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一起医院内群体性感染性腹泻的原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粪便标本2份、肛拭子标本5份进行肠道致病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本次疫情流行9d,发病22例(住院病人15例,护工1例,清洁工1例,医务人员5例),罹患率23.91%。2份粪便标本、4份肛拭子标本检出G11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通过采取隔离治疗感染病例、消毒环境及物品、对医务人员及病人卫生宣教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及时控制。结论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感染性腹泻事件,密切接触是本起疫情的主要传播途径。

  • 标签: 诺如病毒 感染性腹泻 调查
  • 简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生长于胃粘膜表面与粘液层之间的微需氧菌,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Hp感染已被确认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根除Hp能够治愈消化性溃疡且减少溃疡复发率,有效而又被患者所接受的治疗Hp方案仍在努力发展中.目前任何单一药物都不能满意地根除Hp,经多年临床研究出现了多种联合方案.2004年至2005年,我们采用丽珠胃三联(由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三联复合包装片剂)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丽珠胃三联 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 慢性活动性胃炎 现报告如下 枸橼酸铋钾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院内病原茵的流行病学分布及其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1日至9月30日从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142株进行药敏试验,对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4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9株,占62.68%,以大肠埃希茵、铜绿假单胞茵、肺炎克雷伯、奇异变形杆菌居多;革兰阳性菌53株,占37.3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革兰阴性杆菌对广谱青霉素的耐药率比较高,特别是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到了90%以上。其中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中的头孢哌酮耐药率达100%,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了50%;肺炎克雷伯茵对三代头孢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均超过50%;铜绿假单胞对哌拉西林及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50%,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16.7%,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8.3%;奇异变形杆菌对三代头孢耐药率较低,但是对喹诺酮类耐药率也达到了50%。革兰阳性菌中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很高,金葡茵为97.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100%、粪肠球菌为75%;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3.5%、66.7%、75%;苹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达100%。结论细菌多重耐药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加强感染患者病原茵监测和药敏试验,对减少抗茵药物滥用、降低病原茵耐药性、提高患者治愈率至关重要。

  • 标签: 医院 病原菌 耐药性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样品测定,了解呼吸道联检试剂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呼吸道联检试剂盒对297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9种病原体同时进行检测。结果2976例患者血清样本IgM抗体检测阳性1636例,阳性率54.97%。其中,一种病原体阳性1080例,占66.01%;两种病原体阳性506例,占30.93%;多种病原体阳性50例,占3.06%。结论呼吸道联检试剂对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 荧光免疫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谷参肠安胶囊在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由于长期使用抗菌素和/或激素。导致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方面的效果。方法对63例90例次肺心病住院病人中的10例痰培养为白色念珠菌生长及5例痰培养虽无白色念珠菌生长而有鹅口疮的患者使用抗真菌药物的同时应用谷参肠安辅助治疗菌群失调及严重感染的疗效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10例痰培养为白色念珠菌生长的肺心病患者肺部感染9—14天,平均12天得到控制。表现为痰量减少稀薄,肺部干湿罗音明显减少;5例鹅口疮患者在5—9天,平均7天基本治愈;其中7例伴腹泻者,用药3天后腹泻次数逐渐减少至成形便。对曾有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史的15例中的8例再入院才者均预防性给予谷参肠安口服。仅1例在5次住院时发生腹泻及鹅口疮。除此之外,还能明显改善患者食欲、减轻腹胀,增加食量。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由于病程长,常反复长期使用抗菌素。抗菌素抑制了肠道中厌氧菌生长,菌群平衡被破坏,加之肺心病由于心衰、呼衰,致使胃肠道淤血、水肿、缺O2,肝淤血肿大,胃肠蠕动差,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肠道屏障功能被削弱。如合并使用激素,机体免疫力功能被抑制,特别是细胞免疫,白色念珠菌成为条件致病菌,发生肠道细菌移位,导致二重感染。谷参肠安胶囊是目前专用于保护肠粘膜结构并增强和调节肠道功能,直接作用于肠道细胞,使其活力增加,上市已四五年的药物。此药无副作用,特别适合于高龄肺心病患者多次住院。曾有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史的再入院病人的预防用药,对已发生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的肺心病患者除加用抗真菌药物外,给予谷参肠安口服有一定的辅治治疗效果。

  • 标签: 菌群失调 二重感染 谷参肠安胶囊 慢性肺心病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我院2015年6月开展QCC活动前后各1年医院医务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率及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医院手卫生依从率(97.88%)显著高于未开展前(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1.18%)显著低于开展前(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VAP发生率(2.35%)、CA-UTI发生率(2.41%)、CR-BSI发生率(2.56%)显著低于开展前的10.77%、12.50%和1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QCC活动后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评分显著高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QCC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参与医院管理的积极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医院感染 卫生管理 手卫生 呼吸机相关肺炎 尿路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门诊每日服用100mg阿司匹林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检测却。根据蛳检测结果将3809例入选对象分为却阳性组和Hp阴性组,随访2年,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情况;Hp阳性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抗Hp治疗根除咖后分组,分别给予法莫替丁40mg睡前顿服(干预组),或不加干预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继续服用阿司匹林,随访2年,观察其再出血情况。结果: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5);Hp阳性组2802例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146例(5.21%),Hp阴性组共1007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为30例(2.9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4例患者根除Hp法莫替丁干预组72例,上消化道再出血2例(2.78%),对照组72例,上消化道再出血8例(11.1%),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Hp感染并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增加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法莫替丁干预能有效降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风险。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阿司匹林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调查医院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情况。方法从2009年5月~2010年5月抽取12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对抗菌药物适应证、品种选择、用药剂量和途径、用药时间、给药间隔、联合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共48例占40.0%,其中,无明确指征使用抗菌药物5例占4.2%,品种的选择不合理4例占3.3%,给药剂量不合理8例占6.7%,给药次数不合理2例占1.7%,给药途径不合理2例占1.7%,疗程不合理13例占10.8%,联合用药不合理5例占4.2%,药物不良反应6例占5.0%,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3例2.5%。结论医院仍存在相当比例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需要医生和药师的共同努力,确保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抗菌药物 合理性 分析
  • 简介:目的为了了解神经系统疾病致呼吸肌麻痹行气管切开术后,与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神经内科病区的31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发现所有病例均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而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占多数。本组患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即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累及呼吸肌的病史。治疗中均应用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给予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结论以上因素可能是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因此在治疗中除了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努力消除易感因素,还应加强危重病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 标签: 呼吸肌麻痹 气管切开 术后并发症 医院内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1临床资料1.1病历摘要女,60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并偶伴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及意识障碍,曾于2010年3月10日就诊于青岛市立医院,确诊为“垂体瘤”,并行γ刀手术治疗,术后未行正规激素替代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给予“安博维”控制血压;元输血及药物过敏史,无吸烟饮酒史;14岁月经来潮,月经可,50岁绝经;23岁结婚,育2子。

  • 标签: 垂体瘤术后 低钠血症 高热 感染 垂体危象
  • 简介:在临床上,有大约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血管壁大量脂质沉积有关。然而,虽然人们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心血管病仍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机制除了单纯的脂质浸润以外,我们还必须从更广泛和深层次的角度加以理解。目前研究提示极似慢性炎性过程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可能包括感染。一些学者认为,冠状粥样斑块形成是一种自身免疫过程。本文就微生物感染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微生物感染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进展 胆固醇
  • 简介:目的观察与分析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8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者,同时对所感染病原菌进行统计以及给予相应治疗措施,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占33.75%,革兰氏阴性菌占66.25%,且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则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敏感。结论加强对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调查以及给予综合性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 标签: 老年人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痰热清联合抗生素与仅用抗生素防治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肺部感染和近期预后。方法治疗组65例每13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5%GS500ml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头孢二代或三代抗生素(过敏者用奎诺酮类),对照组62例仅用与治疗组相同的抗生素。结果治疗组肺部感染率20%,对照组肺部感染率38.7%;治疗组死亡率12.3%,对照组死亡率27.4%。两组均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抗生素较仅用抗生素防治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痰热清注射液是安全有效、副作用很小的抗菌消炎中药新制剂。

  • 标签: 痰热清 脑出血 微创术后 肺部感染 死亡
  • 简介:目的调查与研究儿科ICU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分布。方法选取295例儿科ICU呼吸道感染患儿,收集痰液标本并送检,进行药敏试验,统计细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加以分析。结果295例患儿标本中共检出菌株206珠,其中革兰阴性菌126株,占61.17%;革兰阳性菌55株,占26.70%;真菌25株,占12.14%;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均敏感,而对氨苄西林均耐药;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达100.00%。结论加强儿科ICU病房病原菌监测,及时了解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取合理、有效抗生素,方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耐药性发生。

  • 标签: 儿科 ICU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正>用微量14碳-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患者组80例,正常对照组30例,HP阳性率分别为62.5%和56.7%,P>0.05。患者组按Child-Pugh分级,C级组阳性率75%(15/20)大于B级组59.4%(32/19)和A级组53.6%(15/28),P<0.05。建议对肝硬化合并高氨血症或肝性脑病者,若

  • 标签: 乙型肝炎 CHILD-PUGH分级 尿素呼气试验 肝性脑病 血症 食物蛋白质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杆菌现状及耐药性检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老年病房住院并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应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K-B琼脂扩散法行药敏试验.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20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150株(72.1%),革兰阳性菌33株(14.9%),真菌25株(12.0%).150株G-杆菌中,大肠埃希菌41株、铜绿假单胞菌39株、不动杆菌属32株、肺炎克雷伯菌20株.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19株,占31.1%.大多数G杆菌对亚胺培南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老年下呼吸道感染G-菌中以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为主,致病菌呈多重耐药趋势应引起重视.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下呼吸道感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简介:链球菌感染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除可导致心脏、关节、皮肤等典型风湿热表现外,还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典型的链球菌感染相关的中枢病变表现是Sydenham舞蹈病(风湿性舞蹈病、小舞蹈病),近10余年不少研究发现除Sydenham舞蹈病,

  • 标签: 链球菌感染 运动障碍 舞蹈病 自身免疫反应 神经精神疾病
  • 简介:<正>103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予以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1.0g,均1日2次,共4d。对照组予以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1.0g,均1日2次,共7d。5~6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按治疗意向(ITT)分析的根除

  • 标签: 雷贝拉唑 尿素呼气试验 兰索拉唑 副作用发生率 根除率 用药成本
  • 简介:<正>对中段尿作细菌定量培养,同时行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和尿染色镜检细菌。结果:亚硝酸盐测定对尿路感染的诊断灵敏度为62.8%,特异度为96.3%,阳性预测值为75.9%,阴性预测值为93.3%。染色镜检细菌对尿路感染的诊断灵敏度为85.7%,特异度

  • 标签: 尿路感染 染色镜检 中段尿 细菌定量培养 诊断灵敏度 阴性预测值
  • 简介:目的研究观察呼吸道感染病原抗体生物芯片(呼吸道斑点试验芯室)诊断婴幼儿呼吸道病原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呼吸道斑点试验芯室法与ELISA法对255份婴幼儿血清标本作平行检测。结果呼吸道斑点试验芯室法与ELISA法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呼吸道斑点试验芯室法检测呼吸道病毒抗体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等优点,是临床呼吸道病毒感染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生物芯片 呼吸道病毒抗体 ELISA 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