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肝移植患者肺部感染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7月-2020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肝移植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展开科学分组,分别实行常规化护理和集束化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在于,构建集束化护理模式,推广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法,具体实践中结合肝移植患者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最终取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给予患者快速康复以多重保障。

  • 标签: 预防护理 肝移植 肺部感染 集束化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当前时代背景下消化系统疾病不在少数,而且消化系统疾病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特点。据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分析来看,多数患者存在肠道内动态平衡被打破的情况,肠道菌群紊乱便是最为直接的现象。人体肠道内菌群类型复杂多样,因此可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一旦出现消化疾病,便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临床上对于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的患者可以实施粪菌移植,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通过粪菌移植治疗,可以帮助重新建立肠道微生态,进而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中便围绕粪菌移植的临床应用及其护理进展进行了简单分析。

  • 标签: 粪菌移植 消化疾病 实际应用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肝移植后发生精神异常的概率高,精神异常是脑病的体现。儿童肝移植手术后发生脑病的概率高,对患者术后康复产生直接的影响。临床报道显示,肝移植术后精神异常的发生率在20%左右,术后2周左右发病率高。儿童发生脑病后,出现狂躁及妄想、多动、认知障碍,对儿童的成长发育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对肝移植后脑病的症状及发生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肝移植 脑病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肾移植患者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及需求情况。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科肾移植住院患者及门诊随访患者进行一般资料、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情况、使用情况、需求情况、影响是否选择中医适宜技术的原因以及获取中医适宜技术知识的渠道进行调查。 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了40名肾移植患者,患者中医适宜技术认知率最高的前四项分别拔罐(35.0%)、刮痧(30.0%)、经穴推拿(30.0%)、穴位贴敷(30.0%),需求率最高的前三项分别为艾灸(65.0%)、经穴推拿(65.0%)、拔罐(62.5%),使用率最高为拔罐(57.5%),影响选择中医适宜技术的主要原因包括对移植肾功能影响(62.5%)及治疗效果(52.5%),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为口口相传(47.5%)以及网络(45.0%)。 结论 肾移植患者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度不高,但有一定的需求率,应规范、准确的扩大中医适宜技术的宣传,提高患者的认知度,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

  • 标签: 肾移植 中医护理 中医适宜技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肝移植手术护理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方法,并观察其实施效果。方法分析肝移植手术护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肝移植手术护理管理模式,内容包括设立肝移植专科手术护士、加强专科护士的素质培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等。结果肝移植手术时间由实施前8h40mill缩短为6h35min,手术成功率100.0%:手术医生对护理质量满意率由实施前91.8%提高到97.1%;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率由实施前93.6%上升到97.8%。结论建立完善的肝移植手术护理管理模式,提高了护士肝移植手术配合的护理知识,医护配合更加默契,从而提高了肝移植的手术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肝移植 手术护理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实际护理疗效。方法: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本院对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5例患者实施全面探讨。实施普通护理手段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全面护理手段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33例患者为观察组。通过比对并发症(消化道出血、发热、药物性肝损伤)相关数据、护理实际满意度;结果:实施全面护理手段的观察组33例患者护理实际满意度,比实施普通护理手段的对照组32例患者高,而并发症相关数据,要比实施普通护理手段的对照组32例患者低。结论:实施全面护理手段能够大幅度控制并发症相关数据,提高护理实际满意度,值得大面积临床使用。

  • 标签: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总结3例肝移植受体实施加速康复计划的护理。在加速康复理念指导下,医护团队针对肝移植受体的病情特点,制定并实施加速康复计划。护士重点做好分阶段健康教育、超前镇痛管理、早期活动的安全管理、引流管管口渗液管理、感染的预防护理及个体化延续性护理。3例肝移植受体恢复顺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d,随访3~6个月,均恢复良好。

  • 标签: 肝移植 加速康复外科 计划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肾移植存活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选择对应的康复指导和护理措施,促使生活方式改进。方法自行设计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对107例肾移植术后患者作问卷调查,并对术后不同时间段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肾移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示:社交影响、家庭影响、医疗费用,不同时间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生存时间的延长,患者日常活动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加;3C化程度高、年龄低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生活质量高。结论对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家庭关系紧张、生活学习工作能力低的肾移植术后患者,应定期随访、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和护理干预,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肾移植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对自体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的护理进行总结。[方法]总结、分析了13例自体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病人的护理过程。[结果]13例病人中12例恢复顺利,无护理并发症发生;1例移植肠管部分坏死。出院随访13例病人均健在。[结论]术前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重视肠道准备及营养支持,术后重点做好体位护理,做好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护理,排气、鼻饲饮食的观察与护理;气管切开、全喉切除术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 标签: 食管癌 咽喉癌 游离空 移植 护理
  • 简介:白血病在儿童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在没有骨髓移植(BMT)前,采用联合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唯一手段,耐药产生及化疗副作用使许多患儿治疗失败。目前根治白血病国内外均采用骨髓移植(BMT)手术。尤其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护理
  • 简介:同种异体肾移植是挽救终末期肾脏功能衰竭患者生命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到2004年肾移植患者1年和5年生存率已分别超过了90%和70%,主要得益于高效安全的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至今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方案已经基本完善,具体方案有:环孢素+嘌呤+强的松,环孢素+骁悉+强的松,普乐克复+骁悉+强的松,普乐克复+嘌呤+强的松,普乐克复+强的松。作为医务工作者,应该在如此多的新型免疫抑制剂中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药物,使之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又尽量避免其副作用,从而提高人、肾的存活率,为肾移植患者的预后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 标签: 肾移植 免疫抑制剂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肾移植患者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肾移植患者依从性问卷对886例在上海市6家肾移植中心进行随访的肾移植患者进行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经济负担(P〈0.01,P〈0.05);生活习惯依从性影响因素有移植时间、年龄、肾移植类型、婚姻状态、家庭类型、付费方式和经济负担(P〈0.01,P〈0.05);自我监测依从性影响因素有移植时间和肾移植类型(P〈0.01,P〈0.05);随访依从性影响因素有付费方式和肾移植类型(P〈0.01,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的依从性受各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根据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标签: 肾移植 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近年来,助孕技术日新月异,给不孕者带来了福音,我院一位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俗称试管婴儿)后受孕,孕后并发肺结核,经保胎、抗结核治疗,患者最终分娩一存活女要。随访至今,母要均健康,婴儿已2岁,在体重、活动、智力反应等方面均正常,现将该病例及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肺结核 护理 患者 术后 抗结核治疗
  • 简介:高脂血症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改善高脂血症对降低肾脏移植术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人/肾存活率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氟伐他汀治疗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4例肾移植术后2年以上,且移植肾功能稳定者,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24岁~58岁,平均38.4岁。术后均用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Aza)及泼尼松(Pred)进行免疫抑制治疗。CsA用量为2mg/(kg·d)~3mg/(kg·d),血药浓度维持在150μg/mL-200μg/mL,Aza用量为1mg/(k·d),泼尼松用量10mg/d。

  • 标签: 肾移植术后 氟伐他汀治疗 高脂血症 免疫抑制治疗 常见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肾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最理想的替代治疗方法,国内大型移植中心统计移植肾 1 年存活率已超过 95%,但是肾移植受者的远期存活率仍不容乐观,而肾移植后贫血作为肾移植术后晚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肾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和生存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移植后贫血是肾移植后心血管并发症(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中风) 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因此,早期发现引起移植后贫血的危险因素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总结肾移植术后晚期贫血的危险因素,参考其危险因素制定其护理方案,从而改善肾移植受者的预后。

  • 标签:
  • 简介:移植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方法[1]。肝移植手术虽然越来越成熟,但是由于肝脏手术的复杂性、供体的稀缺性,保障围手术期患者医疗质量和安全尤为重要。肝移植护理是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科学、敏感的质量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地评价护理质量,而且能正确地帮助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者针对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2-3]。本文就国内外肝移植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肝移植 围手术期 护理 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小儿活体肝移植术中标准化体温管理方法,避免术中低体温。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8例小儿活体肝移植术中体温管理方法及术中体温变化,总结术中标准化体温管理方法。结果:小儿活体肝移植术中无肝期体温降至最低(36.3±0.16℃),之后体温逐渐回升,采用标准化体温管理方法后术中最低体温可维持不低于在36℃,未出现低体温。结论:制定小儿活体肝移植术中的标准化体温管理方法有助于减少术中发生低体温,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加快麻醉苏醒。

  • 标签: 小儿活体肝移植,体温管理
  • 简介:总结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感染的观察及护理。对患者体温、口腔黏膜、肛周皮肤、排尿、深静脉导管留置部位加强观察,以及时发现及治疗感染。对感染患者实施保护性隔离,加强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早期控制感染,提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

  • 标签: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部皮瓣移植术后皮温测量护理的效果。方法:2022年07月一2023年07月,截选20例调研对象,均为手部皮瓣移植术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皮温测量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入组20例患者中,有9例和7例(35.00%)患者手背皮瓣、手掌皮瓣顺利成活;各有1例手背皮瓣患者(5.00%)和1例(5.00%)手掌皮瓣患者在术后2d内,手掌皮瓣出血血管危象,经及时且专业处理后改善;1例患者温差值在3℃以上,在术后1d内手背皮瓣出现血管危象,经外科手术探查治疗后,皮瓣恢复正常。结论:手部皮瓣移植术后皮温测量护理在术后恢复和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手术皮瓣移植术 皮温测量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