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疼痛是一种疾病吗?疼痛是一种疾病吗?回答是肯定的。但有人会不以为然,觉得每个人都会有疼痛的感受,扛一扛不就过去了吗?其实不尽然。在医学上,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 标签: 疼痛 药物治疗 癌痛 损伤组织 心理活动 疾病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69岁。患者自2008年8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肌肉酸痛、以小腿为主,并伴反复低热,体温最高在38.0℃左右,无明显黄疸、皮肤瘙痒、皮疹、

  • 标签: 皮肌炎 食管癌
  • 简介:随着医学各领域研究的不断进展和治疗观念的不断更新,除了传统的外科治疗,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镜治疗、生物治疗和基因治疗为主的非手术治疗日益受到重视.这有利于提高手术远期疗效。

  • 标签: 非手术治疗 食管癌 治疗观念 外科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 简介:随着光敏剂及激光发生系统的发展,光动力疗法在各期食管治疗上成为一种新的有效手段。目前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回顾了光敏剂及激光发生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目前最新关于PDT的作用机制,并对国内外应用PDT治疗各期食管取得的疗效及应用前景进行总结。

  • 标签: 食管癌 光动力治疗 疗效 免疫效应
  • 简介:鼻咽(NPC)是东南亚地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是NPC的基本治疗方法,并且随着放疗技术的改进,放疗可以使很多早期NPC患者取得较好疗效。但是局部晚期、难治、已有转移的NPC患者并不能从单纯放疗中获益,而联合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诱导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可以提高NPC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NPC的内科化疗不再是一种姑息治疗,而是NPC根治性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本文针对NPC内科化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同步放化疗 辅助化疗 诱导化疗 靶向治疗
  • 简介:乳腺导管内原位(ductalcarcinomainsitu,DCIS)是一种局限于导管内的异常细胞的堆积,WHO2003版病理分类不再认为DCIS是真正的乳腺癌,而是一种浸润性乳腺癌(infiltratedbreastcarcinoma,IBC)的前驱病变,部分病人可能会进展成为浸润性乳腺癌。DCIS往往在乳腺筛查时(如钼靶、超声等)发现,其诊断治疗比较复杂。复习文献,就其诊断治疗报告如下。

  • 标签: 导管内癌 治疗 放疗 他莫昔芬
  • 简介:胆囊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胆囊发病率占同期胆道疾病构成比的0.4%~3.8%,平均为1.53%。胆囊发病率虽然较低,但恶性程度高,预后非常差,5年总生存率仅为5%。

  • 标签: 胆囊癌 治疗 胆道系统 癌发病率 疾病构成比 恶性肿瘤
  • 简介:卵巢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其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分子靶向治疗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有望改善卵巢患者的预后。本文就卵巢的分子靶向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卵巢肿瘤 分子靶向性 治疗进展
  • 简介:我科自1990年以来曾收治眼睑部新生物患者9例,经病理检查均诊断为眼睑基底细胞,经冷冻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中,男4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55岁,最大者年龄82岁;右眼睑5例,左眼睑4例,上睑1例,下险8例;病程1~5年。1.2治疗方法局订下将较大肿瘤组织切除部分,使其创面与皮肤平行(较小肿瘤不必切除),根据病变大小,选择浸以液氮的棉签,迅速置于病变部位使其组织变白、结冻,冷冻范围至病变外围2mm的正常组织,经2~3分钟自然复温后,再反复行3~4次。冷冻治疗后1~2天,局部可发生大泡并有渗液,待其自然吸收,约1~2周可干燥、结痂,约3~4周脱痂后可行再次冷冻。一般根据病灶大小冷冻2~3次。

  • 标签: 眼睑基底细胞癌 冷冻疗法 疗效
  • 简介:问什么的人易患卵巢?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肿瘤之一,而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卵巢肿瘤的种类繁多。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按照组织发生学起源制定了国际统一的卵巢肿瘤分类方法,将肿瘤分为九大类,其中上皮性肿瘤最常见,占卵巢肿瘤的50-70%,

  • 标签: 卵巢癌 问题解答 卵巢恶性肿瘤 卵巢肿瘤 女性生殖器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肝内胆管细胞(intm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HCC)是由肝内胆管被覆上皮发生的一种原发性肝癌,定位于远离左右肝管汇合部的肝内,起源于肝段胆管一直到赫令氏管的胆管上皮,或源于Ⅱ级以上肝内胆管上皮,也称为胆管之肝内型[1].日本肝癌研究会将IHCc病理特点分为肿块型(mass-forrming)、管周浸润型(periductalinfiltrating)、管内生长型(intmductal-growing)和混合型.肿块型最为多见,恶性程度也最高[2].IHCC发生率较肝细胞低,但预后却差很多.治疗虽然以手术为主,但手术效果却不理想,手术切除的范围也存在较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 标签: 癌诊治 细胞癌 肝胆管
  • 简介:人们都知道,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治愈中晚期癌症的良药,因此“治疗癌症重大突破”的“新药”一出现,就抓住了人们治心切的心理。而对这些“新药”进行的宣传也很“时尚”。由于过度强调了机理研究的作用,片面夸大了某种治疗作用的效果,给患者造成治疗上的误导,使不少患者花了冤枉钱,耽误了治疗。

  • 标签: 癌症 治疗 基因疗法 药物疗法 宣传原则
  • 简介:腹膜后脂肪肉瘤(retroperitonealliposarcoma,RPLS)是罕见的间叶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以下,但在腹膜后软组织肉瘤中则是最常见的类型。因其症状隐匿,发现时多数肿瘤体积巨大且与邻近脏器关系复杂,手术难度大,彻底切除较困难,往往需要联合脏器切除,术后复发率高,化疗效果不佳,因此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点。

  • 标签: 腹膜后肿瘤 黏液样脂肪肉瘤 手术 放疗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和输卵管腺瘤瘤的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对33例腺瘤瘤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33例腺瘤瘤,31例发生于子宫,2例发生于输卵管,肿瘤多位于浆膜下及近浆膜的肌壁间。其中1例妊娠患者肿瘤弥漫性生长伴梗死,32例呈结节状生长,结节直径1-5cm不等。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本组33例子宫腺瘤瘤中合并子宫平滑肌瘤19例(57.6%),腺肌症6例(18.2%),既有平滑肌瘤又有腺肌症2例(6.1%),合并子宫平滑肌瘤和卵巢畸胎瘤2例(6.1%),卵巢畸胎瘤2例(6.1%),只有3例仅表现为腺瘤瘤(9%)。2例输卵管腺瘤瘤中分别合并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宫颈大细胞合并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镜下,肿瘤由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腔结构组成,周围可见增生的平滑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在33例腺瘤瘤中,所有病例腺腔成分均呈现CK(100%)及Calretinin(100%)阳性,CD34阴性(0%),其中20例同时进行EMA染色,仅10例呈阳性表达(50.0%)。其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平滑肌瘤或腺肌瘤、印戒细胞和低分化腺癌、血管平滑肌瘤及淋巴管瘤。结论女性生殖系统腺瘤瘤为间皮起源,子宫为最常见部位。免疫组化染色对于腺瘤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帮助。其生物学行为为良性,预后好。

  • 标签: 腺瘤样瘤 子宫 输卵管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咽喉部软骨脊索瘤的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分析两例咽喉部软骨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两例分别随访8月和1年均无复发。1例侵及环状软骨,行气管切开术。结论:咽喉部软骨脊索瘤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和漏诊。彻底切除肿瘤是治疗关键。

  • 标签: 软骨样脊索瘤 咽喉
  • 简介: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属高侵袭性的原始外胚层肿瘤(primitiveneuroectodermaltumors,PNET),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及放化疗,对于年幼患儿的疗效仍不满意。小脑半球的形成调节通路研究对肿瘤的发生在分子及生物水平做出一定的解释。多项研究证实Shh(sonichedgehog)和Wnt通路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的MB肿瘤分期及预后将包括某些分子标志物,寻找母细胞瘤中关键的分子标志物,可对母细胞瘤进行更为特异性的分级,判断患者预后。建立一套更精确的分期系统可更好区别高风险与普通风险MB,寻找最有效的治疗靶向,从而找到最佳治疗策略。

  • 标签: 髓母细胞瘤 SHH WNT 预后
  • 简介:2001年9月11日世贸中心遭到恐怖分子的攻击,在从事援救和恢复工作的人群中,患甲状腺癌的人数增加。纽约市心理和卫生保健署的李杰辉硕士和在纽约附近的长岛市的同事共同进行了~项研究,以评估在“9·11”事件后从事援救、恢复工作的人患癌症的情况。其中包括从事援救、恢复工作人员21,850名,

  • 标签: 甲状腺癌 风险 恐怖分子 卫生保健 工作人员 纽约市
  • 简介: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手术切除的人路及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年来外科治疗的全部患者共46例的资料。结果: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4例占73.9%;甲状腺腺瘤4例占8.7%,甲状腺恶性肿瘤8例占17.4%。通过颈部人路手术切除的占91.3%(42/46),胸骨正中劈开切除的占4.4%(2/46),颈前切口加开胸切除的占4.4%(2/46)。良性甲状腺肿物大都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人路,按甲状腺切除的方法给予处理。其中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在胸外科行胸骨正中劈开入路,胸骨后甲状腺乳头状,大都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部分与纵隔大血管关系密切者加胸骨正中纵切口,行肿瘤姑息切除加气管切开术。46例患者中,10例(21.7%)出现并发症;5例(10.8%)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出血4例(8.6%);气胸1例。结论:颈部低领式切口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理想入路,由于颈部入路相对并发症少、损伤小、建议对良性的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和部分恶性肿物行颈部低领式切口手术。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 胸骨后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