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3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资料男,73岁,因左侧腰背部胀痛不适2个月于2012年6月2日到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B超示:左上腹脾肾间158mm×107mm×105mm实质性肿块(图1)。MR示:左侧肾上腺区见大小约13cm×10cm×9cm团块状混杂信号灶,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左肾脏受压,腹膜后见肿大淋巴结影,直径约1.8cm(图2)。

  • 标签: 肾上腺区 肝样腺癌 原发性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实质性肿块 肿大淋巴结
  • 简介: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材料,近年来不少电子厂、电镀厂利用三氯乙烯良好的脱脂去污性能作为电子零件的清洗剂。由于防护不当,致中毒或皮肤“药疹皮炎”时有发生。特别是“药疹皮炎,”1994年国内首次报道以来,病例不断增加,由于此病来势凶猛,死病率高。因此配合救治工作,做好皮肤护理,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及减少死亡显得更为重要。现将三氯乙烯致药疹皮炎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药疹样皮炎 三氯乙烯 护理现状 皮肤护理 首次报道 救治工作
  • 简介:目的研究动脉粥硬化患者血浆apelin水平的变化,并探讨apelin与动脉粥硬化的关系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动脉粥硬化患者40例,非动脉粥硬化对照者30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浆apelin的水平,并测定两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动脉粥硬化组血浆apelin水平明显高于非动脉粥硬化对照组,两组间BMI、WHR、TC、LDL有显著性差异。血浆apelin水平与BMI、WHR呈正相关。结论动脉粥硬化患者血浆apelin水平升高,并与BMI及WHR呈正相关,提示apelin可能参与肥胖相关的动脉粥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APELIN 患者 临床分析
  • 简介:研究表明动脉粥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在内皮损伤、脂质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损伤、遗传、感染、物理化学等损伤刺激下,多种炎症因子、免疫机制及相关细胞因子网络交叉作用于血管壁,形成慢性炎症。炎症反应贯穿于动脉粥硬化的启动、形成和发展以及不稳定斑块,众多的的炎症标志物为动脉粥硬化的评估和临床预测提供一条重要途径。抗炎症治疗在动脉粥硬化的防治中不断取得突破。

  • 标签: 内科学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标志物 防治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患者引流液中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术中甲状旁腺原位保留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分泌功能。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甲状腺外科接受单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术患者166例。根据术中甲状旁腺原位保留0枚、1枚、2枚分为A0、A1和A2组。测定术前、术后血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血钙,术后引流液PTH水平。结果术后血唧、血钙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甲状旁腺A0、A1和A2组之间引流液PTH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引流液的PTH值最高,A0组最低。甲状旁腺原位保留数目与引流液的PTH值成正相关关系。结论甲状腺术后引流液PrH的测定可用于判断甲状旁腺是否术中原位保留及其分泌功能的情况。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甲状旁腺激素 引流液 甲状旁腺功能
  • 简介: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外科疾病,且大部分患者为年轻女性,传统的甲状腺手术在裸露的颈前留下一条6~10cm长的手术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美容.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于2009年8月至2013年3月采用胸前壁人路3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手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8月至2013年3月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甲状腺肿块患者30例,其中女26例,男4例;平均年龄(27.6±6.0)(16~40)岁.关键词:甲状腺手术;甲状腺肿瘤;腹腔镜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肿瘤 腹腔镜
  • 简介:目的分析桥本病(Hashimoto’sdisease,HD)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术后石蜡病理证实为HD合并甲状腺癌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为HD10例,诊断为甲状腺癌37例,诊断为HD合并甲状腺癌8例,术前诊断率仅为8/41(19.51%)。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甲状腺全切术22例,次全切除术14例,仅行病变侧腺叶切除术5例;行同期同侧颈淋巴结清扫24例,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患侧根治性,另一侧选择性)4例。术后石蜡病理证实HD合并甲状腺乳头状39例,局灶性癌变1例,甲状腺黏膜相关型B细胞性淋巴瘤1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结论HD合并甲状腺癌术前确诊率低,临床上应重视HD的诊断,对HD中高度怀疑癌变者,应积极手术探查,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选择手术方式,术后常规应用甲状腺激素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癌 桥本病
  • 简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以下简称本病)是起源于甲状腺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很少见。我院收治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恶性淋巴瘤 放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的组织学特点、生物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至2008年间收治的10例胰腺腺泡细胞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病理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随访资料。结果10例胰腺腺泡细胞患者中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62±8)岁。CT检查示肿瘤位于胰腺钩突部1例,胰头7例,胰体尾2例;肿瘤大小平均为4.5cm×4.7cm;7例胆总管和肝内胆管明显扩张、胰管扩张;2例侵犯肠系膜上静脉。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8例,其中3例合并扩大淋巴结清扫术,2例合并门静脉切除置换;2例行胰体尾+脾切除。病理检查示瘤体平均4.0cm×3.3cm×3.4cm;镜下见5例胰头肿瘤侵犯十二指肠,2例侵犯肠系膜上静脉;7例肿瘤侵犯神经;6例淋巴结转移。随访9例,1例失访。术后存活3~51个月,平均存活18个月,均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胰腺腺泡细胞是胰腺一个独立的高度恶性的类型,对放化疗可能都不敏感,其生物学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胰腺 腺泡细胞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前病变,由宫颈前病变发展到宫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被确认是宫颈发生的必要条件。本文就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因及诊断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诊断 综述
  • 简介: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MP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和临床预后。方法618例经冠脉造影术后患者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于入院当天抽血测MPO含量。随访6个月,分别在第1、3、6个月记录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中MPO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中,当肌钙蛋白Ⅰ〈0.05μg/L,MPO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测显著高于肌钙蛋白I和C反应蛋白。(3)卡卜兰-迈尔图显示,MPO水平≥62.9AUU/L组的6个月随访终点事件的累计发生率显著高于MPO水平〈62.9AUU/L。结论MP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及危险分层是一个新颖的指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在没有急性心肌缺血和坏死的情况下。

  • 标签: 过氧化物酶 肌钙蛋白I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box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的表达及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联合检测58例PTC、20例甲状腺腺瘤、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mRNA的表达。结果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mRNA在PT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3种非组织(P〈0.05)。HMGB1、MMP-9蛋白和HMGB1mRNA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直径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VEGF-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mRNA表达的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HMGB1、MMP-9和VEGF—C蛋白的表达均呈两两正相关(P〈0.05),HMGB1蛋白与HMGB1mRNA的表达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HMGB1、MMP-9、VEGF—C蛋白和HMGB1mRNA的表达与PTC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检测其表达对判断临床进展及推测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 简介:目的分析甲亢性心脏病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特点,总结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对32例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男9例,23例,男女之比1:2.6。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悸、胸闷、气促,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结论甲亢性心脏病治疗的关键是明确诊断,治疗原发病,其诊断的重点是排除心血管性疾病或其它心肌病并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心脏病 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痴呆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8例帕金森病痴呆患者(PDD)、20例不伴痴呆的帕金森病患者(CPDD)及2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血清FT3水平PDD组(3.14±1.13pmol/L)CPDD组(5.20±1.03Pmol/L)及对照组(6.12±1.21Pmol/L)明显下降(P<0.01),而FT4、TSH水平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为帕金森病痴呆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痴呆 甲状腺轴功能 放射免疫分析法 检测
  • 简介: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老年人促甲状腺激素分布曲线向高水平方向偏移,因此,需应用年龄特异的参考范围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近来,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日益得到重视。研究表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亚甲亢)可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引起房颤的发生率增加。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可能是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全因死亡的一个潜在危险。异常甲状腺功能经纠正后,与甲亢和甲减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可得到缓解。基于老老年患者中亚临床甲减可能有保护作用,因此,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以及何种患者经过治疗可以获益,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的证据用以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甲状腺 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
  • 简介: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整合了机器人系统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优点,可提供卓越的三维高清显示效果、稳定的手术视野和精细灵活的操作,经过临床10年的广泛应用,证实具有和开放手术同样的手术安全性和肿瘤根治性,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手术微创(心理和生理微创)、功能保护(颈部功能、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保护)和外形美观的手术效果。手术入路主要是双侧腋窝乳晕入路和腋窝入路。目前手术适应证已扩展至直径2~4cm间的甲状腺癌及伴有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相关研究主要是回顾性或对照性研究,亟待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和长期随访,为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高级别的研究证据。

  • 标签: 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 甲状腺切除手术 甲状腺癌
  • 简介: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帕金森病(PD)患者可同时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临床表现如淡漠、反应迟钝、乏力、消瘦、抑郁、焦虑等症状与PD的非运动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

  • 标签: 帕金森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亢进
  • 简介: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内服、外用、静滴药物致双硫仑反应的有关病例报道明显呈上升趋势,这暴露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药物的副作用及相互配伍禁忌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现根据我院近2年以来急诊处治的5例双硫仑反应病例整理报道分析如下:

  • 标签: 先锋必 甲硝唑 双硫仑样反应病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对于颈动脉斑块的评估,经典的策略是通过影像学进行狭窄程度分级,从而决定临床干预方式.而随着临床经验和研究证据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斑块稳定性这一指标比狭窄程度更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症状和预后、评估再血管化指征.本文整合了近年来经典或新型影像技术(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分子成像等)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技术在斑块形态及稳定性方面评估的原理和优劣,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