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腹腔镜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肾盂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全腹腔镜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的肾盂癌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的手术时间为(126±10.3)min,平均出血量为(60.2±6.5)ml,输尿管末端均没有看见明显肿瘤浸润。一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感染,经过抗感染治疗后好转。随访时间(18.5±2.9)个月,2年无疾病生存率为100%,无远处转移发生。结论全腹腔镜输尿管全长切除可行性高,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简单易行,符合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原则,是治疗肾盂尿路上皮癌的有效手术法,为尿路肿瘤治疗中输尿管末端的处理提供了新的处理方法。

  • 标签: 肾盂癌 腹腔镜 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49例行根治性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的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57.14%)行经腹腔入路完全腹腔镜输尿管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A组),21例(42.86%)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输尿管切除联合开放输尿管远端及膀胱袖状切除(B组).本研究从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肿瘤病理分期及分级、肿瘤复发率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共49名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手术.A组与B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BMI)、首诊原因、肿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手术时间[(112.9±33.8)分钟]较B组[(170.0±50.3)分钟]明显缩短(P<0.001);A组中出血量[(72.9±35.2)ml]明显少于B组[(120.5±71.1)ml](P=0.009).两组均无中并发症,A组无术后并发症,但B组术后出现1例下腹切口脂肪液化.A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1.0±2.8)天]明显少于B组[(16.1±6.0)天](P<0.001).手术标本切缘均为阴性.两组之间病理分级分期分布无统计学差异.A、B两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4个月及29.5个月.两组间尿路上皮无肿瘤复发生存率、肿瘤无转移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无显著差异(Log-rank检验;UTFS:P=0.47;MFS:P=0.53;CSS:P=0.90).结论经腹腔入路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输尿管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改良方法.中无需变更患者体位、手术失血量少、手术时间较短及术后住院康复速度快是其主要优势.但今后还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以获得更有参考价值的肿瘤学结果.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 肾盂肿瘤 输尿管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阑尾切除治疗,评估小切口方式治疗阑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阑尾切除)和观察组(小切口切除),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大小分别为(7.37±1.23)和(3.24±0.76)cm,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传统切除,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更优。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小切口切除术 传统阑尾炎切除术 出血量 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ReviewManager5.3分析软件,对国内95项有关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开腹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疾病疗效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疾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胆囊切除组,合并RR值为2.91,95%的CI为(1.85,4.57);术后住院时间的合并加权均数差为6.37,95%的CI为(5.15,7.5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腹胆囊切除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与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的疗效。方法收集80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是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进行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0%,对照组是27.5%,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既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治疗时间,又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以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保障生命安全。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切口胆囊切除、传统开腹胆囊切除于胆囊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30例胆囊疾病患者于我院随机抽选,按其入院编号分成不同组后实施传统开腹(对照组)、小切口胆囊切除(试验组),统计手术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率少于对照组,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临床给予胆囊疾病患者小切口胆囊切除作用显著,可减少机体损伤度,减少医疗费用,值得学习。

  • 标签: 胆囊疾病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92例阑尾炎患者分为2组:微创手术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传统手术组患者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2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肿瘤电切除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膀胱切除患者76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比例各38例。接受膀胱肿瘤电切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待两组患者完成手术后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最后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手术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住院时间、手术用时、导管留置时间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中出血量也相对较低,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诸多差异,护理工作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临床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护理措施,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膀胱肿瘤电切除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术 术后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阑尾炎切除和腹腔镜阑尾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传统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止痛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率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各时间指标均少于传统组,差异显著。结论与传统式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优势显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阑尾炎切除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囊切除相关护理进行总结,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接受胆囊切除患者212例,进行有效护理。结果212例均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的目的,患者对治疗结果均满意。结论胆囊切除中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地保障手术成功、提高医疗质量、达到预期护理的目标。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有效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诊疗体会。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2014年10月间腹腔镜胆囊切治疗的24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45例病人中,顺利完成手术237例,5例因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转开腹,2例发生胆囊动脉和肝右动脉出血,中处理成功未中转开腹,1例因炎症较重,解剖关系辨认不清至胆总管横断伤,中及时发现并中转开腹,在直视下行胆总管修补,胆总管内置“T”管,术后支撑6个月拔管,手术时间前期约90~120分钟左右,近两年逐步缩短至50分钟左右,住院时间平均约3~5天。213例术后随诊均无发热、黄疸等症状。结论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证,加强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手术器械,严谨的学术态度,果断及时地中转开腹手术是避免和处理LC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腹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及分析阑尾炎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切除和小切口切除治疗的疗效,旨在为临床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科室2012年3月~2016年3月间接诊的患阑尾炎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包含50例患者,给予传统切除治疗;治疗组包含50例患者,给予小切口切除进行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与参考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明显较少,切口长度明显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切除治疗的临床价值明显优于传统切除,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