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采取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一线治疗效果;方法:经过在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收治的50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进行分析中,通过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化疗组实施化疗,双免疫治疗组实施双免疫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结果:双免疫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在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中显示出了显著的抗肿瘤效果。然而,进一步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更好地理解免疫治疗在MPM中的作用机制,并解决其面临的挑战,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 标签: 恶性胸膜间皮瘤 纳武利尤单抗 伊匹木单抗一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面护理干预在腹膜恶性肿瘤患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武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腹膜恶性肿瘤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面护理组和一般干预组,其中一般干预组50例,进行一般护理;全面护理组50例,进行全面护理。使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两组患儿心率(HR),使用人工套袖测压法检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使用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表记录并对比患儿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比较转化生长因子(TGF-β),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4+)。结果与一般护理组相比,全面护理组的SBP、DBP、HR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护理组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对腹膜恶性肿瘤患儿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稳定患儿的HR和血压水平,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帮助患儿尽快恢复。

  • 标签: 全面护理干预 腹膜后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该文报道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合并恶性心律失常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合文献,探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的典型或不典型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

  • 标签: 心律失常,心性 副神经节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腹膜后原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原发肿瘤的螺旋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显示腹膜后肿瘤的定位诊断正确为50例(91.5%),良恶性诊断正确38例(70%)。病理类型估计准确率21例(38.1%)。腹膜后原发肿瘤的形态及边缘是否规则,对周围组织脏器有无侵犯,密度是否均质及强化程度,CT均有较大的判断价值。结论螺旋CT对腹膜后原发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大,定性诊断次之,对病理类型估计有一定困难。

  • 标签: 腹膜后原发肿瘤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总结了1例7岁患儿腹膜后巨大恶性混合瘤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手术前后患儿的心理护理,术前营养支持,防止肿瘤破裂;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加强用药的护理;重视患儿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做到定期复查和定期随访等。

  • 标签: 恶性混合瘤 围术期 护理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iglitazone,PGZ)对恶性间皮瘤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于2019年12月,选择人双相型恶性间皮瘤细胞株(MSTO-211H)和人上皮型恶性间皮瘤细胞株(NCI-H2452),给予不同终浓度的PGZ(0、10、50、100、150、200 μmol/L)处理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0、10、50、100 μmol/L PGZ处理细胞72 h时,细胞内PPAR-γ、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0、100 μmol/L PGZ处理细胞72 h时细胞内HMGB1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增殖标志物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GZ处理细胞后,培养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100、150、200 μmol/L PGZ处理组MSTO-211H细胞及150、200 μmol/L PGZ处理组NCI-H2452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光镜下可见,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恶性间皮瘤细胞明显减少,形态发生变化。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GZ处理组PPAR-γ 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5);MSTO-211H细胞中100 μmol/L PGZ处理组的HMGB1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而NCI-H2452细胞处理组HMGB1 mRNA表达水平上升或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结果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STO-211H细胞PGZ处理组中HMGB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NCI-H2452细胞中HMGB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给予PGZ处理后恶性间皮瘤细胞内肿瘤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水平下降。结论PGZ可能通过激活PPAR-γ抑制HMGB1的表达从而抑制恶性间皮瘤细胞的增殖活力。

  • 标签: 吡格列酮 恶性间皮瘤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顺铂治疗的基础上,对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联合实施培美曲塞或雷替曲塞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恶性胸膜间皮瘤予以选取,实验时间为2020.11-2022.9,样本共计68例,用盲选抽签法作分组处理,研究组(34例)施以雷替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34例)施以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79.41%)与对照组(85.29%)相近(P>0.05)。研究组的白细胞减少(29.41%)、恶心呕吐(44.12%)、贫血的发生率(23.53%)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在对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施以顺铂治疗的同时联合实施培美曲塞或雷替曲塞均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相当,对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可使用雷替曲塞联合顺铂治疗。

  • 标签: 雷替曲塞 恶性胸膜间皮瘤 顺铂 培美曲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穿刺胸膜活检术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间收治的2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行胸膜检,特异性病理诊断14例,胸膜活检阳性率71.43%。结论胸膜活检对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经皮胸膜活检的阳性率可达71.43%,可作本病的首选诊断方法。

  • 标签: 胸膜肿瘤 间皮瘤 胸膜活检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表现,提高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分析经胸腔镜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胸膜间皮瘤62例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其影像表现。结果:62例中,49例为局限型,13例为弥漫型,38例为良性肿瘤,24例为恶性,带蒂者15例,附于肋胸膜者4例,30例附于脏层胸膜。结论:影像检查能很好地显示胸膜间皮瘤的形态和范围,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胸膜间皮瘤 X线 CT MRI
  • 简介:目的探讨CT检查在胸膜间皮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江苏省肿瘤医院2007年6月至2016年6月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间皮瘤患者14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CT征象与特点。结果诊断胸膜间皮瘤有意义的影像征象包括: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纵隔固定,患侧胸腔体积缩小;肋骨骨质破坏;有石棉接触史者可出现胸膜斑、胸膜钙化;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CT增强特征有:增厚的胸膜一般有明显强化,肿瘤有囊变、坏死时呈不均匀强化。结论CT检查在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中有价值,但影像征象特异性不显著,与其他胸膜病变鉴别仍有难度,临床应结合病史及实验室资料综合判断。

  • 标签: 胸膜间皮瘤 CT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对腹膜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经手术或病理结果确诊的20例腹膜恶性淋巴瘤患者及其腹部增强CT扫描结果,其中霍奇金淋巴瘤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7例。在腹部增强CT扫描图像上,观察腹膜后肿块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结果20例腹膜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均有腹膜后淋巴结的肿大,8例呈孤立性结节,12例呈融合状;15例密度均匀,5例中心低密度坏死灶;增强扫描可见18例呈轻-中度均匀强化,2例呈中度不均匀强化。10例包埋腹主动脉及其分支。2例累及脾脏。结论多排螺旋CT在腹膜后淋巴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腹膜后恶性淋巴瘤 多排螺旋CT
  • 简介:腹腔镜术中使用CO2制造气腹能为操作提供空间.但同时也对腹腔局部环境产生影响.导致与腹膜免疫因子、腹膜活性细胞相关的免疫功能损伤。这可能是促进恶性肿瘤生长转移的主要原因,其机制涉及多方面.而气腹对腹膜免疫因子的影响是关键因素之一。白细胞介素1(IL-1)参与腹膜免疫抗肿瘤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在腹膜众多免疫因子中具代表性,能反映腹腔镜手术环境下腹膜防御系统的变化。本文就CO2气腹对IL-1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二氧化碳 免疫因子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上一年度诊治的原发性腹膜恶性肿瘤患者共52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两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26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26例,对比两组肿瘤切除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明确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完整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胸水沉渣包埋细胞块中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组合性抗体检测,探讨其表达在转移性肺腺癌和胸膜恶性间皮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沉渣包埋 免疫组化 转移性腺癌 恶性间皮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icroRNA-30d(miR-30d)对人恶性胸膜间皮瘤细胞MSTO-211H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于2017年4月,以MSTO-211H细胞为模型,通过转染miR-30d模拟物(miR-30d mimics)建立miR-30d过表达的MSTO-211H细胞模型,利用q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miR-30d的表达水平,通过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法分析miR-30d对MSTO-211H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等表型的影响。结果转染miR-30d mimics后,MSTO-211H+miR-30d组细胞中miR-30d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STO-211H+miR NC组细胞(P<0.01)。MSTO-211H+miR-30d组细胞活性(105.13%±2.35%)显著低于MSTO-211H+miR NC组(115.40%±1.35%),凋亡水平(3.97%±0.36%)显著高于MSTO-211H+miR NC组(1.47%±0.10%)(P<0.01)。MSTO-211H+miR-30d组细胞在12、24 h的相对迁移面积分别为9.35±3.16 μm2和58.19±1.82 μm2,显著低于MSTO-211H+miR NC组(54.42±5.26 μm2和88.32±1.96 μm2)(P<0.01)。与MSTO-211H+miR NC组比较,MSTO-211H+miR-30d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miR-30d能通过抑制MSTO-211H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进而调控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进展。

  • 标签: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侵袭 恶性胸膜间皮瘤 miR-30d
  • 简介:9200548原发性后腹膜肿瘤64例临床分析/王润华…//中华内科杂志.-1991.30(10).-648~649手术治疗64例患者,病程3~32年,入院时确诊为后腹腔肿瘤仅39例。主要症状为腹块、腹胀痛、恶心呕吐.各种检查例数与阳性发现例效为:腹部平片10/20、胃肠钡造影24/34、钡灌肠20/35,肾孟造影22/36、肾图6/6、腹膜后充气造影2/2、B超20/45、CT13/13.61例经病理确诊,良性肿瘤31例、恶性肿瘤29

  • 标签: 腹膜腔 腹腔肿瘤 后腹膜肿瘤 腹膜后充气造影 中华内科杂志 阳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