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急诊急救护理,观察其效果情况。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开始于2021年3月,结束于2023年3月,将100例患者分为普通组(常规护理)和急救组(急诊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急救指标情况。结果:普通组和急救组急救指标对照中,普通组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急救组,(t=16.376,p=0.011),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急诊急救护理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急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脑出血昏迷并发室颤患者的急救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气道管理,降颅内压,血压管理,团队心肺复苏及安全转运。患者经过急诊快速有效的救治,安全转运至ICU进一步治疗。

  • 标签: 脑出血 室颤 团队心肺复苏 转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496例急诊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乔向真(新疆昌吉州医院,831100)急诊创伤患者发病突然,变化快。颅脑损伤、多发复合伤伴重度休克时,如抢救不及时患者可迅速死亡。严重创伤患者进入急诊科首先接诊的是护士。因此,急诊护士在抢救重伤患者时,必须具备高度的...

  • 标签: 急救护理 急诊创伤 重度颅脑损伤 重度失血性休克 创伤患者 急诊护士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加强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救护理环节管理的作用。方法 入组 86例病例均为本院收治的 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纳入时间为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病例划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组 43例。对比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对急诊护理环节加强管理。分析加强 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救护理环节管理的作用。结果 两种管理方式效果对比,研究组接诊到确诊时间和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都比对比组短(P<0.05)。 预后情况比较,研究组住院时间比对比组短(P<0.05),研究组好转率高于对比组( P<0.05),死亡率低于对比组( P<0.05)。 结论 加强加强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救护理环节的管理,可以节省急救时间,改善预后。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急诊 急救护理 管理
  • 简介:感染性休克实质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导致炎性介质大量释放而引起的全身反应。其特征是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微循环障碍,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导致组织器官功能受损甚至衰竭。作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该病具有发病凶险、病情多变、预后差、存活生活质量低等特点。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监测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与普通内科护士的差异。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对济南市120名院前急救护士和120名内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护士情绪耗竭、去人格化高于国内常模,已婚者情绪耗竭程度高于未婚者,工作10年以上者职业倦怠水平显著提高;与内科护士比较,情绪耗竭程度显著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倦怠高于国内常模和内科护士,且倦怠水平随着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有显著提高。

  • 标签: 护士/心理学 厌倦 职业性 急救
  • 简介:目的了解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程度及原因,帮助急救中心管理者和护士正确认识并设法减轻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进行调查。结果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98.00%为中度以上,最主要的压力源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排序前10位的压力源为:工作环境差,频繁更换班次,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晋升困难,护理工作社会地位低,继续深造机会少,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工作量大,缺乏同行的理解及尊重,非护理性工作多。结论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较大,建议管理者正确认识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现状,并针对压力源采取措施,切实缓解护士压力。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士 工作压力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方法对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创伤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严重创伤患者的病症问题,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促进患者的早日出院,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严重创伤 急救护理 急诊
  • 简介:目的:探讨将舒适护理的模式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中所产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200例患者在出诊肘、出诊途中、出诊后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服务。结果:通过舒适护理的应用,降低了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将舒适护理的模式应用到院前急救护理中可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及舒适感。

  • 标签: 舒适护理 院前急救 应用
  • 简介:摘要:夜间院前急护工作具有随机强、流动性强、病种多样性、体力劳动强度高、急救环境条件差的特点,而夜间急救资源较少,急救过程中时间紧、抢救步骤密集、医护人员压力大,一旦发生疏失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本文阐述危机管理模式在夜间院前救护的运用护理中的效果研究。旨在降低医疗风险,对提高院前救护抢救成功率,院前急救物品安全性达标率、提高患者或家属对院前救护满意度,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危机管理 夜间院前救护
  • 作者: 周红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养生》2020年第18期
  • 机构:崇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1230
  • 简介:日常生活中,烧伤、烫伤并不少见,但很多人面对这种情况,并不知道怎么处理,未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加重病情,耽误治疗,甚至不利于后期恢复。那么,对于烧伤、烫伤,我们该怎么办呢?应该如何急救护理呢?希望本文分享对您有所帮助。

  • 标签: 烧伤;烫伤;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20急救护理中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120急救中心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心理问题评分及护理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心理问题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120急诊护理中要加强对患者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予以有效的心理护理缓解不良情绪,进而提高其依从性。

  • 标签: 急救 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刺急救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间我院收入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30例与参照组3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刺急救技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结合中医针刺急救技术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中医针刺急救护理 脑卒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治疗的患者80名,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急救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和创伤处理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好,且创伤处理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严重创伤 急诊急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意外伤害成为危害公民的一大危害。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属于严重伤害之一,是急诊常见的急症之一,在我国每年都呈现上升趋势。创伤性性失血性休克是患者受到外界剧烈暴力打击而导致脏器损伤。对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要迅速及时抢救与护理,为手术赢得宝贵的时间,能将死亡率降到最低。本文将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讨论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方法:针对40名院前急救病人进行研究,将他们分到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的对照组(n=20)和加大了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力度的研究组(n=20)。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院前救护质量评分、抢救成功率以及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院前救护质量评分、抢救成功率以及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急诊急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文总共纳入86例观察对象,皆是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急诊患者,采用电脑盲选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n=43)与研究组(整体护理+常规急救护理,n=43)。对比分析两组的抢救时间与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有效率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用于急诊患者的效果良好,有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急诊 急救护理 整体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