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肿瘤切除的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半年期间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肿瘤切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满意度的比较上,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肿瘤切除的患者进行全程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腹腔镜 肾肿瘤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一体位完全经腹途径腹腔镜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口状切除治疗肾移植术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肾移植术后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17例患者行传统经后腹腔腹腔镜原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口状切除(根据肿瘤位置分为移植同侧组9例和移植对侧组8例);24例患者行单一体位完全腹腔镜下原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口状切除(根据肿瘤位置分为移植同侧组14例和移植对侧组10例)。记录并分析所有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资料,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纳入41例患者,男16例,女25例,年龄57(53,70)岁。单一体位对侧组手术时间短于单一体位同侧组及后腹腔对侧组、同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5±44)、(159±49)、(196±20)、(205±21)min,均P<0.01];上述各组中出血量[(84±39)、(106±44)、(109±20)、(112±21)ml,P=0.271]、住院时间[(10.6±2.1)、(11.8±1.7)、(10.3±1.5)、(11.4±1.5)d,P=0.1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4个月,13例患者出现对侧复发或转移,8例出现膀胱内复发,5例死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结论单一体位全腹腔镜治疗肾移植术后原输尿管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同时不增加中出血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适用于治疗移植术后原尿路尿路上皮癌,尤其适用于移植对侧的原输尿管切除

  • 标签: 肾移植 移形细胞癌 移植后肿瘤 肾输尿管切除术
  • 简介:治疗高度恶性的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手术金标准为根治性输尿管、远端输尿管及膀胱壁内段袖套状切除。传统的腹腔镜手术将上述手术过程分开,首先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输尿管切除,再更换体位,行膀胱镜直视下腹腔镜辅助远端输尿管及膀胱壁内段袖套状切除。Cheng等对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改良:使用膀胱气腔取代水腔,在分离远端输尿管时尽早夹闭输尿管括约肌,

  • 标签: 膀胱壁内段 腹腔镜手术 肾切除术 输尿管 根治性 远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于输尿管结石中实施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5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00例列入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手术,实验组则给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排完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患者的结石排完时间较对照组更快(P<0.05)。结论 于输尿管结石中实施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手术时间更短,结石排完速度更快,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崇与使用。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应用效果 结石排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切除加电气化袖套切除输尿管及部分膀胱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行切除加电气化袖套切除输尿管及部分膀胱的21例输尿管癌、肾盂癌患者,给予术前、术后护理,观察患者恢复效果。结果2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术前、术后护理的实施,能够显著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选用与推广。

  • 标签: 肾切除术 电气化袖套切除输尿管及部分膀胱术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l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与传统剖腹阑尾切除(openappendectomy,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阑尾炎病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210例行LA,另一组190例行OA,比较两种式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镇痛剂应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等指标。结果LA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镇痛剂应用率、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与O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与OA比较,有手术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大多数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方式。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根治性切除治疗T1b期肾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2例T1b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肾部分切除组(49例)和根治性切除组(5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随访,比较术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情况。结果肾部分切除组的手术时间长于根治性切除组,中出血量少于根治性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Scr和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BUN和Scr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Scr和BUN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12个月,肾部分切除组的Scr、BUN水平均低于根治性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 vs.4.1%、1.9% vs. 2.0%,均P>0.05);两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例(94.3%)vs.47例(95.9%),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根治性切除治疗T1b期肾癌的短期疗效、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相似,但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后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更小。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检查 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65岁cT1~2期肾癌患者接受肾部分切除(PN)与根治性切除(RN)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期间≥65岁cT1~2期肾癌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RN)组与对照组(PN)组每组50例,比较围期指标、术后转移、复发。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其余指标比较,P>0.05。两组死亡率、转移率、复发率比较,P>0.05。结论:≥65岁cT1~2期肾癌患者应用PN可减少出血,近期效果与RN类似,长期效果仍需观察。

  • 标签: [] 肾部分切除术 根治性肾切除术 肾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单一体位单次锚定的方法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全长切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1月至2019年1月连续收治并施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全长切除的62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和手术相关资料。男性35例,女性27例;中位年龄70岁(范围:30~91岁)。肾盂癌37例,输尿管癌25例(上段12例、中段5例、下段8例)。中患者侧卧躯干后倾60°~80°,头低脚高约15°,患侧上肢紧贴同侧躯干,机器人手术车从患者背侧垂直推入;采用“W”形套管布局;采用全层袖套状切除、膀胱双层连续缝合处理壁内段输尿管。结果所有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重新脱机锚定、更改体位,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71.6±54.7)min(范围:60~370 min),中出血量50(50)ml(范围:20~400 ml),中输血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2级)11例,其中出血3例,淋巴漏8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范围:17~55个月),发生局部复发3例,远处器官转移11例,其中肿瘤相关死亡5例。术后24个月总体生存率为75.4%(43/57)。结论单一体位单次锚定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全长切除可彻底切除输尿管全长,膀胱缝合可靠,淋巴结清扫方便,肿瘤控制效果满意,总体安全性、有效性良好。

  • 标签: 尿道肿瘤 机器人 腹腔镜检查 肾输尿管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阴式子宫切除、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及经腹子宫切除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我院收治的子宫切除患者96例,根据子宫切除方式不同分为A组(阴式子宫切除)、B组(腹腔镜下子宫切除)、C组(经腹子宫切除),比较三组的手术效果。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C两组,而B组的以上指标低于C组,P<0.05。结论三种不同手术临床路径切除子宫各有利弊,在临床的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 经腹子宫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背部直切口在后腹腔镜切除中应用的技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施行88例后腹腔镜切除,男性49例,女性39例。年龄22~76岁,其中肿瘤52例,肾结核9例,错构瘤1例,无功能并铸型结石26例,均采用改良背部直切口取出标本。结果本组88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病例,未出现大血管或邻近脏器损伤等中并发症,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疝。手术时间50~145min,中失血量30~250ml,中均未输血。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4d,术后1~3d下床。结论改良背部直切口用于手术标本的取出是传统开放手术技巧与现代腹腔镜微创技术的有效结合,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切口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腹腔镜 肾切除术 肾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肿瘤性肾脏无功能患者实施腹腔镜与开放切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5年9月-2017年7月的78例非肿瘤性肾脏无功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腹腔镜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切除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非肿瘤性肾脏无功能患者实施腹腔镜下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放行肾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患热缺血时间,术后情况包括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血清肌酐(Scr)、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送检标本的手术切缘情况以及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热缺血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治疗肿瘤临床疗效与开放性手术相当,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后腹腔镜;开放手术;肾部分切除;肿瘤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4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治疗肿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门诊收治的60例患有肿瘤的患者,作为本此计划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患者在治疗时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实验组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高于常规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治疗。肿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例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其中T1期肾癌6例,错构瘤1例。中阻断肾动脉主干4例,选择性阻断段动脉3例。距肿瘤约1.0cm处,整块剪除肿瘤和部分实质及其表面的脂肪组织,分层缝合集合系统和实质后,解除阻断。观察手术时间、肾动脉或段动脉阻断时间、中出血量及围期并发症。结果7例手术均成功完成,肿瘤包膜完整,术后切缘阴性。手术时间110~220min,平均155min;中出血40-250mL,平均120mL。肾动脉阻断时间22~50min,平均35min,段动脉阻断时间16~28min,平均23min。术后随访1~9月,无继发出血,无漏尿,无肿瘤局部复发,总肾功能及分肾功能无异常。结论后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微创安全可行,控瘤效果好,保留的单位功能恢复好;选择性段动脉阻断的肾部分切除,可期望得到最大限度的。肾功能保留。

  • 标签: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肿瘤患者采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来5年收治的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治疗,B组采取开放肾部分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B组,并且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采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肿瘤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应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接诊治疗40例肿瘤患者,将40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20例实验组(实施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与20参照组(实施开放性肾部分切除),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两组患者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手术相关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患者应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治疗,不仅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等,因此,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 标签: 后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肾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旁腺切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性贫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20年9月-2022年12月接收并实施诊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性贫血患者46例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伴有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且在治疗中均选用甲状旁腺切除。记录治疗前后不同阶段的临床效果,并通过分析相关数据探讨辞职了方式给患者带来的相关影响。结果:治疗前,患者的血清iPTH、钙及磷指标明显超出正常范围,但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得到改善,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性贫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甲状旁腺切除,有助于不适症状的改善及临床效果的提升。

  • 标签: 甲状旁腺切除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肾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