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显微外科手术对于治疗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 60例,将其随机分为 2组,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外固定支架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小腿骨折 严重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破裂前循环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80例破裂前循环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血管瘤暴露路径,夹闭治疗,选择性阻断处理术中出血。结果3d内进行手术64.64%,所有患者均在5d内手术;所有患者动脉瘤均完成夹闭,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11例,4例直接致残,未见死亡病例;破裂1次患者Rankin评分为(1.6±0.4)分,低于破裂2次及以上患者的(2.9±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5.0±1.4)个月,所有患者头痛等症状表现均明显恢复。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破裂前循环脑动脉瘤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宜早不宜迟,出血次数越多预后越差。

  • 标签: 动脉瘤 前循环 破裂 显微外科
  • 简介:背景和目的:目前海绵状血管瘤以手术切除为主,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由于位于生命的中枢,手术治疗风险和难度较高。本文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及预后。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11年6期间收治的12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肿瘤位于中脑2例,中脑脑桥交界8例,延髓2例。结果:10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病理结果均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随访6~24个月,未见肿瘤再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改善6例,4例同手术前,加重2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对有手术指征的脑于海绵状血管瘤,积极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脑干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显微外科手术对于治疗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外固定支架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小腿骨折 严重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所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末节断指患者做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奇偶数法将样本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在治疗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断指修复手术,研究组在治疗时采用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对两个小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与种植成活率与研究组相比较低(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对提高种植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采用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可以有效促进手指的感觉功能的恢复,可以有效的应用到临床中。

  • 标签: 不缩短指骨 显微外科手术 末节断指再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桥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从2005年4月到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采取显微手术切除桥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例进行分析研究。1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的海绵状血管瘤位于桥脑背侧,手术时采用的是枕下正中经菱形窝入路切除的方式;另外2例的海绵状血管瘤位于桥脑腹外侧,最终采用的是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的方法。结果均镜下全切除病灶,术后经病理检测,证实全部为脑海绵状血管瘤。术后观察记录临床表现,出现明显改善的患者有6例,1例患者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l例患者术后面瘫情况加重;还有l例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出现外展神经瘫痪症状;l例患者出现死亡。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个月,复查9例患者的MRI,均未发现病灶复发的现象,经检测所有患者的脑干组织影像学均修复良好,手术造成的一些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和改善。结论正确选择手术的适应症以及具体的手术方法,可以安全有效的对桥脑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手术治疗。

  • 标签: 桥脑 海绵状血管瘤 显微手术
  • 简介: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2005年6月-2012年6月采用翼点小骨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116例,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窦旁脑膜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的窦旁脑膜瘤60例患者进行探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观察组的窦旁脑膜瘤患者显微外科术,对照组的窦旁脑膜瘤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治疗。结果给予显微外科手术的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及肿瘤的全切除率分别为93.33%、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40.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术后出血量(320.16±22.51)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出血量(1005.25±25.37)mL,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手术治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窦旁脑膜瘤能显著提高症状改善率及肿瘤全切除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常规手术 窦旁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外伤通过显微外科修复治疗的效果和特点。方法从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手外伤(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中随机性抽取20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并将抽取的研究对象随机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102例,研究组中患者采用的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而对照组中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性的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特点。结果通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皮肤撕脱的手外伤患者,质地较好,色泽红润、外形美观,且治疗后的手部血供充足,恢复正常排汗功能,皮肤的成活率为100%,对照组成活率为55%,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针对手部皮肤逆行撕脱的外伤采用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快速的恢复外观和皮肤的基本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手外伤 显微外科修复 临床效果 观察分析
  • 简介:<正>中耳显微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是指中耳疾病诊断确立之后,准备进行中耳显微手术时起,至此次手术相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期。围手术期处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围绕手术所作的手术前后的准备、整体处理和考虑,其目的是选择最佳手术方案,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一、术前准备:1、听力学评估:

  • 标签: 围手术期处理 显微外科手术 中耳乳突 手术效果 显微手术 具体内容
  • 简介:1外科相关疾病的影像学诊断1.1肿瘤耳科肿瘤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有骨瘤、纤维瘤、体瘤(球瘤)、神经鞘瘤和脑膜瘤等.恶性肿瘤有癌和肉瘤等.1.1.1体(球)瘤(副神经节瘤、化学感受器瘤)体(球)瘤可发生在鼓室、颈静脉窝、颈动脉分支和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与耳科有关的是前两个部位的球瘤,分别称为鼓室球瘤和颈静脉球瘤.

  • 标签: 影像学诊断 相关疾病 耳外科 耳显微外科 耳科 颈静脉球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显微外科手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其中8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将其划分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针对对照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方式干预治疗;而对于观察组则借助显微外科夹闭方式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动脉瘤闭塞情况以及复发情况、并发症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实际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87.8%,复发率为14.6%;而观察组患者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95.2%,复发率仅为4.8%。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各项数据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要更低。结论基于显微外科手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动脉瘤闭塞情况以及疾病复发情况、患者实际住院时间均有大大改善,预后情况良好,因此具有一定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动脉瘤 闭塞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术中输血、肿瘤切除率、症状改善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和7.11,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改善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功能区 矢状窦镰旁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小脑出血中超早期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接诊的高血压小脑出血病患40例,并对其施以超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分析本组40例病患的预后,并做好相应的数据统计工作。结果术后1d,复查头颅CT,血肿大部分清除者有9例,血肿完全清除者有31例。死亡1例,存活38例,放弃治疗1例。术后半年,本组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74.25±6.82)分,比术前的(43.69±5.73)分高,P<0.05。结论选择超早期显微外科手术疗法来对高血压小脑出血病患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且此法还具有手术用时短、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以及创伤小等特点,建议推广。

  • 标签: 高血压小脑出血 应用价值 超早期显微外科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病,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显微外科手术联合血管栓塞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偏瘫、偏盲、脑神经功能障碍、癫痫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以及总体健康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联合栓塞术疗效明显,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良好,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显微外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

  • 标签:
  • 简介:系统、专业的颞骨解剖和手术训练是传统显微外科医师培养的必由之路.本研究通过一名熟练的外科专家,在人工颞骨模型与人体颞骨标本做人工耳蜗手术的对照,比较这种人工颞骨模型在青年显微外科医师手术培训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人工颞骨模型与人体颞骨标本的体验得分相同,精细解剖部位的可分辨率接近.人工颞骨模型可用于青年显微外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可以作为一种替代及补充材料训练手术技能.

  • 标签: 人体颞骨标本 人工颞骨模型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