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对卵巢癌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 68例卵巢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34),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展开团队积极心理治疗(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癌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团体积极心理治疗在卵巢癌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癌性疲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团体积极心理治疗 卵巢癌 癌性疲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对我院精神科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选取住院患者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患者接受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幸福进取者问卷(HEIQ)评分、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HEIQ评分、SRH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可更有效地提升患者的幸福感,改善健康状态。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积极心理学理论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探究采用富马酸喹硫平、阿立哌唑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11月期间在北京市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奇偶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参照组(n=50)和研究组(n=50)两个组别。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干预,参照组服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研究组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二组病人住院后的精神、生活能力和抑郁状况评估。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均得到了改善,且研究组患者在通过阿立哌唑治疗后的精神状态评价都很好,总体上精神状态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而工作技能评价则较低。结论: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过程中,应用富马酸喹硫平、阿立哌唑等治疗均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且由于阿立哌唑在治愈后的精神状态较好,因此上述二类药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均可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富马酸喹硫平 阿立哌唑 双相情感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6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与研究组(n=34),对照组以常规的护理办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在2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后,对2组患者局部溃疡、失血性休克、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做出统计,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患者满意度,分析数据结果。结果与常规护理相比,实施预见性护理的研究组的总体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局部溃疡、失血性休克、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预见性护理服务,可以减少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控制病情,增加患者满意度,在急救和疾病恢复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 老年 积极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积极心理护理应用在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评价。方法:纳入60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时间:2019年01月~2020年01月),行对比性护理探究分析,电脑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n=30),实验组(积极心理护理,n=30),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分)。结果:(1)生活质量:两组相较,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明显,(P<0.05);(2)MoCA评分、HAMA评分:两组相较,实验组MoCA评分、HAMA评分,改善明显,(P<0.05)。结论: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抑郁评分,以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积极心理护理 帕金森病 抑郁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QCC护理对血液内科护理实习生实习积极性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对本市某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100名实习的护理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QCC护理。结果:经过不同程度的护理干预后,两组实习生对实习的积极性、实习质量以及逆境对能力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P<0.05),但是观察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在血液科室内实习的护理生给予QCC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QCC护理 血液内科 护理实习生 逆境对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激励式教学对普外科临床实习生学习积极性及教学效果的改善情况。方法:将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接受治疗的[HL1]50例普外科临床实习生作为探究对象,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观察组应用激励式教学,比较考核成绩及教学方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方式满意度96.00%、72.00%,考核成绩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普外科临床教学期间,通过予以激励式教学,提高考核成绩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方式满意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激励式教学 普外科 临床实习生 教学方式满意度 考核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实施渐进式引导护理,进一步总结护理要点,帮助患者改善睡眠,提升认知功能。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采用渐进式引导护理法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从2021年6月到2022年5月期间选取40例本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为研究主体,将其按照入院顺利分成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进行研究,前组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渐进式引导护理法,对比2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情况及狂躁症状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WMS及BRMS评分差异显著,可先显著提升/下降趋势,而观察组提升/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采用渐进式引导护理法不仅有助于改善其认知功能,还能改善其狂躁症状,对其病情有利。

  • 标签: 渐进式引导护理法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采用渐进式引导护理法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从2021年6月到2022年5月期间选取40例本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为研究主体,将其按照入院顺利分成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进行研究,前组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渐进式引导护理法,对比2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情况及狂躁症状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WMS及BRMS评分差异显著,可先显著提升/下降趋势,而观察组提升/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采用渐进式引导护理法不仅有助于改善其认知功能,还能改善其狂躁症状,对其病情有利。

  • 标签: 渐进式引导护理法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与探讨实施积极心理学团体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方法:本次随机抽取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8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干预分析。8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模式,常规干预治疗40例命名为对照组,实施积极心理学团体治疗模式干预的40例命名为实验组,分析实验两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后的社会功能、自尊评定得分、康复疗效评定得分。结果:实验组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积极心理学团体治疗模式干预后,治疗效果显著,其中实验组患者康复疗效、自尊、社会功能评分优势,P<0.05,有实验价值。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积极心理学团体治疗模式的有效干预,有助于患者社会功能康复,且疗效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康复 团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对照双相情感障碍采用富马酸喹硫平片与丙戊酸钠片治疗的效果。方法: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共68例,均在2022年01月-2023年12月期间入我院治疗。按照掷骰子法分组,34例纳入参照组并选取丙戊酸钠片治疗,34例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比较二组的躁狂评分、抑郁评分、治疗有效性。结果:比较躁狂评分、抑郁评分,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治疗有效性,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时,选取丙戊酸钠片与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均可发挥治疗效果,但后者疗效更高,控制躁狂症状与抑郁症状的效果更好,推荐使用。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丙戊酸钠片 富马酸喹硫平片 治疗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积极心理学护理用于老年抑郁症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2月-2022年11月本科接诊老年抑郁症病人(n=78)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9人,前者采取积极心理学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sf-36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HAMD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17.52±2.64)分,和对照组数据(24.91±2.95)分相比更低(P<0.05)。关于sf-36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86.25±3.14)分,和对照组数据(77.21±4.56)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用积极心理学护理,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明显,抑郁情绪缓解更为迅速。

  • 标签: 抑郁症 生活质量 积极心理学护理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积极心理学护理用于老年抑郁症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2月-2022年11月本科接诊老年抑郁症病人(n=78)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9人,前者采取积极心理学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sf-36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HAMD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17.52±2.64)分,和对照组数据(24.91±2.95)分相比更低(P<0.05)。关于sf-36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86.25±3.14)分,和对照组数据(77.21±4.56)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用积极心理学护理,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明显,抑郁情绪缓解更为迅速。

  • 标签: 抑郁症 生活质量 积极心理学护理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整体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及心理健康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MoCA、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ADAS-cog评分低于对照组,记忆力、回忆力、语言功能及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整体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整体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及心理健康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MoCA、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ADAS-cog评分低于对照组,记忆力、回忆力、语言功能及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整体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心理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积极心理学护理模式联合饮食指导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9月-2021年8月58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积极心理学护理模式联合饮食指导),各29例。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积极心理学护理 饮食指导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和对认知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0例,均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丙戊酸镁治疗,实验组同时应用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喹硫平 丙戊酸镁 双向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与情感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资阳市安岳县康复医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均采用利培酮治疗2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情感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非连续错误次数、连续错误次数、正确反应次数、正确分类数、总测验次数),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非连续错误次数、连续错误次数、总测验次数少于治疗前,正确反应次数、正确分类数多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PANSS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利培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情感功能障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治疗结果 认知功能 情感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