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危重病人在抢救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是争取救治时间,保障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保证各项治疗措施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快速、有效地建立人工气道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本文就气管插管后患者气道的护理展开论述,证明了系统、规范的插管护理能提高病人的生存成功率,也提高了生活质量,减少了并发症,同时介绍了气管意外脱落的一些措施,供大家参考。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 气管插管 护理研究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因素,探究预防及降低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2年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156例的感染情况。结果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11~2012年共收治重症患者156例,其中有86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5.1%;年龄在65岁以上的患者的感染率为70.9%。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泌尿道和肠胃系统。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我们应将其作为重点监护对象。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患者的基础病症严重、过量使用抗生素、侵入性操作多、老年患者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是造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临床试验证明,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率。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因素 对策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旨在为临床护理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让患者尽快熟悉ICU环境,对即将进入ICU的患者,应由医护人员简单向患者介绍ICU情况,医务人员应及时的对清醒病人介绍ICU情况及患者现在的状态,以取得配合和保证患者的安全感。结果做好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感是十分有益的。结论重视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积极治疗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重症监护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的管道和线路的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的微量泵延长线、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和床旁电源线路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结果经过对重症监护病房的管道和线路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节约了整理床单元和转运病人的时间;减少了病人因异物发生压疮的危险;电源线路的管理节约了插座的数量,方便插座和插头的取用。结论提高了整理床单元和转运病人的效率;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电源线的管理为抢救仪器的使用争取了时间。

  • 标签: 微量泵监护仪电源线管理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作为研究对象,每组50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后的血压及心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手术开始后的血压及心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舒适护理运用在手术室护理中能够使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维持在正常水平,有利于顺利开展手术。

  • 标签: 舒适护理 重症监护 应用
  • 简介:本文阐述了笔者所在医院院感科的专职人员及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自2014年6月1日~2015年6月30日进行了历时半年的目标性监测,效果良好。我们认为,为有效控制ICU的院感,应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规范手卫生,严格执行消毒及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做好环境卫生监测,加强患者管道的管理与控制,尽量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 感染分析 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通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临床应用分析。方法对我院近六个月在ICU病房住院的428例患者进行随机抽取84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4例患者原发疾病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的通气时间和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经过几个月的ICU病房治疗后,患者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并发症最多的是相关性肺炎,有40例。发病率为47.6%,其次是患者肺部黏膜损伤的有24例,发病率为28.5%;最少的肺不张的患者有20例,发生率23.8%。结论在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每天会接收各种各样的重症病人,在对重症患者采用呼吸机的时候,会导致很多的并发症,其中相关性肺炎、肺部粘膜损伤和肺不张是最主要的三种并发症。因此在采用呼吸机治疗的同时,要配合药物治疗或者增强医疗器械使用的规范,都可以大大的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 简介:我院血液净化室的建立已有26年的历史,血液净化的技术日趋成熟,透析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新近开展的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其应用的范围和用途已走出肾脏病的范畴.现将建立重症CCNU的构思阐述如下:

  • 标签: 重症 肾脏病 监护病房 连续性血液净化 透析 CBP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控制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其有效方法。方法统计在ICU采取系统控制感染措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病人的发病部位、基础疾病、感染病原菌种、临床特点等。结果采取措施前ICU医院感染率为24.7%;采取措施之后感染率为7.7%;下呼吸道感染为措施前后的首要感染部位。结论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系统控制感染措施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应受到医院管理部门和护士的重视。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ICU) 医院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重症监护病房的对比护理研究,探讨其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的重症监护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严格地、综合地重症监护病房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在院死亡率、康复出院率、护理风险发生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在院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康复出院率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

  • 标签:
  • 简介: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域。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医疗护理过程中人的行为有密切联系,制度是规范工作行为的约束条款。医院感染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本文从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入手,针对当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制度化规范管理的建议。

  • 标签: 制度化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管理
  • 简介:摘要选择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细节管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情况,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细节管理措施及效果。结果表明,在重症监护病房中,通过细节管理的实施,可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细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救治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提供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病人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60例,按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监护 早期康复护理 病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院重症医学科(ICU)耳念珠菌患者感染/定植及环境污染情况,评价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2022年1月某院ICU1例长期住院患者血培养检出耳念珠菌,立即对该科住院患者不同体表部位及病区环境进行多次采样和细菌培养(频率为每间隔一周采样一次),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分析。对检出耳念珠菌的患者采取单间隔离、温水冲浴、洗必泰擦洗等措施,对病区环境采取擦洗、消毒等措施,采取主动筛查的方法评估防控措施效果。结果第一次主动筛查ICU14例在院患者,其中8例患者检出耳念珠菌9株;首次检出耳念珠菌前一周内转出ICU的3例患者,均未检出耳念珠菌。第二次主动筛查ICU13例在院患者,其中2例患者检出耳念珠菌2株;第三次主动筛查ICU8例在院患者,仅在1例患者的腹股沟和腋下检出耳念珠菌,余患者筛查均为阴性;第四、五次主动筛查均未再检出耳念珠菌。环境监测结果显示,第一次主动筛查采集80份环境标本,分别在地面、医疗设备检出耳念珠菌6株,第二、三次筛查均未检出耳念珠菌。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14例在院患者仅1例发生耳念珠菌败血症医院感染,其余患者均确定为耳念珠菌定植病例且后期均去定植。结论耳念珠菌易在病区内传播,但通过采取积极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耳念珠菌感染仍可防可控。

  • 标签: 重症 耳念珠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感染控制策略。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4月-2023年4月期间的6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细节护理模式,对比相应的护理结果。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患者采取细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感染控制策略 分析
  • 简介:摘要严重感染和脓毒性休克仍然是全球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抗菌药物挽救生命同时也会引起损伤。制定抗感染策略需要考虑病原,抗菌药物的选择、时机、治疗药物监测等。起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正确使用对提高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抗感染成功率十分关键。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