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儿童健康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和未来,因此儿科护理一直是国际护理界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当前国内护理事业的薄弱环节。目前,国内儿科护理人员短缺、流失严重。此外,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学科建设上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分析当前形势下国内儿科护理的发展方向,就儿科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促进儿科护理的发展,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科 护理 最新研究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医联体护理专业小组社区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社区医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编号法纳入个案组与常规组(n=31)。常规组执行常规管理,个案组由医联体护理专业小组为病例实施个案管理,比较病例的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管理后个案组病例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均相对较低,优于常规组(p<0.05)。个案组病例的生理机能、心理健康及躯体疼痛分数均高于常规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联体护理专业小组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提升其生活质量,干预价值较高。

  • 标签: 医联体护理专业小组 社区糖尿病 个案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自我管理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3 月接受的 58 例 慢性心力衰竭 案例为对象,随机分甲组和乙组,均是 29 例患者。前者实施的是常规管理形式,后者进行的是自我管理方式,管理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 结果: 和甲组的依从性情况对比,乙组的依从几率比较高,是 93.1% 。重点分析了两组案例的生活质量评分,其中乙组的心理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等指标高于甲组。 结论 :针对 慢性心力衰竭 的案例进行自我管理方式,其优势相对明显,能改善各项指标,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自我管理 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科畏惧症患儿在口腔治疗中的行为管理护理策略。方法;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集300例牙科畏惧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和实验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行为管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牙科畏惧症 口腔治疗 行为管理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口造口失禁患者接受互联网+智慧医院视角下专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50例实施互联网+智慧医院后的伤口造口失禁患者为观察组的研究对象,50例对照组为实施互联网+智慧医院前的伤口造口失禁患者,对比护理管理和两组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伤口造口失禁患者基于互联网+智慧医院视角下接受专科护理管理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可推广。

  • 标签: 互联网+智慧医院 伤口造口失禁 专科护理管理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等,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如何把握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确保护理质量的稳步提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保证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者的中心任务,也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主要目标。但是基层卫生院的护理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基层卫生院存在的护理质量问题和解决措施。

  • 标签: 基层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人护理终端信息系统(PDA)推广中项目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21年11月开始在个人护理终端信息系统推广中实施项目管理,比较实施前1年和后1年我院护士对PDA临床护理使用掌握情况、静脉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口服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血标本采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基本功能介绍、药品配置、医嘱执行、静脉输液、护理巡回、口服药发放、皮试、标本采集、检验结果查询和工作量统计掌握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

  • 标签: 个人护理终端信息系统 项目管理 护理安全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新生儿脐带护理时,将愈脐带护理与传统护理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现在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中录入的新生儿78名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将患儿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单组内设置39名患儿,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最早组内患儿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内患儿则选择预脐带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内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新生儿护理时,将愈脐带护理措施应用于其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护理效果,临床可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脐带护理 新生儿 护理方法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在当前的临床医学中,妇产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主要内容包括: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断等,在保证女性生理健康和生殖健康、预防和治疗各类妇产科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妇产科患者中,患者的情绪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病情的恢复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妇产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护理的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优质护理 临床护理工作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升手术室质量时采用手术室风险管理模式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0例患者,对照组为实施风险管理前的患者,观察组为实施风险管理后的患者。通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通过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质量方面要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进行手术室管理过程中融入风险管理模式后可以最大限度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效果。

  • 标签: 手术室风险管理 手术室护理质量 应用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妇科護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院收治的 60 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 30 例与对照组 30 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出现的概率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护理中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实验组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首先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6.7% ,高于对照组的 80% ,具有统计意义( P<0.05 ),其次,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 6.7% ,低于对照组的 20% ,具有统计意义( P<0.05 )。结论:在妇科疾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对于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都有极大的帮助,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妇科 ; 人性化 ; 护理    引言    人性化护理是指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开展护理工作,其目的就是恢复病人的身心健康,基于病人需要为核心开展护理,作为临床新型护理模式,是为患者提供了最为优质的护理服务的服务理念,这也是医疗护理不断进步的必然结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期间,到某院治疗的 60 例妇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纳入标准:经诊断确认妇科疾病,且无其他影响本次试验的其他严重疾病,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意识清楚,明白本次研究的目的,且同意配合。患者年龄介于 25 ~ 50 岁之间。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操作:     1.2.1 入院护理    患者办理入院手续之前,护理人员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患者的家庭状况、社会背景等等,并做好相关记录。待患者入院之后,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基本生活设施的使用等等,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的距离,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1.2.2 心理护理    妇科疾病和其他疾病有很大的差别,这种疾病的隐秘性比较强,很多患者治疗时羞怯心理很严重,此时护理人员应该结合患者的疾病类型给予正确的心理指导,以此消除患者的羞怯以及恐惧心理。     1.2.3 患者家属护理    除了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之外,也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指导家属正确实施日常生活护理,与家属一同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促使家属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     1.2.4 护理方法的人性化    人性化护理方法以病患的需求为中心,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性病房环境的营造,实现环境卫生的清洁性,在患者病房配置基本的上网装置,摆放一些净化空气的植物,病房中还设有独立卫生间, 24 小时提供热水,患者病床的床头上设置了呼叫设备。通过对舒适性病房环境的营造,让病患感到亲人般的温暖,给予其家人般的呵护,从而有助于病患的早日康复。     1.2.5 分级护理    在护理中,注意实施分级护理的制度,分级制度的制定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合理划分,各个级别的划分都应该有相应的护理措施。一级护理对象应该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应该将其作为重要护理对象,实时监控患者的各项生病体征及指标。病情正逐渐有好转趋势的患者应该为二级护理对象,在这些患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多鼓励患者,使其有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加快康复。三级护理目标为病情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这时候可以实施开放式护理措施,患者能够自由活动,或者家属捅医生沟通好的情况下,可以出院与家人团聚。     1.2.6 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通过对安全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安全健康教育是人性化护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针对病患及其病患家属,护理人员要积极开展健康卫生教育,要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病患护理模块中,要专门配置专业的健康教育人员,给予患者及家属先进的健康教育知识,医院要为患者免费提供各类健康书籍,保证患者随时得到健康引导,使其了解到妇科疾病恢复的相关知识,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妇科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需要给予饮食、作息习惯等的引导,交待具体的出院护理养护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恢复状况,展开定期性的电话回访,做好患者恢复状况的及时记录工作。     1.3 统计学分析    用 SPSS18.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经过两组患者的护理,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6.7% ,对照组为 80.0% ,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在护理过程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情况:观察组概率为 6.7% ,对照组概率为 20.0% ,这一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意义( P<0.05 )。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临床护理方法,这种护理方法以人为本,以构建融洽的医患关系为出发点,为患者提供舒适化、个性化、科学化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需求的满足。在妇科治疗中,患者的情绪会比较丰富,内心细腻,所以,在治疗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比如焦虑、恐惧、失望等等,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注意帮助患者疏导,走出负面情绪的阴霾。特别是手术患者,很容易出现术前焦虑、抗拒,担心手术会对自己以后的生活造成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使其对自己的治疗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进行个人护理,比如阴道以及会阴部的清洁,使其在积极的心态中度过围术期。另外,由于妇科的护理中可能涉及患者的个人隐私,所以,护理人员在检查、治疗的时候,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尽量避免直呼患者姓名或床号。在护理操作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部位,同时要对患者的病情及资料进行保护,维护患者的隐私权利。综上所述,在妇科的护理中,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帮助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效改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凤丽 . 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5 ,( 8 ): 150.     [2] 冶雪莹 . 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J].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6 ,( 6 ): 212-213.     [3] 窦玉英 . 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J]. 中外健康文摘, 2017 ,( 45 ): 204.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输液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一共选择近一年在我院儿科治疗的14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治疗起止时间分别为2020年7月、2021年7月。之后参考随机原则将全体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儿输液依从率、一次穿刺成功率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输液依从率分别为78.57%、95.71%,对比结果差异较为明显,且可以构成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与患儿家属满意度分别为74.29%、87.14%、98.57%、100.00%,对比结果差异较为显著,对比可以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输液护理中不仅可以提高患儿依从率、一次穿刺成功率,而且还可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可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小儿输液护理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对其临床效果的改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入选对象均为近一年收治(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一共120例,均为高血压患者。全体研究对象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6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临床效果中观察组无效、有效和显效所占比例为1.67%、35.00%、63.33%,对照组上述指标所占比例分别为15.00%、40.00%、45.00%,总有效率比较结果差别显著有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高血压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高校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状况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由于学业压力、生活规律不规律等原因,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护理需求,高校需要建立适应学生需求的护理服务模式。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学生的护理需求,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服务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 标签: 高校学生 护理需求 护理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COPD)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本研究精选120例近期在本院住院接受治疗干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分两组展开对比观察研究,组别设置: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执行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心理情绪改善情况、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进而对比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多维度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依从性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组两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患者慢阻肺护理管理中执行心理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心理不良情绪获得及时疏导,心理情绪获得明显改善,患者疾病治疗中生活质量也获得明显提高,与医护人员形成了和谐护患关系,护理治疗依从性增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供,具有较为显著的护理疗效。

  • 标签: 老年慢阻肺 心理护理 心理情绪 生活质量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糖尿病高渗综合征常表现为严重脱水、昏迷、脑梗塞等。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这是老年糖尿病的第一个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高,老年期达到最高峰。目的 探讨协同家属护理管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16年 4月 ~2018年 12月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 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实施协同家属护理管理模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 SF-36量表)对患者干预 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 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干预 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 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将协同家属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控制患者的代谢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协同护理 老年糖尿病 并发症 管理模式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在本医疗机构引入改良护理标识系统后,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60名患者,探讨新标识系统对患者安全性的潜在提升,对60名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观察和患者档案的定量分析。改良护理标识系统在本院精神科病房实施,包括引入新的标识类别、实施方式,并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结果 在新系统下,60名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管理呈现积极的变化,医疗错误率明显减少,患者得到了更全面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注。结论 本研究结果强调了改良护理标识系统对本院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的正面影响,新标识系统提高了医疗服务的精准性和专业性,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护理环境。

  • 标签: 改良护理标识 首次住院 精神分裂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