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治疗直肠癌晚期双肺扩散成功的康复纪实体会进行总结,并分析探讨中医治疗肿瘤的临床思路。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0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状,采取针对性的中医疗法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肿瘤患者中,有12例治疗显效患者,5例治疗有效患者,3例治疗无效患者,即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共17例。结论中医治疗肿瘤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故中医治疗法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中医 肿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肺部肿瘤患者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2013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9例肺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系统科学的护理,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的满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护理方式方法应随着医学发展与患者需求不断改进、更新,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 标签: 肺部肿瘤 术后 护理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科30例骨折术后病人进行研究性康复护理,探索出最佳的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措施。并将30例骨折病人分为老中青三组,每组10人。结果老年组10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1例恢复较快,另9例较慢。中年组10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4例恢复较快,另6例较慢。青年组10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全部恢复较快。结论根据骨折治疗的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给予个性化、渐进性、全面性的康复护理措施,是保证康复疗效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骨折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行直肠癌根治术的36例患者,统计分析患者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病理检查及肿瘤分期。结果直肠癌患者的术后总并发症与患者的年龄、血清白蛋白有关,病理检查腺癌34例,大B细胞淋巴瘤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肿瘤分期DukesA5例,DukesB13例,DukesC14例,DukesD4例。结论对于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前进行详细的资料整理及实验室检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结直肠癌根治术 肿瘤分期 术后并发症 手术指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开展腹腔镜辅助下直肠手术(laparoscopic-assistedcolonresection,LACR)的分析,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辅助下直肠手术的可行性,为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辅助直肠手术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回顾与分析本院2012年02月至2015年08月收治的11例腹腔镜辅助下直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都成功施行手术。其中直肠癌8例,直肠腺瘤3例;手术时间90-240min,平均151min;术中出血量80-300ml,平均170ml;直肠癌手术切缘均阴性,清扫淋巴结0-12枚,平均6.1枚;肛门排气时间38-59小时,平均43.2小时;保留导尿拔除时间3-7天,平均4.27天;术后住院8-22天,平均11.9天。除一例切口感染以外,无其它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未有复发和转移及切口种植病例。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辅助下直肠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常规手术快,术后管理相对简单,但需严格手术操作流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TotalMesorectalExcision,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CompleteMesocolicExcision),保护血管神经,严格无瘤操作原则,增加训练,提高手术熟练度,积极术后管理,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基层医院 腹腔镜 结直肠疾病 手术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computedtomography,MDCT)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直肠癌患者的CT图像,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观察全腹部CT平扫+增强图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erreconstruction,MPR),确定结直肠癌的C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MDCT增强扫描对30例直肠癌患者T分期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73%,其中T1+T2、T3、T4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0%、78%、100%。CT增强扫描评价直肠癌浆膜面受侵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60%、80%、60%;CT增强扫描对直肠癌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63%,其中N0、N1、N2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5%、14%、33%。CT增强扫描评价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40%、8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73%。结论:MDCT对评价直肠癌T分期、浆膜面受侵、N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的价值,诊断直肠癌浆膜面受侵的准确率较高,对术前分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结直肠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中保温对高龄病人围术期的保护作用方法对直肠癌手术患者采取BairHugger750型患者升温系统等护理措施进行术中保温对比观察患者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及术后清醒时间、寒颤、躁动等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几乎全部维持在正常体温(36℃~37℃)水平,而对照组患者的核心体温在手术结束时几乎全部下降至36℃以下。结论术中采用输液加温器和充气升温毯,可有效地维持患者正常体温

  • 标签: 术中保温 高龄结直肠癌患者 核心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性的主要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22例≤40岁跟≥70岁的直肠癌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直肠癌分布、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分析以及对比。结果≤40岁的青年组跟≥70岁的老年组在组织类型构成上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结直肠癌 预后 不同因素 临床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性和定量筛查便隐血检测哪种方法更实用。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人群进行比对,阳性者行肠镜精检确诊判断。结果1875例接受两种不同方法的检测,胶体金法阳性49例,肠镜精检直肠癌2例,进展期腺瘤5例;自动定量检测法阳性106例,肠镜精检直肠癌7例,进展期腺瘤12例。结论自动定量检测较胶体金法检测直肠检出率有一定优势。

  • 标签: 结直肠癌筛查 胶体金试纸法 免疫比浊法 自动定量隐血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单盲法将我院所接收的82例直肠癌患者均分为两组,常规组与循证组,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之上,对后者予以循证护理干预,并观察与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循证组患者在一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以及活力等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行。

  • 标签: 结直肠癌 循证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探讨预防腹腔镜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进行腹腔镜术的患者术前评估,对肺功能异常的实施肺功能锻炼。结果患者肺功能增强有效的应对手术及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讨论术前有预见性的对肺功能异常患者进行干预,能促进术后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术前 肺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350例经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直肠癌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预后的的3个临床病理指标和5个计量病理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4个指标临床病理指标组织分级和临床分级,计量病理指标DNA含量和核浆比是影响直肠癌的独立因素。结论临床病理指标与计量病理指标结合,应用计算机进行多因素分析,为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作出切合实际的估计,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多因素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选取我科31例直肠肿瘤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8例,ESD(粘膜下剥离术)8例,经肛门闭合切割器切除术5例。结果所有3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疗效好,均达到临床治愈,随诊4年无复发。结论选择直肠肿瘤手术的方式应考虑肿瘤的部位、大小、距肛缘的距离,还应考虑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直肠肿瘤;切除方式;合理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做好造瘘口的护理是直肠癌造瘘术后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患者康复治疗的首要点。采取正确及时的造瘘口护理及护理指导是确保患者早日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直肠癌术后 造瘘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持续治疗的9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2.22%%,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40%,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78%,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直肠癌,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采用并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晚期结直肠癌 临床疗效 补中益气汤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