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00例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100例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对比两组患儿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来评估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不良情绪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不良情绪,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儿科重症监护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和他人的纠纷隐患报道,对NICU相关护理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效果明显,在临床工作中使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护士素质全面提高,提升了护理品质,增进了医患感情,扩大了社会影响。

  • 标签: NICU 护理问题 相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8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并择取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10例患儿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儿均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加用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组在护理操作评分、制度评分、护理书写记录评分以及家长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护理质量,还可以使患儿家属更加认可和满意临床护理服务,避免医患纠纷,使医院监护水平得到提升。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新生儿科作为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新生儿许多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低、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要加强对医院新生儿重症病房的干预和护理,使之得到有效控制,对NICU来说是重中之重。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内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伤骨折患者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内容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多发伤骨折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多发伤骨折患者重症监护病房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抢救成功率,获得更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发伤骨折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病人的振动排痰护理方案与效果。方法:选择80例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为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成参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参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用振动排痰与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血气指标与生命体征。结果:研究组的血氧分压高于参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呼吸、心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病人接受振动排痰与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振动排痰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 PDCA 循环模式的运用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 重症监护病房在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患者 210 例,将 210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105 例观察组与 105 例常规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感染管理,观察组实施 PDCA 循环感染管理模式,比对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 PDCA 循环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管理 PDCA 循环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创伤患儿各项临床指标对创伤救治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儿童重症监护病房48例重症创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苏州地区儿童重症创伤的临床特征,按照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各种并发症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苏州地区儿童严重创伤,男女比例为11,其中以3岁以下儿童多见,占47.92%,学龄前儿童占33.33%,学龄期儿童占18.75%。致伤因素中,车祸占首位(56.25%),次之为高处坠落(18.75%)、摔伤(8.33%)、气管异物(6.25%)、硬物砸伤(2.08%)、自缢伤(4.16%)、烫伤(2.08%)、电击伤(2.08%)。两组pH、血钾、血乳酸、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血糖、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死亡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颅高压、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感染及心跳骤停的发生率要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ARDS、休克、电解质紊乱、高血糖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CU严重创伤儿童死亡原因中MODS占首位,ARDS次之。结论对严重创伤患儿进行pH、血钾、血乳酸、纤维蛋白原指标的观察,可判断病情并采取有利措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 标签: 创伤 儿童 严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细菌学分析情况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且出现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收集患者痰培养结果,分类统计各类菌株占比,同时分类统计患者通气方式。结果机械通气者(42.00%)、气管切开者(40.00%)占比显著高于气管插管者(18.00%),差异显著认为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痰培养均呈阳性,共分理出菌株8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54.12%),显著高于真菌(27.06%)和革兰阳性菌(18.82%),差异显著认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以格兰阴性菌为主,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等通气方式与肺部感染密切相关,应做好相应干预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肺部感染 护理措施 细菌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106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3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53例采用舒适护理措施,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结果实施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心理舒适、生理舒适的得分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性护理方式能够使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降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适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护理水平,因此非常适合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重症监护室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 60 例 我院重症监护病房 治疗 的 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 分成 对照和观察两组各 30 例,在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强化护理干预, 将最终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 结果:护理后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 及 相关卫生指标合格 率均 得到显著提高 , 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也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中采用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几率,减轻疾病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胁。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家属焦虑情绪状况,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家属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家属焦虑情绪状况,使得患儿家属能够积极的配合患儿的治疗,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儿童 重症监护病房家属 焦虑情绪状况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儿童重护监护病房护士做好防护措施,减少护士发生锐器伤,从而减少职业感染的危险,保证护理人员的健康,以便更好地为患儿服务。

  • 标签: 儿童病房 职业暴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作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重症急诊ICU患者共计18例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抢救时间为(17.7±3.9)min,平均治疗费用为(2822.4±217.6)元,平均住院时间为(92.1±5.0)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资料(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具有重要的护理地位。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危急诊ICU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对策。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ICU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的研究方法进行记录分析。结果ICU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4.53%,显著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率3.93%;医院感染的部位分布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6.23%,其次为泌尿道15.53%;主要的危险因素有高龄(≥60岁)、侵入性操作等。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应针对危险因素实施早期干预,是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关键。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的分布于耐药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感染标本422份,对细菌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并对耐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为首,占19.34%,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ICU病房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较高,应定期对ICU病房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情况进行检测,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

  • 标签: 病原菌 重症监护病房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