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用药。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来我院与天津环湖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氯沙坦组使用氯沙坦进行治疗,拜新同组使用拜新同片进行治疗,4周后症状改善不佳者加倍剂量,8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结束治疗以后,和治疗前相比,氯沙坦组的尿蛋白,收缩压与舒张压三者得到明显改善,组内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拜新同组治疗后的血压情况改善明显,(P<0.05),但尿蛋白数据改善不明显,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氯沙坦,不但能够达到持续降低患者血液的作用,也同时也具备了多种对肾脏功能有益的保护机制,减少对肾脏的损害,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使用的药物。

  • 标签: 高血压 氯沙坦 尿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对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92例中耳炎患者,随机将92名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6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使用过氧化氢对外耳道内的脓液进行清洗,对照组患者接受氢化可的松新霉素滴耳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进行治疗。结果接受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对于治疗中耳炎具有显著的效果,且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安全性高,可以在医学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氢化可的松新霉素滴耳液 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为84.0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67%)低于对照组(10.67%,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心律失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轻、中度哮喘的患儿,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孟鲁司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1年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有效率为93.1%,显著高于对照组(81.4%),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为6.9%,对照组为2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治疗轻、中度小儿持续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比较低,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孟鲁司特 布地奈德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用药。方法采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妊高症患者,按信封法分组,对照组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妊高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妊娠期间血压得到控制的时间、相关指标逆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蛋白尿、尿量、血肌酐、血小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妊高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妊娠期间血压得到控制的时间、相关指标逆转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蛋白尿、尿量、血肌酐、血小板相似,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压、蛋白尿、尿量、血肌酐、血小板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用药,可改善患者预后,控制血压和蛋白等指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硫酸镁 妊高症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激酶治疗心肌梗死用药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70例患者分成两组,取其中35例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设为对照组,另外3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尿激酶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用药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再通率68.6%,对照组再通率28.6%,观察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溶栓2h内、3~6h与7~12h在不同时间溶栓再通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清CK、CK-MB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激酶治疗心肌梗死的再通率较高,而且血清CK、CK-MB水平高,用药理想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激酶 心肌梗死 用药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用药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方式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方式的治疗加潘托拉唑治疗,分析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2.5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12.5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较好。

  • 标签: 潘托拉唑 治疗 消化性溃疡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归脾汤治疗小儿过敏紫癜性肾炎的用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3月~ 2018年 5月我院收治的 70例过敏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 70例患儿分成对照组( n=35)与观察组( n=35),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药归脾汤治疗,比较 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7.1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77.14%,观 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归脾汤治疗小儿过敏紫癜性肾炎疗效理想,而且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归脾汤 治疗 小儿 过敏紫癜性肾炎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来我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硬币法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对比组,相应的采用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半年、1年,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与肝功能复常率均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是值得肯定的。

  • 标签: 恩替卡韦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咳嗽的患儿实施全程药学服务干预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以80例慢性咳嗽的患儿进行研究,时间段为2016年2月—2017年12月,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干预组采用全程药学服务干预,对指导后的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指导后,干预组吸入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抗菌药物以及口服抗菌药物的人数明显较少,对比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咳嗽对小儿的身体健康存在较大的影响,给予全程药学服务干预能够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减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程药学服务干预 小儿慢性咳嗽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比索洛尔在心绞痛临床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诊的28例心绞痛患者,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常规治疗+比索洛尔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14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在心绞痛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与常规治疗手段相比较,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具有普及与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绞痛 比索洛尔 常规治疗 可行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归脾汤治疗小儿过敏紫癜性肾炎的用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过敏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患儿分成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5),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药归脾汤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14%,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归脾汤治疗小儿过敏紫癜性肾炎疗效理想,而且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归脾汤 治疗 小儿 过敏紫癜性肾炎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讨论临床合理用药要点。方法 回顾本院在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使用左氧氟沙星的387例患者,基于患者一般资料,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发生因素。结果 女性、年龄≥60岁、注射给药、用药剂量>400mg/天,更容易发生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可导致患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出现病变,也可能引发休克,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和皮肤病变。结论 导致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临床应加强合理用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原因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左氧氟沙星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不良反应事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方法:在临床中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抽选200例,时间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盲选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施予常规服务,观察组予以临床药学服务对,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合理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和合理用药率均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P均<0.05。结论:对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患者予以临床药学服务,不仅可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推广价值均比较高。

  • 标签: 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类 依从性 临床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左氧氟沙星治疗患者4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未合理用药干预,试验组应用合理用药干预,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2/200),低于对照组的16.50%(33/200)(χ2=30.090,P=0.000)。对照组33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女性、>60岁、静脉用药、使用剂量≥300mg/d、联合用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18~60岁、口服用药、使用剂量<300mg/d、单一用药者(P<0.05);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属器为主,占比48.48%;发生时间以用药后1~24h内最常见,占比69.70%。结论: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途径、使用剂量、给药方式等存在一定相关性,多发生于用药后1~24h内,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附件为主,临床表现为皮疹、水肿及瘙痒等,对行左氧氟沙星治疗患者实施合理用药干预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期间结合全程药学服务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影响。方法 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小儿慢性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100例),并按照人数相同的比例将患儿分成两组,参照组患儿临床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常规治疗同时接受全程药学服务干预,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用药情况,并针对性统计数据进行组间对比,以此作为判定标准。结果 经患儿用药情况统计,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率、静脉注射抗菌药物使用率、口服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各项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临床研究分析得出,全程药学服务干预有助于小儿慢性咳嗽临床合理用药率,避免滥用药的情况,提升治疗安全性,同时节省治疗费用,应用效果理想,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儿慢性咳嗽 全程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用药对治疗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合理用药后观察其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不良反应均有所缓解,82.00%患者恢复正常,18.00%症状有所好转。结论: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失眠等,合理用药后,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