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川芎的鉴定及临床安全用药。方法于2016年11月到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03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选取四川、云贵、东部以及东北四个地区所产出的川芎,并针对性的分析有效成分。常规组采取西药维生素C与E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川芎进行治疗。探讨不同地区的中药川芎检定结果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不同地区每克川芎的丁基苯肽、藁本内酯、阿魏酸成分分别为四川川芎0.34mg、12.18mg、1.30mg;云贵云芎0.55mg、9.68mg、2.66mg;东部东芎0.43mg、11.41mg、2.68mg;东北抚芎0.67mg、7.98mg、1.26mg。实验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四川川芎的药理成分较高,川芎的活血化瘀功效突出,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川芎 中药鉴定 临床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不同药物开展静脉复合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68例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样本。采用系统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34例。干预组患者予以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予以咪唑安定联合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生命体征、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麻醉前干预组患者中心静脉压为(82.4±4.1)mmHg、手术开始后3min为(73.4±5.2)mmHg、手术开始后5min(80.5±4.3)mmHg;对照组麻醉前中心静脉压为(81.8±4.7)mmHg、手术开始后3min为(73.4±5.2)mmHg、手术开始后5min(81.1±5.3)mmHg,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氧饱和度无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为(3.2±1.1)min,清醒时间为(4.1±1.3)min,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8%,对照组为32.4%,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用药方式更能够保证患者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无痛人流 静脉复合麻醉 丙泊酚 舒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复合麻醉临床用药。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丙泊酚以及丙泊酚结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方式,麻醉后对效果分析。结果甲组和乙组不良不反应率分别是17.5%和7.5%,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的优势明显。结论对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整体效果明显,整体比较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无痛人流 静脉复合麻醉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92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常规组,每组46例。常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磺酸溴隐亭(溴隐亭)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普拉克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41/4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普拉克索 甲磺酸溴隐亭 帕金森综合征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用药。方法采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妊高症患者,按信封法分组,对照组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妊高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妊娠期间血压得到控制的时间、相关指标逆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蛋白尿、尿量、血肌酐、血小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妊高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妊娠期间血压得到控制的时间、相关指标逆转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蛋白尿、尿量、血肌酐、血小板相似,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压、蛋白尿、尿量、血肌酐、血小板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用药,可改善患者预后,控制血压和蛋白等指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硫酸镁 妊高症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咳嗽的患儿实施全程药学服务干预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以80例慢性咳嗽的患儿进行研究,时间段为2016年2月—2017年12月,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干预组采用全程药学服务干预,对指导后的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指导后,干预组吸入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抗菌药物以及口服抗菌药物的人数明显较少,对比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咳嗽对小儿的身体健康存在较大的影响,给予全程药学服务干预能够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减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程药学服务干预 小儿慢性咳嗽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替普瑞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应用多潘立酮治疗)、实验组(60例,应用多潘立酮+替普瑞酮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86.67%)相比对照组(69.57%)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腹痛(0.45±0.15)分、腹胀(0.47±0.16)分、反酸(0.38±0.16)分相比对照组(1.20±0.23)分、(1.18±0.26)分、(1.09±0.27)分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和对照组(4.35%)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替普瑞酮治疗十分可行,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替普瑞酮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复合麻醉临床用药。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均根据体重决定药物具体用量,A组采用异丙酚、B组在异丙酚的基础上采用芬太尼、C组采用咪唑安定药物。总结三组患者的SPO2值、麻醉诱导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后出血时间、并发症。结果B组患者SPO2值偏低,A与C组数据符合临床标准。A组在麻醉诱导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后出血时间多个方面数据均一定或显著低于其余三组,与C组相比数据均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异丙酚为主的静脉复合麻醉方案更加符合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需求,具备较高的麻醉效益,安全高效,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术 静脉复合麻醉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治疗老年人群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至2017年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抑郁的老年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8.9%,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结论对于脑卒中后抑郁老年患者使用舍曲林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舍曲林 脑卒中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特点以及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儿科收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78例视为研究对象,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划分为常规组、观察组,每组各有39例患儿,其中常规组应用肠胃康颗粒治疗,观察组应用肠胃康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指标改善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症状各指标改善用时短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食欲不振、腹痛以及大便形状改变,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肠胃康颗粒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建议推广。

  • 标签: 联合治疗 消化不良型腹泻 儿童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的效果,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用“数字随机表分组法”将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医治的7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成35例/组。一组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加用恩替卡韦(观察组)。比较各项临床指标与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74.56±32.33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79.52±10.1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68.25±14.13U/L)都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38.56±4.48g/L)、ALT复常率(85.71%)、HBeAg转阴率(88.57%)、HBV-DNA转阴率(91.43%)以及总有效率(97.14%)都比对照组高(p值<0.05)。结论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用药。方法选择14年8月—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TG、TC、HDL-C、LDL-C指标等进行分析,乙组的TG、TC、LDL-C指各项指标低于甲组,HDL-C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甲组。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提升效果,降低血脂,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瑞舒伐他汀钙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联合用药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特点,为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治疗的92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对照组以及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的观察组。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症状改善时间(腹胀、腹泻、腹痛、大便性状)。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组间不良反应情况对比,P>0.05。结论给予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 标签: 消化不良性腹泻 临床特点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症状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2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常规组,每组46例。常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磺酸溴隐亭(溴隐亭)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普拉克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41/4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普拉克索 甲磺酸溴隐亭 帕金森综合征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及研究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用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作研究对象,随机将8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余下43例为观察组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配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对比2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降低,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2型糖尿病 用药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50)。实验组应用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对照组应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剂。分析两组血糖水平的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比对照组的26.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施治,可有效降糖,促进病情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用药。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96例,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特布他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77.1%)比较,研究组的(95.8%)较高;与对照组的PaO2、PaCO2、FEV1/FVC、FVC、FEV1指标比较,研究组的较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组的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好转明显,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特布他林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实验组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压明显低于参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项指标差异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硫酸镁 拉贝洛尔 产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