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党的十一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至2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 标签: 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转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文化大革命” 纪念 “两个凡是”
  • 简介: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十一三中全会之前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该讲话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变革而变革,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变化而变化。”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思想已经涉及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质,实际上拉开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关于当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背景,目前学术界尚未有专门论述,本文试就此分析之,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 标签: 政治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同志 民主制度化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 简介: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探索者和奠基人。建国后他总是从国际国内全局的高度来思考和制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1956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就是他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理论成果,他在这一光辉著作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又好又快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和原则规范,标志着我们党揭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序幕,为我们党十一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和路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重要的理论启示,二者存在着师承关系。

  • 标签: 毛泽东 十大关系 改革开放
  • 简介:【背景材料】2000年12月18日纪念党的十一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纪念党的十一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就是要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坚持党的十一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卫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把改革开被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 标签: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纪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北京人民大会堂 马克思列宁主义
  • 简介:十一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扩大了农民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2002年的《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扩大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和使用权限。与此同时,我国还逐步完善了政府对农民土地的征用办法和程序以及对农民的补偿安置办法。在新的土地制度变革过程,还应进一步确保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完善征地制度和规范土地流转。

  • 标签: 承包经营权 土地流转 征地制度 产权
  • 简介:十一三中全会为标志,党的'农'政策开始转轨,此后适应中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党的'农'政策不断地纠正错误,走向了科学务实的轨道.1985年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党的'农'政策在科学务实的轨道上不断地巩固和完善.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的'农'政策又有新的调整.

  • 标签: “三农”政策 中国共产党 十一届三中全会 转轨 演进
  • 简介:党的十一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形成了一系列新认识和新成果,树立了一系列新态度,中国社会主义从困境、危机挣脱出来。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提出新论断、使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出现新局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辟新天地;在“建设什么样的党”上找到新视角、在“怎样建设党”上探求新规律、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赋予新使命;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上顺应了新期待、怎样发展上总结新经验、树立科学发展上力求新作为。

  • 标签: 新境界 新时代 新纪元 新阶段
  • 简介:20年前召开的十一会全是我们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移,揭开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10月21日,西藏自治区党校召开了纪念十一三中全会20周年理论研讨会,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自治区行政学院院长拉巴平措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来自各地市委党校入选论文作者代表,区直有关部门的领

  • 标签: 党校 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 工作重点 现代化建设 研讨会
  • 简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十一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理解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列几点入手。第一,党的十一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一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召开了。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党的十一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 标签: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历史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左”倾错误 邓小平同志
  • 简介: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十一三中全会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此后,长期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方针得以结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由此发端。从中国社会主义建...

  • 标签: 邓小平 文化大革命 全面整顿 历史性转折 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
  • 简介:邓小平生前对党的十一三中全会多有评论,在公开发表的邓小平文献,直接提到“全会”的地方,约200多处。按照邓小平解放思想、独立思考的基本精神和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及实践创新的历史进程,我们把邓小平对全会的评论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中央工作会议和全会召开过程,明确指出会议的主题并高度评价会议的意义;

  • 标签: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文献 评论 评价 凝练 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