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是一个艺术发生重大发展变革的时期。随着西方社会的不断进步,学院派的纯粹理性化创作方式不再占据权威地位,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追求更加个性化、自由化、感性化、生活化的艺术形式,从而使得19成为充满艺术探新实验的时代,艺术家们开始探索许多边缘化的艺术领域,从而出现了众多特点迥异的艺术潮流。

  • 标签: 19世纪 西方绘画 作品选 艺术发生 发展变革 西方社会
  • 简介:17的荷兰,随着七省联邦共和国的建立,拉开了“黄金世纪”的序幕。国家主权的独立,带来的是经济的繁荣,于是,在自由的商业贸易中逐渐富足起来的市民阶层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新兴的市民阶层既保守又追求新奇,既节俭又追随时尚,其独特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审美趣味随着自身经济与政治实力的不断壮大,从此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使得符合市民阶层审美风尚的通俗艺术得以蓬勃发展。

  • 标签: 17世纪 荷兰 市民阶层 国家主权 商业贸易 思想观念
  • 简介:2080生人,是极富标志意义的一。他们出生于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之始的80,成长于国家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90,成熟于我国加入WTO的21。从历史角度比较,他们是最具有改革开放特征的一,由于出生、成长在一种全新的时空状态下,他们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社会参与等方面都形成了与前数代人极具区别性的特征。可以说,正是从他们开始,我们的社会在许多方面从“前喻文化”阶段逐渐过度到“后喻文化”取代“互喻文化”的时期。青年文化对社会的“反哺”功能增强了,社会青年化的步伐大大加速。

  • 标签: 青年文化 世俗化逻辑 价值观念 社会心态 生长环境 表现形式
  • 简介:就一个人的生命轨迹和艺术成就而言.齐白石和黄宾虹近似,也是一位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人书俱老"的典型代表。如果把中国20的画家以艺术成就排先后的话,以一个艺术批评者理性的判断和做出评价,我也许会把黄宾虹放在第一位,把吴昌硕放在第二位;但就我个人个体的审美偏好而言,我也许会把齐白石放在第二的位置。所以我也一直慨叹,在中国的大地上,在1864和1865脚前脚后就先后出生了两位在世界艺术史上都称得上可圈可点、举足轻重的人物。1864一元复始的元旦这一天,

  • 标签: 中国传统 书法艺术 著名画家 齐白石 艺术成就 生命轨迹
  • 简介:20以来,传统中国画向现代中国画变革的过程中,以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为代表的传统派坚守中国民族绘画传统的立场和道路,主张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传统,提出从中国画内部寻求突破和变革,自觉回应着时代变革的追求。由此,他们对传统绘画图式进行了创新性交革,努力建构适合现代人们精神追求的现代中国画图式。无疑,传统派在现代中国画图式探索上尚不成熟,但他们对绘画图式的变革及其绘画图式所体现的对人文价值的“当下性”的关注显示出对中国画现代转换的追求。

  • 标签: 传统派 变革意识 绘画图式 现代转换
  • 简介: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20中国城市雕塑》编辑委员会、江西美术出版社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美术史系、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北京中神亚雕塑有限公司、北京市金鼎雕塑艺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召开的《20中国城市雕塑》暨百中国城市雕塑学术研讨会,于3月20日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召开。

  • 标签: 《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 学术研究 雕塑艺术 艺术创作
  • 简介:民国时期,由中国画学研究会创办的《艺林月刊》,虽然被命名为'艺林',却不仅仅是美术学范畴下的期刊,更具有早期博物馆学甚至是考古学知识的制造与宣传功能。通过对此刊物的梳理与解读,可更好地溯源'文物与博物馆学'期刊出版的文脉,并管窥20早期北京画坛社团的出版物状况与艺术社团的操作模式。

  • 标签: 中的文博 兼早期 分析兼
  • 简介:自古以来,中国人便认为美术具有特定的功能性,并且与社会、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认为,“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沉浮,干载寂寥,披图可鉴”;唐代张彦远也表示,绘画的社会功能在于“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鉴戒贤愚、怡悦性情”。而在西方现代学者看来,前卫派分为两种——“政治前卫”和“美学前卫”。

  • 标签: 社会功能 中国美术 20世纪 艺术家 救亡 民族
  • 简介:外国美术史图录19美国艺术(二)《世界美术》编辑部编19中期的南北战争改变了美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战后的工业革命和经济繁荣又为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由此迎来了美国艺术上的黄金时期。同时,欧洲艺术对美国的影响日益增强,大批美国青年远渡重...

  • 标签: 美术史 19世纪 印象主义 印象派 油画 光的效果
  • 简介:本文认为应当肯定社会性中心话语对新时期书法演进的推动作用,同时指出了书法在强势社会话语面前所呈示的三个负面,在分析隐匿在人心灵深层的心理动因及社会、文化语境的基础上,认为在心灵“物性”化和人文精神在技术遮蔽中有所失落的时候,有必要召回自我的心灵,实现对“物”与“技”以及生命本我的超越。这种救赎与超越,便是对21书法文化建设的最现实关切。

  • 标签: 中心话语 救赎 本我 心灵 超越 失落
  • 简介:中国艺术曾经对美国文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主要发生在19末到20初中国与美国进行的贸易过程中.这段历史似已被人淡忘。本文试图以中国青花瓷绘艺术和书画为重点。从“中国风”由欧洲波及美国,就美国人在对华贸易中,逐渐对中国艺术从认知到收藏、展示、吸收等几方面,客观地阐明这种历史影响。

  • 标签: 19世纪 美国 “中国风” 外销瓷 青花瓷绘
  • 简介:北京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20北京工艺美术行业的从业者在维持景泰蓝、玉器、象牙雕刻、雕漆等传统工艺美术生存的前提下,在传承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难以回避的问题。对20北京传统工艺美术传承的考量,有助于摸清“家底”,使北京乃至全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工作更好的向前推进,对当下相关产品的设计、制作也不无启迪。

  • 标签: 北京传统工艺美术 宫廷工艺 民间工艺 传承方式
  • 简介:17-18,法国以及欧洲的城堡里有姑苏版屏风,姑苏版对欧洲内廷装饰和绘画产生一定的影响,是组成"洛可可"艺术特别是当时法国流行的"中国趣味"、"中国时尚"的重要成分之一。姑苏版的产生、发展与欧洲"中国热"大潮密切相关,两者在时间和阶段性上都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同步性。姑苏版随着清中期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欧洲的"中国热"现象而产生,并在被这轮大潮推向辉煌的发展顶点后,又随着清朝禁关和"中国热"的降温而趋于衰落。

  • 标签: 姑苏版 中国热 洛可可 屏风 外销画
  • 简介:在艺术家那里,所谓的“缪斯”到底是谁,是妓女么?法国奥赛博物馆2015开幕的展览——“盛衰记:1850-1910间的妓女形象”(SplendorandMisery:ImagesofProstitution1850-1910,展览名称取自巴尔扎克19中期同类题材的文学作品《交际花盛衰记(TheSplendorsandMiseriesofCourtesans)》。

  • 标签: 交际花盛衰记 法国艺术 同类题材 马奈 劳特累克 性交易
  • 简介:本文讨论的是二十世纪三十的超现实主义运动.超现实主义从它产生的初期就与精神分析学派有着密切的联系,借由心理学的因素引发对艺术创作行为的一系列精神分析活动.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从一开始就努力将艺术推向新的形式,借此与传统艺术拉开距离.那么,潜意识的表达和图象的错位就成了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所采用的重要手段.

  • 标签: 俄迪浦斯情结 梦境 潜意识 祛魅 疏离
  • 简介:鲁本斯(1577~1640),开创了欧洲巴洛克风格的伟大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以丰腴、健硕、充满肉欲著称。但是.以当今的审美眼光来看.粗壮肥硕、赘肉遍布的女性身体是很难有美感可言的。并且,不论是上层人物的肖像(例如为法国皇后玛丽·美第奇.即MariedeMedici所做的组画).还是表现下层人民欢庆场面的画面(例如《农民的舞蹈》).画中女性无一例外都是如此。这是由于鲁本斯个人审美倾向决定的吗?

  • 标签: 女性形象 鲁本斯 17世纪 肉体 巴洛克风格 女性身体
  • 简介:19553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作品种类中,有一门是速写。996件参展作品里,速写和素描共计51件。能够明确为速写的,有艾中信《代表们眺望人民的首都》、伍必端《枪在这儿(朝鲜速写)》、邵字《首都速写》、武德祖《你家的、我家的、都是咱们社的》、侯逸民《农村速写》、孙恩同《劳动后的休息》、黄胄《少年》和《吹唢呐》、叶浅予《来自草地》和《舞蹈速写》、罗工柳的《朝鲜速写》等作品。

  • 标签: 速写 50年代 意识形态 运动 媒介 参展作品
  • 简介:长久以来,在欧洲的艺术长河中,西欧的绘画艺术是更受人们重视的,而对东欧的绘画艺术关注较少,但东欧诸国的艺术也具有独特的魅力,作品丰富多彩,值得研究。东欧诸国大多长期遭受外族压迫,经济比较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比较晚,所以本民族画派的形成比西欧晚。到了19中叶以后,欧洲各国政治运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民族解放运动在西欧各国的蓬勃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化、

  • 标签: 蒙卡奇 西欧各国 巴比松 画中 库尔贝 万国博览会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19中期美国风景画与地质学紧密联系的特殊文化现象,这种现象是受到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自然观影响的结果。

  • 标签: 美国风景画 地质学 自然 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