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蜀刻《论语注疏》十卷,附释文。拿此蜀刻《论语注疏》所附释文与清内府宋本《论语释文》对勘,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异文,可补校、订正黄焯先生《经典释文汇校》所考各本之误。同时,据此本的音切异文,也可证邵荣芬先生《论语释文》中所列的部分重音音切是文献传抄所造成的讹误。

  • 标签: 《经典释文》 异文 重音音切
  • 简介:音义训诂是古籍注释的一种形式。隋唐经师以注音方式揭示经典字句的读音、词性、语法、意义;有时附带指出经籍文字上的假借、改字、异文、句读;甚至还会辨析经典大义、诸家训解、语言变异、版本源流等种种语言上的和文献上的音义现象,包罗万有,内容丰富。《经典释文音义辞典》的编纂原理是以字为单位,按部首编排。每字先列读音,次列经籍例句,逐项说明,解释各音的词性、意义及用法,希望能准确掌握经籍文句的原意及唐代的语法规则。本文暂以丁、丈、三、上、下、不、丐、且、丕、世、丘、蓝十二字为例,说明音义辞典的编纂特质。

  • 标签: 经典释文 音义 辞典 语音 语义 语法
  • 简介:<正>《经典释文》是汉典音义的代表,在中国古代音义类辞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语文辞书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价值自不必说。但毋庸置疑的是,今本《经典释文》已非《经典释文》的原貌。这种改变不管是《经典释文》一书在历史流传过程中的自然成之,还是后人有意为之,都已是不争的事实。若我们对此没有正确认识,并加以高度重视,我们就难以认识《经典释文》的原貌,我们对《经典释文》的研究及所取得的成

  • 标签: 《经典释文》 语文辞书 音注 《集韵》 秋官司寇 流传过程
  • 简介:论黄焯先生《经典释文》的研究及其成就丁忱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是一部文献语言学的重要著作,是研究小学与经学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书。先秦古籍中的文字与意义,屡经转变,后世阅读困难,故汉魏以来不少学者加以笺注疏证,陆德明则采摭诸本,搜访异同,编撰成《...

  • 标签: 《经典释文》 图书馆借阅 《老子》 《尔雅》 古文《尚书》 黄侃
  • 简介:历代学者校勘《经典释文》,主要是通过不同的版本对校。但不同版本相同而实际有错的地方,对校就失去了作用,虽然通过语义也可以看出其中一些错误,但依然无法进行准确的校改。五则校勘实例说明只有结合群经原文和注文才是校改《经典释文》此类错误的必由之路。

  • 标签: 《经典释文》 校勘 注音术语
  • 简介:经典释文》中的“或音”和“一音”,性质十分复杂.有些“或音”和“一音”不为字头注音,被注字另有其字;有些“或音”和“一音”为字头注音,“首音”却不为字头注音;有些“或音”或“一音”与“首音”是同音音切,有些“或音”或“一音”的被注字是异义异音字,有些“或音”或“一音”的被注字是同义异音字,有些“或音”或“一音”不是为字头注音,而是易字.

  • 标签: 经典释文 或音 一音 音义匹配
  • 简介:如果要问读者对所读书报最烦心的事是什么?恐怕回答是异口同声的两个字:错字。可是错字偏偏出在了碑拓或书法墨迹的释文上,则在烦心外,更有一重不良的后果,即有些释文因其出自有影响的书刊,有被人无选择加以征引的可能,则其后果可想而知。

  • 标签: 《慧光墓志》 释文 书法墨迹 错字 书法
  • 简介:<正>1992年5月出版的《马王堆汉墓文物》一书,发表了帛书《系辞》的照片及其陈松长先生的释文。针对释文的一些问题,我撰写了《帛书<系辞>释文校补》一文,参加了1992年8月底在长沙举行的“马王堆汉墓国际学术讨论会”。后来,又读到《周易研究》1992年第4期上刊布的黄沛荣先生的大作《马王堆帛书<系辞传>校读》及其所附释文。黄先生的释文较陈先生之作,有许多进步,可谓“后出转精”。但细察照片,觉得仍还存在许多尚待改正

  • 标签: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汉墓 系辞 银雀山汉墓竹简 说文 国际学术讨论会
  • 简介:《四川文物》2011年第4期刊出《唐成都府助教鲜腾墓志铭考释》一文,依据发掘简报所公布的志石拓片,释读志文并考察志主家族世系、仕宦履历等,充分展示出这份新材料所蕴含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但释文出现脱、衍、误等诸多错误,断句亦有疏误,影响了墓志材料的应有价值,因而有必要对照墓志拓本予以校正,以利该项材料科学使用。

  • 标签: 鲜腾墓志 释文 校正
  • 简介:《汉碑全集》和《汉魏六朝碑刻校注》是目前东汉碑刻拓片辑录及语言文字整理最完善的两部著作,但在字形迻录、疑字考释、碑文释读、碑文注解等方面仍存在值得商榷之处,需要作进一步的补正.

  • 标签: 东汉碑刻 释文 补正
  • 简介:《金文引得》是一部有关铭文检索的工具书,内容详细,方便使用,但白璧微瑕,亦偶有疏漏之处,本文仅指出商代部分,意在助成其美。

  • 标签: 《金文引得》 商代 铭文 补正
  • 简介:文章在对释文用语的种类、作用及其由来作简要介绍之后,着重分析了词典中典故释文用语、关联用语、“用同”以及释义用语等使用上存在的不够审慎、与普通词语少有区分等问题。就辞书释文用语使用上的有关规范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 标签: 辞书 释文用语 关联用语 释义用语 规范
  • 简介:<正>近年来因为工作关系,我对《中文大辞典》(以下简称《中文》)时有接触,发现该书中存在着某些疏误。现分别举例,略述如下。一首先谈谈立目方面。《中文》收词极广,大抵一般词语,专科术语,成语、典故,俗语、方言,以及人名、地名,官名、书名等等,几乎无所不包。正因为这样,似乎有嫌过于广泛。有些词义自明,无须释解的词收了,有些不成其为词的也收了。例如[麻豆]一条,释文:“麻与

  • 标签: 小议 疏误 三国志 典故 引文 齐国
  • 简介:《中国书法》二0一0年第一期二十四-二十五页刊发王铎草书手卷,为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一月二十八日书赠宙泉老先生者,这件作品由“子房公”代为求索,“子房”即其时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县令王汉。崇祯十年冬至于十二年秋,王铎庐居读礼于怀庆府,府治即位于河内县,故与王汉多所周旋。

  • 标签: 王铎 释文 《中国书法》 怀庆府 崇祯
  • 简介: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中的“霏”、“暝”字,“霏”形旁为“雨”,应与天气有关,联系后面的“开”字,可推断其意为“雾气”;“暝”形旁为“日”,应与“日光”有关,联系前面的“云归”可推断其意为“昏暗”。又如“或置酒招之,造饮辄醉”(《五柳先生传》)中“造”,是“走之”旁,跟“走”

  • 标签: 文言实词 释义 初中 语文 文言文
  • 简介:《四库全书总目》这部乾隆(1735-1796年在位)时期给人印象深刻的皇家藏书目录,初版本於1781年呈现给乾隆皇帝,无疑是中华帝国晚期最杰出的目录学成就。②然而,尽管当代读者仍能从目录学家的注解中获得有益的见识,但对这部皇家授权的私人藏书集成的审查实效的估价,则仍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

  • 标签: 《论语义疏》 《四库全书》 经典注释 《四库全书总目》 皇侃 异同
  • 简介:通过对《银雀山汉墓竹简[贰]》释文、图版和摹本的认真校核,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微疵,主要有四类:一是隶定错误,计6条;二是释读不统一,计7条;三是标点不当,计10条;四是注释有误,计4条,凡27条。在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错误之处逐一予以补正。

  • 标签: 隶定 释读 标点 注释
  • 简介:《江汉考古》2012年第3期刊出明郑继之墓志的拓片及录文,为历史、语言文字、书法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第一手材料。由于该志部分文字泐蚀较严重,异体、俗讹等文字现象突出,原释文留有较多可识而未释之字,加之文字误释、缺脱等问题,还未标点,因此很不便于利用。有必要对照墓志拓本重新释读标点,以利该项材料科学使用。

  • 标签: 郑继之墓志 明代 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