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期营养护理对妊娠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间孕妇2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32例,实验组实施孕期营养护理,对照组未实施孕期营养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孕妇各妊娠并发症(羊水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在孕期进行营养护理,能够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孕期营养护理 孕妇 妊娠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指导护理对慢性肾衰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营养护理干预,观察营养状况,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营养正常10例(52.6%),高于对照组的3例(15.8%);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衰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实施营养指导护理有利于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营养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营养支持是烧伤中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了烧伤和营养学的相关知识,对于我科收治的一系列重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促进患者康复,重返社会。

  • 标签: 烧伤 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给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护理状况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SAP的80例患者,分组在早期即给予肠内营养的半数患者归入研究组,在病情稳定后给予肠内营养的半数患者归入对照组。组间对比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在Ⅱ级护理时间和死亡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清白蛋白含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率以及Ⅰ级护理时间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加快SAP患者病情恢复速度,减少Ⅰ级护理时间。

  • 标签: 肠内营养 早期 稳定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 护理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院就诊的75例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随机为常规化组和集束化组。常规化组行常规护理;集束化组采取集束化护理。评价(1)肠内营养护理满意度;(2)腹泻、胃潴留、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3)达到目标喂养量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1)集束化组患者肠内营养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常规化组高,P<0.05;(2)集束化组腹泻、胃潴留、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化组低,P<0.05。(3)集束化组达到目标喂养量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化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缩短达到目标喂养量和ICU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肠内营养 并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ICU患者给予不同肠内营养方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行鼻胃管肠内营养方式,实验组则行鼻肠管肠内营养方式,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营养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7例(14.89%)显著低于对照组22例(46.81%),实验组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以及血清前蛋白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ICU患者行鼻肠管营养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还能够改善总蛋白以及血清前蛋白等各项指标,缩短达到营养目标剂量的时间。

  • 标签: ICU患者 不同肠内营养方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效果和护理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营养保健饮食护理干预的措施及效果。方法以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入院时间先后为标准将其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饮食护理(对照组60例)及营养保健饮食护理干预(观察组6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保健饮食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饮食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营养保健饮食护理干预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总结脑卒中病人合并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我院48例脑卒中合并肠内营养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针对48例脑卒中合并肠内营养并发症患者护理后,腹泻、吸人性肺炎等并发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控制。结论对脑卒中合并肠内营养并发症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和控制并发症,有利于病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 营养支持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38例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19例在3~5d后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护理,研究组19例在24h~48h内行肠内营养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后的血清蛋白水平、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清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常规组(15.79%),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营养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及优质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接受肠内营养的危重症病人,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腹泻分为48例研究组(发生腹泻)和72例对照组(未发生腹泻)。收集两组住院资料,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日使用量、肠内营养使用天数、肠内营养无稀释、抗菌药物使用大于2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大于一周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原因众多,护士在护理中要加强观察,掌握合理肠内营养的使用方法,减少患者肠道不耐受的发生。

  • 标签: 危重症 肠内营养 不耐受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分别接受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血浆总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肛门排气时间83.4±1.5h,排便时间4.8±1.5d,血浆总蛋白59.4±1.6g/l,血红蛋白115.8±1.2g/l;对照组患者平均肛门排气时间96.4±1.2h,排便时间6.2±1.3d,血浆总蛋白57.9±1.4g/l,血红蛋白114.7±1.5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体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胃癌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营养支持应用状况的调查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24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入院48h后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调查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发生几率,同时,调查患者入院15d或者出院时的营养支持状况。结果经过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112例(45.16%),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64例(25.81%),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几率149例(60.08%)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94例(37.9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中114例(45.97%)接受营养支持,并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中42例(16.94%)接受了营养支持。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和研究,大部分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情况,临床上对于患者的营养支持并不合理,则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改善这一现象。

  • 标签: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 营养风险 营养不足发生率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儿童营养不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营养不良患儿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采用我院自拟的测评问卷对两组患儿家长关于儿童营养不良相关专业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营养不良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优良率为94.67%(142/1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115/150)(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儿童营养不良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儿童营养不良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贵州省人民医院ICU收治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49例对照组和49例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者患者的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差异,而干预后,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20.4%),且P<0.05;结论对ICU患者给予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作推广和运用。

  • 标签: ICU 早期胃肠内营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危重肠内营养患者102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8月—2018年8月,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对照组(51例,采纳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51例,采纳针对性护理),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92%)显著较对照组(23.53%)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危重肠内营养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并发症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危重病症患者肠道护理实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重症患者128例,对于这些患者需要给予长期的营养支持,运用常规护理方式以及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治疗检查了解所有患者清蛋白、前蛋白等部分免疫功能出现下降,只有1例死亡,代谢性并发症是5例,感染性并发症是15例和肠胃并发患者2例。结论在处理神经内科病重者的过程中,需要先对肠道内的各个营养物质进行处理,发现护理效果明显,并且减低并发症以及死亡概率,最终有助于提升蛋白含量以及免疫能力,这项护理治疗临床推广有着重大和深远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临床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胃癌术后PN、EN两种营养支持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胃癌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PN支持,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EN支持。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清蛋白、并发症情况等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胃癌术后患者早期EN能够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缩短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康复时间,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阶段性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5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阶段性营养支持的护理资料及护理体会,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术后阶段性营养支持的护理。结果研究组病例恢复较快,营养状况改善,体质量无明显下降,约于术后15d,各项化验指标恢复后开始逐步恢复流质饮食,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并发症4例,数据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做好营养支持的护理工作是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阶段性营养支持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术后阶段性营养支持 护理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住院手术的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个体化的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平均体重、体重减少值、BMI、血清白蛋白以及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平均体重及BMI,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术后体重较少较为明显,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较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但有减少的趋势。结论个体化营养护理可以改善胃癌患者术后体重和血清白蛋白减少,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