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受缅甸国内族群身份政治性分类的影响,在中国昆明市拥有缅族、罗兴伽人、华裔以及掸族等不同族群身份的缅甸商人群体,无论是在商业经营、宗教生活,还是政治认同等方面都具有多元的实践策略。建立社会网络方式的差异既是具有不同族群身份的商人身处异域应对市场风险的适应性表征,也是其国内身份政治影响的自反性结果。商人身份的差异性使现实社会中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互嵌性在贸易活动中得到不同形式的体现。优先保障主体族群的身份政治及相应的政治修辞手段使得历史留存在人们身上的社会文化烙印不会因为人的流动而轻易消失,族群间和谐共存的基石也必然受损。

  • 标签: 族群身份 缅甸商人 社会网络 自反性
  • 简介:<正>《经典释文》是汉典音义的代表,在中国古代音义类辞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语文辞书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价值自不必说。但毋庸置疑的是,今《经典释文》已非《经典释文》的原貌。这种改变不管是《经典释文》一书在历史流传过程中的自然成之,还是后人有意为之,都已是不争的事实。若我们对此没有正确认识,并加以高度重视,我们就难以认识《经典释文》的原貌,我们对《经典释文》的研究及所取得的成

  • 标签: 《经典释文》 语文辞书 音注 《集韵》 秋官司寇 流传过程
  • 简介:一年一度的日本蒙古学秋季大会于1999年11月20日在日本国大阪府桃山学院大学圣彼得馆召开。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东京外大、大阪外大、日本大学、冈山大学、京都学院大学、桃山学院大学、东洋文库等日本十余所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从事蒙古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小泽重男、吉田顺一、乔胜、莲见治雄、栗林均、中见立夫等人及在日攻读博士学位的国内外学子共60多人参加了大会。与会代表中还有蒙古国及中国的特邀代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乔吉和杂志社副编审张双福应邀出席大会。大会由日本蒙古学会会长小泽重男先生、副会长吉田顺一、长堀金造、若松宽先生轮流主持。会议第一项研究发表论文: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

  • 标签: 蒙古学研究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1999年 日本大学 早稻田大学 神户商船大学
  • 简介:“窝车库乌勒”作为满族说部中比较重要的一类文本,因其神圣的地位,多由氏族中的萨满来讲唱,处处可见萨满教文化的痕迹,也存留了大量满族及其先世的历史、文化.从“窝车库乌勒”与萨满文化的关联,“窝车库乌勒”文本内部的关联及记录下来的丰富内容,我们试图探究史诗发生的地点、流传的地域情况与现实之间的关联.我们发现作为萨满史诗,“窝车库乌勒”的确有很多与史实相契合之处,也有让我们很难辨别之处,毕竟史诗与史实是有区别的.

  • 标签: "窝车库乌勒本" 萨满教 满族文化 满族说部
  • 简介:著名历史学家、贵州师范大学原校长、贵州省历史学会原会长吴雁南教授因病去世后,其夫人何正清副教授和有关方面在贵州省出版企业发展专项基金的资助下,将其毕生治学成果汇成二百余万字的《吴雁南文集》六卷,近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

  • 标签: 《吴雁南文集》 历史学家 学术成就 治学精神
  • 简介:1999年3月下旬的一天,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人民戏剧家田汉生平的专题片。当看到他创作剧目的目录中有歌剧《扬子江暴风雨》时,我联想到剧院于1956年,为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逝世25周年、冼星海逝世15周年,曾公演过此剧。至今,在这部歌剧的剧目卷中留有文学修改。我认为,此很像是田汉老亲笔修改的手稿。理由是,手稿有两种笔体:一种笔体是从头到尾,无勾划和修改之处;另一种笔体在剧本的字里行间许多处都做了重新修订,特别是夹在中间的整页都是这种笔体书写的。这种笔体,在剧本的后半部勾划、增减、删改处很多。由于手稿第一页写有田汉作剧、聂耳作曲的字样,所以我分析,前者笔迹为

  • 标签: 码头工人 日本帝国主义 歌剧院 扬子 聂耳 再创
  • 简介:郑鹤声、郑一钧编著的《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增编)不久前由海洋出版社出版。“汇编”分上、中、下三册,共21章,368万字。

  • 标签: 海洋出版社 郑和下西洋 资料汇编
  • 简介:《抗日战争正面战场》1987年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初次编辑,汇集了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南昌会战、武汉会战等10余次重大战役的史料,该书的编辑出版,当时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受到了有关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的欢迎。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 标签: 中国抗日战争 正面战场 编辑出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增补本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简介:1995年日蒙元史研究情况日本史学会刊物《史学杂志》第105编第5号刊登长文《1995年的历史学界──回顾与展望》,对去年日本史学界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作了全面系统的评述。其中,由原守先生主笔的“内陆亚细亚”部分的第二节主要对蒙元史研究状况作了综述...

  • 标签: 蒙元史 研究情况 成吉思汗 蒙古近代史 搠思吉斡节儿 《史集》
  • 简介:传世《国语》,自宋代以来,俱为三国孙吴韦昭注。北宋时人宋庠讲述说:“今此书唯韦氏所解传於世,诸家章句,遂无存者。然观韦氏所叙,以郑众、贾逵、虞翻、唐固为主而增损之,故其注备而有体,可谓一家之名学.”其传世版本有两大系统:一为宋庠校本,附宋氏自撰《国语补音》三卷於全书之末,因宋庠字公序,後世习称“公序”或“宋公序”;

  • 标签: 《国语》 后稷 先世 《国语补音》 宋代
  • 简介:《纪事录》从一个粗具史学意识的老兵的视角,记录了其亲历的明朝建国与开拓河州的军事历程,及其亲见亲闻的元末明初许多富有细节的重要事迹。此书自清初失传,至现代被重新发现,学界对其可靠程度尚存疑问。本文在陈学霖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成书的确切年代和文本的形成流传过程,进一步考察此书作者“亲历其事”与“不为贤者讳”的可贵之处及其局限性,判断此书独特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本文的结论是:(1)《纪事录》很可能系初刻,且忠实於原文。存世者为海内孤本,但刊刻粗率,错讹甚多,校勘非常困难。(2)作者用心搜集史料,详细记录其亲历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但学养有限,文辞鄙陋,晚年着述回忆错乱,导致原始材料编排错讹百出。(3)《纪事录》所记之事皆可考可证,绝非杜撰,作者直抒己见,全不顾及为尊者讳,但仅凭一己之好恶,难免记事偏颇,甚至是非颠倒。总之,《纪事录》是元末明初一位社会下层的亲历者以无所顾忌的理念写成的回忆录类野史,它提供的独特而细致的史料非常珍贵,可是只有经过相关史料的检验对照,并分析作者存真或致误的可能性之後,方可徵信。

  • 标签: 《纪事录》 元末 明初 《明兴野记》
  • 简介:《十六国春秋》托名为北魏崔鸿著,实为明代屠乔孙著。不过,这部书名伪而实非伪,应该说是一部有据可查的史书。该书内容基本出自《晋书》、《资治通鉴》、《太平御览》、《魏书》、《北史》、《水经注》、《古今刀剑录》、《初学记》、《小名录》、《北堂书钞》等书,所涉史籍近二十种。通过屠"四燕录"与其它史籍对读,再经过详细统计可知,屠未见准确出处者仅占"四燕录"内容的约1﹪。根据屠言之有据的写作风格,可以说这约1﹪无出处者也应有所,或所涉之史籍已亡佚,现已无法查找;或是我们功力未到,尚未找到出处罢了。总之,屠本是一部内容有据的史书,而且它将纷繁的史籍、史料集为一书,为学者们研究"四燕"史乃至十六国史提供了极大方便,这就是屠为十六国史研究作出的重要贡献。

  • 标签: 屠本《十六国春秋》 四燕录 史料探源
  • 简介:《崇庆县志》增订,质量达到了新境界。给我们提供的经验:一是新编志书开展修订工作的很有必要;二是志书修订工作的艰巨性,不宜将其列为突击任务;三是做好修志工作,必须坚持求实存真的精神;四是要提升志书质量层次,必须发掘地方文化基因;五是志书编纂完成后,要做好志书编纂工作总结。

  • 标签: 《崇庆县志》增订本 志书修订 质量层次
  • 简介:多卷《中国通史·元史卷》题记卷论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至元顺帝退出中原的历史。大蒙古国的建立,是在1206年,这是蒙古人建国之始,也可说是蒙古人由许多部落转向统一民族的重要标志。1271年忽必烈又建大元国号,而原来的国号仍未废弃,全称为"大元的大...

  • 标签: 中国通史 南京大学 历史系 中国古代史 元史研究 中国科学院
  • 简介:一般来说,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以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血缘组织四大要素为其标志。自明代在客家地区普遍形成了共同扶持、紧密协作的家族制度后,直到今天,客家人依然保持这一传统。客家人不仅是由每一个家庭单元的血缘关系联系着,而且还有一种基于血缘之上的、更为广泛的整个客家群体的情感联系。

  • 标签: 客家人 共同地域 客家民系 血缘组织 客家地区 明代
  • 简介:中华书局整理《后汉书》自1965年问世以来,流传广,影响大,是目前公认的最为精善的《后汉书》版本。《后汉书》李贤注(下文简称'李注')中大量征引古书,涉及不少语言文字、典章制度问题,笔者发现整理的点校尚存值得商榷之处,今撰成札记十九则,以期对《后汉书》的标点、校勘研究有所匡补。1.《显宗孝明帝纪》:事毕,升灵台,望元气,吹时律,观物变。

  • 标签: 《后汉书》 点校 孝明 整理本 书局本 贤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