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巡诊对改善基层官兵心理状态。方法:选取某部队基层官兵665名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巡诊,在进行心理巡诊前后分别应用SAS、SDS量表评价所选官兵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对比分析心理巡诊前后官兵SAS、SDS评分差异。结果:所选官兵巡诊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心理巡诊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基层官兵给予心理巡诊有助于维护基层官兵心理健康。

  • 标签: 心理巡诊 基层官兵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集训期新兵开展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的效果,并分析其对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500名本地区处于训练集训期的新兵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随机排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250名,实施常规军事训练)与研究组(250名,常规训练基础上加用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于集训期结束后对比两组新兵应激反应问卷(SRQ)中各指标评分。结果:经对比后可知,研究组新兵SRQ评分中情绪、行为、躯体3项指标均低于常规组,以上指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新兵集训期这一时期开展有效的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能够显著改善其因训练造成的不良情绪,提升新兵的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以保障新兵集训的效果。

  • 标签: 综合性心理行为 训练集训期 新兵 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以来,随着疫情的迅速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此类病例,该疫情发展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心理情绪,因此,针对方舱医院轻症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不可忽略心理护理问题,有效进行患者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救治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不良心理情绪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心理障碍发生的原因,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本院产科2019年6月-2020年1月280例产后有心理障碍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双盲随机对照原则实施分组对照,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40例,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分析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观察对比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更低,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产后心理障碍 抑郁 焦虑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认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8月在我院收治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86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MoCA评分、不良心理情绪状态。结果:术后两组患者MOCA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科手术 认知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评估与个体化干预对糖尿病慢性伤口患者焦虑心理及伤口愈合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共94例糖尿病慢性伤口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评估与个体化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措施对患者焦虑心理及伤口愈合情况的影响。结果:护理前,两组SAS评分、PUSH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PUSH评分和护理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评估与个体化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慢性伤口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伤口的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性评估 个体化干预 糖尿病慢性伤口 焦虑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次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将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通过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焦虑抑郁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价值。结果:实验组负面情绪得到好转,满意度得以提升,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7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胸外手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样本,参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中33例患者。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开展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对比干预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再行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予以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其中的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胸外手术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在临床中全面普及的价值。

  • 标签: 胸外手术 心理护理 护理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立足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我国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高校学生接受文化理论教育的必要前提是健康而稳定的心理。然而高校学生不断出现诸多的成长问题,主要是因为家庭、社会和网络的综合交叉影响。在心理健康层面体现的尤为明显,顺应性、干扰性、聚积性是我国学生心理拥有的特征,对基本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以及理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笔者在查阅大量权威资料的基础再根据当代大学生心理所存在的问题特点,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所存在的的诸多问题,从而针对性找出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解决策略。

  • 标签: 高校大学生 心理健康 马克思主义
  • 简介:摘 要: 中国乃世界文明古国,其之所以在全球中立足于不败之地,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研究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能够发现早在上个世纪,有关学者便意识到心理文化的重要性,它不仅为中国心理文化的瑰宝,同样为世界心理学作出贡献,因此,心理咨询师应当立足于中国传统心理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挖掘和当代心理学有关的内容,以便为今后心理咨询以及治疗奠定基础,下面笔者将重点论述国人具备的独特心理文化,并分析中国传统心理学的构成,以此为基础研究中国传统心理文化对心理咨询以及治疗的影响。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世界心理学 传统心理文化 心理咨询以及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我国国防实力日益壮大,部队官兵数量增加,官兵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也在逐渐提升。但新增官兵多为大学生,多存在心理发育不完善、社会阅历少的情况,需要及时给予健康指导,改善官兵心理状态,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减负压力,有利于官兵成长。本次研究主要从部队官兵心理障碍出发,分析积极心理学开展的意义和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究 心理护理对颅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80 例颅脑肿瘤患者,将其随机性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 40 例,采取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对照组 40 例,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来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且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 CL-90 各项自评量评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 ( P <0.05 ) , 两组间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颅脑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其心理压力,此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颅脑肿瘤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心理状态的相关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 32 例溃疡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心理护理),各 16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 SAS (抑郁)、 SDS (抑郁)水平。 结果: 观察组 SAS、 SD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 溃疡性角膜炎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向心理状态,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溃疡性角膜炎 心理状态 SAS SDS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环境发生变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被人越来越受人所关注,而心理健康教育由于针对性较强,而不能将该教育应用到所有小学生身上,使很多小学生很难得到心理干预,无法得到心理教育。而如果引入积极心理学之后,便能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还能疏导小学生心理。由于积极心理学还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因此,就必须加强研究工作,那么便能解决当前心理教育因过于局限而引起的教学问题,以提高小学生心理教育效率与质量,促进校学生身心健康良好发展。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小学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 要:通过观察心理学内容,我们能够发现积极心理学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和其他心理学内容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个体内心,旨在激发起积极力量,进而克服消极情绪,因此,广泛应用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以及治疗工作之中,这对心理咨询师来说是巨大挑战,心理咨询师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务必要重视青少年发展,树立心理问题观,确保青少年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激发青少年个体内部的积极情绪,为其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下面笔者重点分析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究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以此为基础分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以及治疗。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青少年心理咨询以及治疗 青少年心理问题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大学生生存心理进行调查,重在分析心理影响因素,及就在当前高校开展短程心理教学几种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就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存在的困扰进行调查,拟论证短程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以及所起到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才更有助于我们开展多方面研究工作,并帮助有需要的大学生解决心理、情感困惑等,帮助他们走出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这也研究的意义所在,其次,也为日后更好推动短程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有目标有理想与志气的大学生而做好准备。

  • 标签: 短程 心理咨询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焦虑、产后疼痛及出血的影响。方法  1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50例。对照组初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初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分娩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 ,产后 24、 48h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 ,产后 2、 24h出血量。结果 分娩前 ,观察组和对照组初产妇的 SAS评分分别为 (54.5±5.3)、 (54.8±5.4)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分娩后 ,观察组初产妇的 SAS评分为 (40.3±1.7)分 ,低于对照组的 (49.2±3.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 24、 48h,观察组初产妇的 VAS评分分别为 (5.1±1.1)、 (3.1±0.7)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6.8±1.6)、 (4.6±0.9)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后 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产后 24h产后出血量为 (231.79±34.82)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 (418.41±50.3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初产妇的产后焦虑程度和产后出血状况,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初产妇 自然分娩 焦虑 产后疼痛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