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集训期新兵开展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的效果,并分析其对心理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500名本地区处于训练集训期的新兵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随机排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250名,实施常规军事训练)与研究组(250名,常规训练基础上加用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于集训期结束后对比两组新兵应激反应问卷(SRQ)中各指标评分。结果:经对比后可知,研究组新兵SRQ评分中情绪、行为、躯体3项指标均低于常规组,以上指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新兵集训期这一时期开展有效的综合性心理行为训练,能够显著改善其因训练造成的不良情绪,提升新兵的心理心理健康,以保障新兵集训的效果。

  • 标签: 综合性心理行为 训练集训期 新兵 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
  • 简介:采用梁宝勇、程诚编制的“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梁宝勇郝志红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量表”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等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4所大学6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可以缓冲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心理弹性部分中介心理心理健康之间关系。

  • 标签: 心理弹性 心理应激 心理健康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大学生所经历的抑郁、焦虑、心理压力症状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调查的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技术,以三个标准化测试为数据收集工具,共涉及2419名成人教育学生。结果:受访对象年龄以23-26岁为主,未婚,在读高中,目前从事医务工作,家庭收入在5000元以上,居住在城市,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有轻度的广泛性焦虑及心理压力。抑郁、焦虑心理压力症状除了与就业状况、居住地址家庭月收入等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有一定程度抑郁症状、焦虑心理压力的中国成人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以改善其心理功能。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属应激量表、一般健康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杭州市部分社区的124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亲属应激量表测评总分男性(8.71±5.92)分、女性(12.6±6.47)分,一般健康问卷测评有18人≥4分,焦虑自评量表测评20人〉50分,抑郁自评量表测评30人〉53分,亲属应激量表的3个因子分及总分与一般健康问卷总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 标签: 精神病 家属 心理应激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社会不断进步,使得机遇与挑战共存,各种社会压力剧增,人们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而且出现心理问题的年龄逐步年轻化。目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重视,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并且成立了心理咨询室。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
  • 简介:从个体自尊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入手,运用自编的心理健康自我观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以及自尊量表法进行测试,主要探讨两者与心理健康自我观念的关系,从而为推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自尊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自我观念
  • 简介: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素质就应当是指与维持一个人的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关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外向、神经质、自尊等都是与维持一个人的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关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应当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组成部分。情绪调节是指外来的内部的封情绪的调节监控。不但情绪调节本身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些稳定的人格特质封心理健康的影响都是以情绪调节为中介的。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素质密切相关。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如何调节情绪以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情绪调节 心理品质 心理状态 自尊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摘要: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少年优秀则国家优秀。那么幼儿时期的孩子们作为祖国的花骨朵儿,更应该受到重点关注保护。幼儿时期的孩子们还处于心智不成熟的阶段,他们对于世界社会的认知大多数来自于父母老师。家长在教育孩子们的时候不仅需要关注到身体健康学习成绩,而且还需要关注到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幼儿时期孩子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极其重要。

  • 标签: 幼儿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活实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应急,又称“紧张状态”,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在心里学文献中,应激有三种不同的含义(1)指造成应激或紧张的刺激物,即指“应激源”;(2)应激本身,即特殊的身心紧张状态;(3)对应激源的生理心理反应。

  • 标签: 心理应激 来源 反应
  • 简介:美国心理学家K.帕格门特的宗教应对理论(copingtheory)是宗教心理学近年来较有影响力的新理论之一。帕格门特将心理学的应对理论应用到宗教学研究中,对很多宗教心理现象都有一定的解释力。帕格门特认为,当面临现实的选择时,人们会使用各种资源来帮助他们进行选择——宗教正是资源的一种。在理论意义上,作为一种应对资源,宗教编织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之中——它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影响力,而不是超然的目标。在实际层面上,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应对理论对信徒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正面效果。本文在对宗教应对理论进行分析梳理的同时,也希冀它能对心理健康研究有一定启示,对中国宗教心理的研究做出贡献。

  • 标签: 宗教应对理论 心理健康 帕格门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热点。怎样才算健康?西方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奥尔波特提出了六个标准,称为“成熟者”模式。马斯洛提出了十个标准。1946年国际卫生大会指的心理健康有四个标志。根据起来心理健康的内容主要指与社会的协调一致,正确的自我认识,统一的人格、开朗的心境。现实生活中,完全心理健康的人是少数,多数人是处于第三状态,即介于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状态之间,有时称为“亚心理健康,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忧郁症都可以说是此种状态。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维护心理健康就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 标签: 心理健康 异常 维护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被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心理健康教育俨然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头等大事。为了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教育班会,在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与学生多沟通交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 标签: 心理健康 有效教育 小学 班主任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学生在突发事件心理表现入手,分析了职院校突发事件中心理危机干预现状,重点探析了提高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心理对几点措施。

  • 标签: 高职院校 突发事件 心理应激 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探讨其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我院工作时间≥2年的护理人员,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其心理状况,分类统计心理状况,并作统计学分析,针对各类因素制定防御措施。结果60%的护理人员存在心理状态。应激源情况统计考试压力构成比(60.0%)最高,与其他因素相比,组间差异P<0.05;其次为护患矛盾构成比次之(41.67%),与其他因素相比,组间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心理状态,应及时采取合理方法,改变护理人员的应激状态,进而改善护理工作状态。

  • 标签: 护理人员 心理应激状态 防御措施 应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