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皮肤、组织溃疡坏死已为医护人员熟知。静脉化疗时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已成为一项护理操作常规。但动脉介入治疗后引起的皮肤等组织坏死则报道甚少。我科1993年1月~2004年1月,共发生1例动脉介入化疗后皮肤组织坏死。此例经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病人伤口愈合良好。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肿瘤 动脉介人化疗 皮肤坏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皮肤镜作为一种无创辅助诊断工具,已被证实能有效提高各种皮肤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并被国内外的皮肤科医师广泛研究和应用。对于多数皮肤病而言,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的金标准,而皮肤镜下所呈现的特征大多有其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背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皮损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进一步辅助临床医师鉴别皮损良恶性、指导活检取材等。本共识阐述了黑素细胞肿瘤的常见皮肤镜特征及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旨在提升国内皮肤科医师的理解和认识。

  • 标签: 痣和黑素瘤 皮肤镜检查 病理过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利用足底内侧皮瓣转移进行修复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11例足跟周围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病变局部扩大切除后,在肿瘤边界完整切除的基础上,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足底内侧皮瓣转移进行修复。结果11例均获随访,时间10个月~6年。转移皮瓣均成活,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足及足趾活动良好,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软组织中小面积缺损疗效较好。

  • 标签: 足跟部 皮肤恶性肿瘤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缺损部位、面积和形状选择皮瓣类型。6例采用叶状皮瓣,3例采用菱形皮瓣,4例采用V-Y推进皮瓣于广泛切除术后行局部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结果1例出现皮瓣部分坏死,经局部换药处理后延迟愈合,其余病例均一期愈合,经6~28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均佳。尚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局部皮瓣在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修复重建的方式效果确切,可达到最佳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皮肤恶性肿瘤 头面部 软组织缺损 局部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处的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发生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这一时间段中,对我院静脉导管中心50名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住院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与医用粘胶有关的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进行了调查,并对癌症患者在 PICC置管后发生MARSI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按照纳排标准,最终入选50例,其中有14例发生了医疗粘胶相关的皮肤损伤,医疗粘胶相关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28.00%;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穿刺位置、紫杉醇的使用情况与更换频次与PICC置入处MARSI的关系密切。结论:在恶性肿瘤病人的PICC置入部位,以接触性皮炎及机械损害为主的MARSI发生率高;在使用PICC时,要注意 MARSI发生的风险因素和高危人群。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 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风散在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皮肤不良反应中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范围2022年8月份至2023年8月份,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参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的患者提供消风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中医证候积分得到改善,P<0.05。结论: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行靶免治疗期间,出现皮肤不良反应时,提供消风散治疗,效果更佳,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提倡。

  • 标签: 消风散 恶性肿瘤 靶免治疗 皮肤不良反应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及创面修复与重建的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头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患者80例,对80例患者术后进行任意皮瓣修复,对比术前术后皮肤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心理评分。结果 术后患者创面色泽评分、美观度评分、功能评分较修复前均升高;术后患者SCL-90心理因子、SDS评分、SAS评分较修复前均降低;随访半年后大部分患者恢复较好。结论 对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的患者采用任意皮瓣修复术,可加快皮肤恢复,恢复皮肤功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 创面修复 心理评分
  • 简介:皮肤屏障由水脂膜和皮肤“砖墙”结构构成。皮肤屏障结构和功能障碍与多种皮肤疾病的病因、病理过程相关。目前有多种无创检测方法可以评价皮肤的屏障功能。

  • 标签: 屏障功能 无创检测 皮肤
  • 简介:920289奶癣净外治婴幼儿湿疹100例/张思佳…∥中华皮肤科杂志。-1991,24(3)。-164男52例,女48例,年龄20天~3岁,病程10天~2年,皮损面积为1cm×2cm~15cm×16cm不等,多发于头面部、耳后、颈部、四肢等处。药物组成:用麦饭石的水溶液加苯海拉明、冰片、硼砂等制成霜剂。方法:用温水洗净皮损处,用奶癣净涂于局部,重者每日3~4次,轻者1~2次。本组总有效率达98%。

  • 标签: 皮肤疾病 奶癣 皮损面积 中华皮肤科杂志 苯海拉明 婴幼儿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