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Tei指数联合校正QT离散度(corrected QT dispersion,QTcd)和B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评估无创正压通气对早产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接受无创正压通气的胎龄28~32周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早产儿。根据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设置的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MAP),分为低压组(≤6 cmH2O,1 cmH2O=0.098 kPa)、中压组(>6~<9 cmH2O)和高压组(≥9 cmH2O)。监测无创正压通气0~2 h内及使用稳定的MAP持续通气12 h后右心室Tei指数、QTcd和血BNP。采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和积矩相关性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共178例进入本研究,其中低压组75例,中压组62例,高压组41例。(2)使用稳定的MAP持续通气12 h后,高压组右心室Tei指数和QTcd大于中压组和低压组[Tei指数:(0.38±0.05)与(0.33±0.04)和(0.33±0.04),F=29.18;QTcd:(27.6±4.2)与(22.8±4.4)和(22.2±4.2)ms,F=23.26;P值均<0.001];中压组右心室Tei指数和QTcd与低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血BNP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1.33,P=0.267)。(3)与无创正压通气0~2 h内相比,使用稳定的MAP持续通气12 h后,高压组右心室Tei指数和QTcd增大[Tei指数:(0.38±0.05)与(0.34±0.04),t=-6.61;QTcd:(27.6±4.2)与(23.4±4.4)ms,t=-5.06,P值均<0.001];中压组与低压组右心室Tei指数和QTcd变化不明显(P值均>0.05);3组持续通气12 h后血BNP水平与0~2 h内相比,未见明显变化(P值均>0.05)。(4)右心室Tei指数和QTcd与MAP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6和0.50,P值均<0.001)。结论当MAP<9 cmH2O时,无创正压通气对RDS早产儿心功能无明显影响;较高压力(MAP≥9 cmH2O)、较长时间(>12 h)的无创正压通气,对RDS早产儿右心功能有一定影响。

  • 标签: 正压呼吸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 心电描记术 利钠肽,脑 婴儿,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B钠尿肽、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梗死组,将同时期门诊52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健康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B钠尿肽、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分析总结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梗死组B钠尿肽、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进行各指标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96.2%,特异性为86.5%。且进行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进行B钠尿肽、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诊断可提升诊断效果,减少漏诊。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B型钠尿肽 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 B钠尿肽、 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2月 在我院住院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梗死组,将同时期门诊 52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健康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 B钠尿肽、 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分析总结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梗死组 B钠尿肽、 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进行各指标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 96.2%,特异性为 86.5%。且进行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 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进行 B钠尿肽、 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诊断可提升诊断效果,减少漏诊。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B型钠尿肽 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B钠尿肽前体(NT-proBNP)、胱抑素C(Cys-C)的浓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CS患者89例,其中介入治疗54例,保守治疗35例。分别测定入院24小时内血浆Hs-CRP、NT-proBNP、Cys-C的浓度。分析并记录住院期间和出院后90天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随着Hs-CRP、NT-proBNP浓度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随着Cys-C浓度增加,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而Cys-C浓度与近期心脏事件呈负相关,可反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近期预后。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胱抑素C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B超声可显示胎儿轮廓及其内部结构。故在临床上常用来筛查胎儿先天性畸形。但对胎儿唇腭裂的B超诊断,目前国内尚未见有报道。我院自1996年3月至1998年1月,对1200例妊娠中晚期孕妇应用B超声筛查查出唇腭裂10例,经分娩后证实9例,符合率90%。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唇腭裂 胎儿 B型超声诊断 筛查 妊娠中晚期 先天性畸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指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进展,从而造成主动脉真、假腔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夹层主要发生在胸主动脉,临床特点为起病急、进展快且致死率很高,是心

  • 标签: 药物治疗 胸主动脉 治疗策略 主动脉夹层 夹层动脉瘤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N-末端B钠尿肽前体、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诊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共141例(有效改善患者90例,死亡51例),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患者的凝血功能、心功能及炎性指标,判断D-二聚体、N-末端B钠尿肽前体、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患者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的价值效果。结果死亡组患者的D-二聚体、N-末端B钠尿肽前体、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的指标数值均显著高于生存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联合采用D-二聚体、N-末端B钠尿肽前体、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的方法能够有效帮助医生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判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判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检测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 D-二聚体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肌钙蛋白T
  • 简介:摘要目的讨妇科急腹症用B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患有妇科急腹症患者150例用B超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B超声诊断检查发现宫外孕45例,黄体囊肿破裂44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盆腔炎症30例,超声诊断平均正确率92.23%。宫外孕,黄体囊肿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症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5.74%,91.67%,88.89%,93.75%,88.24%。结论妇科急腹症B超下进行动态性的观察,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在临床上是一种或缺的诊断方法,是妇科急腹症进行诊断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妇科急腹症 B型超声 临床研究
  • 简介:颧骨位于面中部最突出的部位,决定面部水平宽度、前突度和面中部垂直高度。是面部结构功能和美观的关键标志。由于颧骨特殊的位置和复杂的解剖结构使其在遭受外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骨折使颧骨塌陷移位,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是颧骨骨折的最主要临床表现。颧骨骨折复位固定常常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同的手术人路提供了不同的术野清晰程度和复位固定操作难易程度,而且,患者容貌的恢复或改善程度以及手术切口遗留的瘢痕也是评判颧骨骨折复位后治疗效果的指标,本文利用不同的手术人路针对B颧骨骨折进行复位固定并观察术后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颧骨骨折 临床表现 治疗效果 疗效观察 B型 骨折复位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B超声诊断妇科盆腔肿块,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选取我站2005年到2015年期间就诊的72例妇科盆腔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B超声检查.将B超声诊断结果与CT确诊进行对比,分析其诊断正确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结果B超声检查在炎性包块和子宫肌瘤诊断中正确率高达100??00%,对宫外孕和卵巢囊肿的诊断正确率也较高,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诊断正确率相对较低.结论B超声检查对多数盆腔肿块的诊断正确率较高,对各型盆腔肿块的区分鉴别以及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关键词妇科盆腔肿块;B超声;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7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9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皮瓣与抗生素治疗胫骨Gustilo-AndersonⅢA-B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胫骨Gustilo-AndersonⅢA-B开放性骨折36例,采用外固定架联合小腿前外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小腿内侧皮瓣,以及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31例胫骨骨折临床愈合;5例不愈合,二期植骨后全部愈合。3例皮瓣局部坏死,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结论外固定架、皮瓣与抗生素治疗是胫骨Gustilo-AndersonⅢA-B开放性骨折的理想方法,应根据小腿软组织情况,以及创面部位选择不同的皮瓣及抗生素。

  • 标签: 胫骨骨折 外固定架 抗生素 皮瓣
  • 简介:摘要B2骨折为T形骨折,通常由高能量的暴力造成,是最难处理的一种髋臼骨折。非手术治疗这种骨折的效果不佳,通过手术使骨折获得解剖复位又极其困难,因此手术治疗的效果也可能不佳。可以将T形骨折看做是一个有或没有后壁受累的后柱骨折,再加上一个独立的前柱骨折。在这种骨折类型中,既然前后柱的骨折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复位和固定其中的任何一个柱都不能保证另一柱也能复位。

  • 标签: B2型骨折 髋臼骨折 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旋转刺激和腹腔注射精氨酸加压素(AVP)的方法,建立两种运动病诱导模型,观察心房钠尿肽(ANP)的抗运动病作用。方法SD大鼠24只,按照实验设计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实验组大鼠给予旋转刺激(120 min)诱导运动病发生后,取6只大鼠检测其0.15%糖精钠溶液的饮用量及高岭土食用量的变化,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大鼠运动病的敏感性;实验组另外6只大鼠在腹腔注射AVP,观察大鼠对0.15%糖精钠溶液的厌饮行为,然后观察ANP腹腔注射对大鼠旋转刺激及AVP使用后0.15%糖精钠溶液厌饮行为的抑制作用。结果旋转刺激诱导大鼠产生厌饮糖精钠溶液(味觉厌恶)及异嗜高岭土(异食癖)的行为(P<0.05或P<0.01);腹腔注射AVP后,亦可诱导大鼠产生厌饮糖精钠溶液的行为(P<0.05或P<0.01);而腹腔注射ANP后能有效地抑制旋转刺激或腹腔注射AVP引起的大鼠条件性味觉厌恶行为(P<0.05或P<0.01)。结论类似于旋转刺激,腹腔注射AVP也可以诱发大鼠运动病表现;腹腔注射ANP在这两种运动病模型上均具有拮抗大鼠运动病的作用。

  • 标签: 大鼠 运动病 精氨酸加压素 心房钠尿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予以B超诊断的意义及其分应用。方法以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5月10日我院3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所有患者均实施B超诊断。观察B超诊断符合情况以及图像表现。结果B超诊断符合概率为84.38%,误诊5例;诊断图像边界清晰概率为43.75%,边界不清晰为56.25%;附件区囊性肿块最小3.2×2.9×2.5cm,最大8.2×7.5×5.4cm;以椭圆形、圆形图像较为多见,包膜较完整,囊内透声不佳,可见细小密集光点反射存在,伴有团块回声。在疾病分方面,单纯囊肿21.88%,多囊31.25%,均匀光点25.00%,混合12.50%,囊内肿块9.38%。结论卵巢巧克力囊肿予以B超检查临床价值较高,具有简便易行等优势,能够进行疾病分,确定性质,为下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B超 分型 卵巢巧克力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