度5例。腕关节功能评定:优29例、良63例、中33例、差0例,优良率为73.6%(92/125),腕关节活动和稳定性基本正常,未发现腕部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结论前臂远端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腕关节周围缺损创面,疗效可靠,尤其适合中老年患者。

  • 标签: 前臂 穿支皮瓣 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闭合外固定架在皮肤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皮肤缺损创面病例20例,采用皮肤闭合外固定架行皮肤牵张修复创面。结论使用皮肤闭合外固定架行皮肤牵张,通过外力持续牵拉创面两侧皮肤来伸展延长,再生皮肤覆盖修复创面。皮肤闭合外固定架结构简单,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皮片移植和皮瓣移植,无供区损伤,很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皮肤闭合外固定架 皮肤缺损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用于面部皮肤缺损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2例面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I期手术根据32例面部组织病损修复需要的不同特点设计并制作扩张皮瓣,II期手术切除皮损区域并利用扩张皮瓣修复缺损区。结果32例中,30例面部病损切除后利用扩张皮肤形成局部皮瓣一次完成修复,修复后的皮肤质地和色泽与受区接近,外形满意。一次修复缺损创面最大者约7cm×10cm。患者修复后皮损区愈合良好,瘢痕较小,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运用皮肤扩张术修复面部病损切除后的皮肤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辅助植皮或应用连续扩张法完成修复。面部皮肤扩张技术的应用,使该区域的修复达到更接近正常的效果。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面部组织缺损 皮瓣 修复术 面部皮肤缺损因为面部的特殊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治疗中于膝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结合缺损区微骨折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单独采取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采取缺损区域微骨折术予以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44%,对照组为77.78%(P<0.05)。结论在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治疗中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结合缺损区域微骨折术的治疗方案效果理想,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膝关节软骨缺损 关节镜 微骨折术 清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常规皮肤伸展术和改良皮肤伸展术治疗创伤后皮肤缺损的效果,为创伤后皮肤缺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随机等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皮肤伸展术和改良皮肤伸展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一般治疗情况(手术时间、Ⅰ期愈合率、愈合时间和创面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常规组(73.3%vs.50.0%,P<0.05),愈合时间(9.7±1.7)dvs.(13.9±2.5)d,P<0.05和创面功能恢复时间(14.6±2.9)dvs.(18.9±3.5)d,P<0.05均短于常规组;两组的创面愈合良好,均无感染的病例报道,仅观察组出现1例肌肉挛缩,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皮肤伸展术治疗创伤后皮肤缺损的手术时间及Ⅰ期愈合率与常规皮肤伸展术相当,但前者的治疗优良率较高,皮肤愈合及创面功能恢复的速度较快,可替代常规皮肤伸展术用于创伤后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治疗。

  • 标签: 常规皮肤伸展术 改良皮肤伸展术 伤后皮肤缺损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 等速训练 配合 康复手法松解 对 创伤后肘关节僵直 (PTES) 患者关节功能 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 现随机 选取 201 6 年 1 0 月至 201 7 年 10 月 我院收治 的 患者共 68 例 ,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 34 例、实验组 34 例,进行对照试验。对照组进行 等速训练 帮助肘关节活动 ,实验组在进行等速训练的基础上增加 康复手法松解 。 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 比对, 分析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97.05 % 、对照组患者的 治疗有效率 为 79.41% ,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 2 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等速训练 配合 康复手法松解 对 创伤后肘关节僵直 (PTES) 患者关节功能 和周围肌肉力量恢复有很好的 治疗效果 ,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等速训练 康复手法松解 肘关节 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在选择患者例数时,将80例作为总研究的例数,对于本研究所选的患者而言,患者入院最早与最晚的时间分别为2021年7月、2022年10月,研究人员在对研究对象实施分组的过程中,运用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的方式,两组患者的平均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灸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评分显著改善,P

  • 标签: 针灸 推拿 肘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