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促进四肢皮肤缺损愈合。我科从2009年7月到2010年12月,将96例皮肤缺损患者分为传统换药20人,利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76人,待肉芽生长新鲜后二期植皮,比较两组的植皮时间、创面的缩小程度、换药次数、植皮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评估效果。结果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皮肤缺损中比传统换药方法在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感染机会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传统换药 四肢皮肤缺损
  • 简介:目的总结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急诊修复创伤性指端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17例2—5指指端皮肤缺损患者,彻底清创后根据指端皮肤缺损的创面于近节指背设计皮瓣,将皮瓣反转覆盖创面,供区以全厚皮片移植并打包固定。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外观良好。11例患者术后经过3-12个月随访有一定的浅感觉恢复。皮瓣术后肿胀5例。静脉危象1例,皮缘浅表感染1例。结论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一次完成手术,成活率高,厚薄适中,外观良好,浅感觉恢复较好,住院时间短,适用于急诊修复创伤性指端皮肤缺损

  • 标签: 筋膜 岛状皮瓣 创伤 修复 指端 皮肤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双扩张器重叠埋置瘢痕皮肤扩张法在烧伤后耳廓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烧伤后全耳廓缺损患者18例,采用双扩张器重叠埋置瘢痕皮肤扩张法进行全耳廓再造术,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于耳后行扩张器埋置术,在患侧乳突区植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80mL和50mL各一个;二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在不牵拉耳后皮瓣的情况下适当切除颈部瘢痕,取自体肋软骨雕刻成耳支架,自耳后上方取颞浅筋膜瓣覆盖耳支架后方,耳后创面植以中厚皮片。结果18例患者术后皮瓣血运良好,无坏死,植皮均成活。随访8~24个月,再造耳廓外形良好,双侧耳基本对称,皮肤色泽红润、感觉正常;移植肋软骨支架无排出、吸收和变形。结论双扩张器重叠埋置瘢痕皮肤扩张法修复烧伤后耳廓全缺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并发症,是可以作为烧伤后耳廓缺损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瘢痕皮肤扩张法 耳廓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腓浅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7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均采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修复进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者,经治疗后除1例患者修复创面皮瓣远端周围出现部分组织坏死外,其余患者均愈合良好,患者修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此外,对患者随访观察6个月至2年不等,显示患者皮瓣移植供区无明显的功能障碍,而足部缺损区经修复治疗后外形恢复较好,具有一定的触觉与痛觉,效果十分显著。结果腓浅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腓浅动脉 穿支游离皮瓣 修复治疗 足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评价对侧逆行内眦动脉瓣用于修复面中部皮肤癌术后中到大型缺损的可行性。方法:12例面中部皮肤癌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55~76岁。其中,基底细胞癌7例,鳞状细胞癌4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手术切除肿瘤后,采用对侧逆行内眦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缺损缺损大小为3.0cm×3.0cm~5.0cm×7.0cm,皮瓣大小为2.0cm×4.0cm~4.0cm×6.0cm。结果:12例移植皮瓣均成活,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多数皮瓣血供良好,功能正常,色泽、质地良好,术后供区瘢痕隐蔽。结论:对侧逆行内眦动脉瓣修复面中部皮肤癌术后中到大型缺损简单、安全,疗效稳定。

  • 标签: 逆行内眦动脉瓣 鼻唇沟瓣 面中部 肿瘤 内眦动脉 面动脉
  • 简介: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的急性损伤之一。污染较重,面积较大和部分复合组织缺损严重的患者无法Ⅰ期行皮瓣和植皮修复,可为Ⅱ期手术治疗创造条件。近日我科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closure,VAC)技术治疗1例皮肤大面积缺损伴重度软组织感染的患者,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皮肤缺损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手臂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的住院治疗时间和治愈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治疗时间短,治愈率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有较高的治愈率,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有良好的康复状况,在手指小面积修复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场运用价值,应该广泛的推荐运用。

  • 标签: 臂外侧穿支皮瓣 皮瓣修复 手指小面积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在面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我科自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对外伤所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8例,于严格清创后,根据创面缺损情况,设计鼻唇沟皮瓣急诊早期修复创面,精细缝合关闭伤口。结果38例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36个月,术后无明显瘢痕增生,无明显皮肤色素差,无功能障碍,无继发畸形,达到面部外伤即时整形美容的效果。结论鼻唇沟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血运可靠,切口愈合瘢痕不明显,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唇沟皮瓣 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创伤修复
  • 简介:外伤造成的食指桡掌侧皮肤缺损,伴有肌腱、骨骼外露,临床常采用腹部带蒂皮瓣、邻指皮瓣、第1掌背动脉皮瓣等修复。其中第1掌背动脉皮瓣由于血管蒂短,且动脉变异多,修复食指中节以远的桡掌侧皮肤缺损较为困难。我科自2006年10月-2007年9月将食指桡侧指固有动脉带入皮瓣,使血管蒂延长,可以修复食指桡掌侧及中节以远的皮肤缺损,临床应用6例,其术后的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岛状皮瓣 修复 缺损
  • 简介:摘要优质护理服务在VSD治疗大面积撕脱伤及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对2014年1月-2016年5月36例皮肤组织损伤患者应用VSD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10例大面积撕脱伤,26例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28例行1次负压引流后,创面新鲜肉芽生长良好,成功行二次手术植皮。另外8例因创面较大,行二次负压引流,经手术植皮后,成功治愈。优质的护理服务在VSD治疗大面积撕脱伤及皮肤软组织缺损中起着关键作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优质护理服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腓动脉远端蒂穿支皮瓣修复外踝区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2月周口淮海医院手足外科9例外踝区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9-63岁,平均36岁;左侧5例,右侧4例;交通事故伤6例,机械绞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9例均采用腓动脉远端蒂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术治疗,皮瓣切取面积为4.0cm×7.0cm~7.0cm×13.0ern术后依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定患肢足踝功能。结果本组9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0个月,平均7.5个月、皮瓣质地与外形优良,行走功能及感觉恢复良好。足踝功能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腓动脉远端蒂穿支皮瓣具有穿支血管恒定、设计灵活、切取方便,并且皮瓣薄厚适中、外形美观等优点,是修复外踝区中、小创面的理想术式,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踝损伤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腓动脉
  • 简介:目的总结逆行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5月采用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7例,皮瓣面积为9cm×6cm~7cm×5cm,修复受区创面大小为8cm×5cm~6cm×5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35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供区愈合良好。结论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血运可靠,设计灵活,手术切取简便安全,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皮穿支蒂皮瓣 修复 前足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治疗四肢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2012年2月~2014年1月对临床收治的16例四肢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平均7~8d,并给予正确的临床护理。结果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中和拆除负压引流装置后均未发生并发症,创面缩小,有新鲜肉芽长出,创面血液循环良好。结论VSD能及时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半透膜的密闭阻止了外部细菌进入创面,将开放创面变为闭合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生长,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简化治疗方法,减轻换药痛苦,疗效显著,这与术后护士的严密观察、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吸引、营养支持、术后康复训练是密不可分的。

  • 标签: 皮肤缺损 负压封闭引流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组以皮肤和黏膜起疱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由于皮肤结构蛋白先天性缺陷,编码蛋白的基因出现了点突变,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异常,使表皮容易发生松解,故可以由轻微机械性损伤引起或自动发生[1]。患儿的皮肤缺损和水疱可反复发作,护理不当,极易造成继发感染和瘢痕挛缩。先天性皮肤缺损症又称皮肤再生不良,部分伴发大疱表皮松解症,病因尚无定论,可能和子宫腔狭小或胎儿皮肤和羊膜黏连等有关,缺损一般多发于头皮。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遗传 护理 婴儿 新生
  • 简介:广东华民司法鉴定所 510000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髓炎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 疗效。 方法 选取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期间我院接诊的 102 例 骨髓炎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与常规换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McGill 疼痛评分、一周后缺损面积、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 McGill 疼痛评分、一周后缺损面积、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 骨髓炎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皮肤软组织缺损 骨髓炎 负压封闭引流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采用VSD加网状植皮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使用VSD8.5d。13例皮片全部存活创面愈合;1例皮片存活95%,换药后创面愈合。全部患者术后患肢运动功能及外观恢复良好。结论VSD加网状植皮术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感染,能更好地进行创面引流,控制感染加重,促进创面良好贴附,有利于皮片存活。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原位植皮术 大面积皮肤缺损 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在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作用。方法将102例病人分为VAC组77例,常规换药组25例;清创术后在创面覆盖VAC系统,待肉芽组织生长新鲜后二期植皮,比较两组的植皮时间、创面缩小程度、换药次数、植皮愈合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指标,评估疗效。结果VAC组与常组换药组在植皮时间、创面缩小程度、换药次数、植皮愈合时间及总住院时间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较传统方法具有优越性。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四肢 皮肤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