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及措施在高龄患者腹腔胃癌根治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间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接受腹腔胃癌根治术的高龄患者临床资料,按围术期是否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分为ERAS组(n=30)和对照组(n=30),ERAS组患者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和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术前基本资料、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2周胃肠功能生存质量、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ERAS组术后住院时间[(8.51±0.97)天vs.(9.43±1.55)天,P〈0.05]、住院费用[(49482.07±4486.59)元vs.(51774.47±3464.14)元,P〈0.05]均少于对照组,ERAS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vs.30.00%,P〈0.01)。结论高龄患者行腹腔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和措施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老年人 胃癌 腹腔镜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行腹腔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其处理.结果术中并发症14例,包括术中出血5例,皮下气肿3例,高碳酸血症2例,横结肠系膜损伤4例;中转开腹2例,中转率为3.17%,1例为术中血管损伤引起出血,1例为严重高碳酸血症;余均在腹腔下成功处理.术后早期并发症11例,包括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戳孔感染2例,戳孔血肿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出血1例,淋巴漏1例.结论了解腹腔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原因和种类是减少术中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并发症
  • 简介:2016年第5届粤闽赣腹腔胃肠外科手术治疗学习班将于2016年7月22日至24日在梅州(梅州市昌盛豪生大酒店)举行。大会由梅州市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主办,梅州市人民医院承办,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协办。大会邀请了全国各地知名专家教授进行学术讲座和精彩手术演示,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 标签: 胃肠外科 手术演示 市医学会 肿瘤杂志 学术交流 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双极射频设备HabibTM4X在腹腔下肝血管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2月在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应用Habibm4x行腹腔肝血管瘤切除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完全腹腔手术,其中11例实施不规则肝切除,5例实施肝左外叶切除,无肝门阻断。平均手术时间(141±62)min(55~225min),平均出血量(93±66)m1(20-250m1),肿瘤平均直径(7.8±1.9)cm(5.6~12.5cm)。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无出血、胆漏、腹腔脓肿、肝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16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均无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选择合适患者应用HabibTM4X行腹腔下肝血管瘤切除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 标签: 腹腔镜 肝切除 肝血管瘤 HabibTM 4X
  • 简介:目的:比较空肠造瘘管与鼻空肠营养管在腹腔辅助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腹腔辅助全胃切除术后拟行肠内营养治疗的112例患者,根据肠内营养途径的不同分为试验组(空肠造瘘管组55例)和对照组(鼻空肠营养管组57例),比较两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21.4±4.38)分钟vs.(4.70±1.30)分钟,t=27.55,P<0.01];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周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血清白蛋白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中穿刺口疼痛、鼻咽部不适、导管堵塞、肺部感染、导管移位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在腹腔辅助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中经空肠造瘘管给予肠内营养治疗与经鼻空肠营养管途径相比,术后恢复较快,且不易堵塞、移位及造成误吸,适用于早期并需要较长时间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胃癌术后患者。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空肠造瘘管 鼻空肠管 肠内营养
  • 简介:腹腔手术以其良好的远期疗效和微创优势已成为早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KLASS-01是韩国一项Ⅲ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比较腹腔辅助远端胃切除术(LADG)和开放性远端胃切除术(ODG)对临床Ⅰ期胃癌患者的长、短期影响。该研究共纳入1416例Ⅰ期胃癌患者,其中LADG组705例,ODG组711例。主要研究终点是5年总体生存(OS)。

  • 标签: 远端胃切除 D2 淋巴结清扫 胃切除术 并发症率 腹腔镜胃癌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实施腹腔肝癌切除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遵循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对患者实施规范化加速康复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及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和准备,缩短禁食水的时间,使用微创手术,减少或尽量不使用鼻胃管减压,减少引流管放置,术后早期进食、早期活动,运用多模式镇痛充分地术后镇痛,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结果手术包括左半肝切除6例,右半肝切除6例,左外叶切除20例,左外叶联合左尾叶切除2例,其他肝段或联合肝段切除14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均经保守治疗康复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0±2.3)天,平均住院费用(43795.6±9483.2)元。结论腹腔肝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加速康复护理是手术成功和获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 标签: 肝细胞癌 腹腔镜肝切除 护理 围手术期 加速康复
  • 简介:目的观察结直肠癌腹腔手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8例腹腔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与肠外营养组(PN),于术后24小时内开始分别给予肠内与肠外营养,每天热卡为30kcal/kg.EN组患者术后第1天口服安素500ml,术后第二天1,000ml,术后第三天直至第7天口服1,500m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临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优于PN组(P<0.05),EN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6.7%,PN组为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天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较术前下降,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EN组患者术后营养支持费用显著低于PN组.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以改善腹腔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且可降低术后营养支持费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肠内营养 腹腔镜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的淋巴结清扫及肿瘤安全切缘,评估腹腔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的肿瘤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疾病诊疗中心363例腹腔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412例开腹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肿瘤安全切缘距离以及围手术期资料.结果腹腔组与开放组在患者年龄、性别、BMI以及肿瘤T分期比例无统计学差异.腹腔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23.5±8.4)枚,开腹手术组为(24.7±9.3)枚;腹腔手术组肿瘤近切缘距离(6.95±1.92)cm,远切缘距离(4.89±1.80)cm;开腹手术组肿瘤近切缘距离(7.28±2.01)cm,远切缘距离(4.05±1.77)cm;腹腔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肿瘤远近端切缘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组、开腹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腹腔和开腹手术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10.6±35.2)ml和(420.5±112.2)ml,腹腔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和开腹手术组术后平均住院日为(9.5±2.6)d和(11.5±2.9)d,腹腔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能够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肿瘤根治效果,安全可行,同时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 标签: 胃癌 D2淋巴结清扫术 腹腔镜 肿瘤安全性
  • 简介:目的评估超声刀在腹腔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4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超声刀腹腔组与单纯腹腔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情况、症状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和自然妊娠率。结果超声刀腹腔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发热、胃肠功能恢复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单纯腹腔组。超声刀腹腔组的术后痛经改善率明显高于单纯腹腔组(72.1%vs.35.9%,P〈0.01);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腹腔组(4.1%vs.18.5%,P〈0.01);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单纯腹腔组(61.1%vs.34.2%,P〈0.01)。结论超声刀腹腔手术治疗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且与单纯腹腔手术结果比较,术后妊娠率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 超声刀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胃癌腹腔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以探讨腹腔胃癌手术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自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ControlledTrialsRegisterdatabases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数据库检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发表的有关腹腔胃癌手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的文献.按筛选标准,共有9篇入选.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资料,应用荟萃分析专用软件包对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全体研究样本量合计935例胃癌,其中腹腔手术组509例,传统开腹手术组4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胃癌腹腔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6%、1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6;95%CI:0.30~0.71;P=0.0004);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92.27%、89.42%(OR1.35;95%CI:0.66~2.77;P=0.41),复发率分别为2.55%、3.76%(OR0.70;95%CI:0.31~1.57;P=0.39),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胃癌手术明显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远期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胃切除术 预后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腹腔辅助经肛外翻拖出式直肠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接受腹腔辅助经肛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的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状线3~5cm,A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数据库中,抽取同期接受腹腔辅助直肠前切除直肠癌根治术(Dixon)的中低位直肠癌30例作为对照组(肿瘤下缘距齿状线5~10cm,B组).观察两组手术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便功能和短期局部复发率.结果两组60例均保留了有控制大便功能的肛门,A组术后恢复进食两周内每天大便次数多于B组(P=0.025),术后6个月后.两组每天排便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652).两组均各有1例吻合口漏,B组有1例吻合口出血,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至2年,两组均有1例局部复发.结论腹腔辅助经肛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操作方便,安全可行、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直肠恶性肿瘤 腹腔镜 直肠超低位切除 经肛外翻拖出式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双视免气腹腔辅助下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探讨双视免气腹腔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应用双视免气腹腔手术设备辅助下行直肠癌根治术208例为观察组,纳入同期传统开腹行直肠癌根治术17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早期肠梗阻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吻合口漏发生率及直肠癌复发率。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长度更短(52.0mmvs.129.6mm)、术中出血量更少(81.0mlvs.146.5ml)、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更早(59.5hvs.83.6h)、住院时间更短(11.天3vs.15.6天)、切口感染率更低(0.96%vs.5.06%)、早期肠梗阻发生率少(0.48%vs.4.4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吻合口漏发生率、术后肠癌复发率、手术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双视腹腔设备辅助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的,并具有手术视野好、切口短、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双视免气腹腔镜 开腹手术 直肠癌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精细化综合器械管理在肝胆胰癌腹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94台精细化综合管理前肝胆胰癌腹腔手术所使用的器械管理资料(对照组)和396台精细化综合管理肝胆胰癌腹腔手术所使用的器械管理资料(观察组),统计分析两组手术器械的准备情况(缺失率、损坏率、不适用率)、抽查情况(遗失率、损坏率、消毒不合格率)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结果术前准备中,观察组手术器械的缺失率、损坏率、不适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0、7.33、4.73,P﹤0.05);随机抽查时,观察组手术器械的遗失率、损坏率、消毒不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医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5)。结论精细化综合器械管理可以优化肝胆胰癌腹腔手术的器械管理工作,提高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胆胰癌 精细化综合器械管理 腹腔镜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手助腹腔(hand-assistedlaparoscopic,HALS)与开腹手术(opensurgery,OS)两种术式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筛选发表于2000年至2013年的有关手助腹腔与开腹手术两种术式治疗结直肠癌疗效比较的文献,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了8篇文献,计812例患者,其中手助腹腔手术治疗407例,开腹手术治疗405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手助腹腔组出血量少(P〈0.00001),肠功能恢复时间早(P〈0.00001),术后住院天数少(P〈0.0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09);而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目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助腹腔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上较开腹手术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手助腹腔镜 开腹手术 结直肠癌 疗效比较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完全腹腔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实施完全腹腔右半结肠切除术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管理措施的不同分为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的32例(试验组)和采用传统措施的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短期疗效和预后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无明显差异(均P〉0.05);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00±0.76)天vs.(3.13±1.07)天,t=4.99,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0.78±1.62)天vs.(15.87±5.41)天,t=5.08,P〈0.05]。试验组穿刺口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50%vs.36.67%,χ2=4.93,P〈0.05];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3%vs.20.00%,χ2=4.40,P〈0.05]。两组患者术后CA199和CEA水平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试验组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30个月,两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χ2=0.30,P=0.59)。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完全腹腔下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但其长期疗效尚不确定。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机械臂辅助3D系统在完全腹腔胃癌D2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应用机械臂辅助3D系统实施完全腹腔胃癌D2根治术18例。分析患者基线资料、术中及术后结果。结果18例患者均完成3D腹腔手术。1例胃体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时术中因脾脏撕裂出血,中转为手助扶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2%,包括1例(5.6%)肺部感染和1例(5.6%)炎性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远端胃癌D2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32.8±58.3)min,全胃切除D2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87.3±67.9)min,术中失血量为(122.5±55.7)ml,首次排气时间为(47.9±19.7)h,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为(74.6±20.9)h,术后住院时间为(10.224.7)d。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9.8±11.3)枚。结论机械臂辅助系统在完全3D腹腔胃癌D: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机械臂辅助3D系统 完全腹腔镜手术 胃癌 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对比单纯微波消融,探讨腹腔辅助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6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微波消融治疗组(30例)和微波消融治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组(35例),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并按病灶大小分为A组(最大直径≤5cm)和B组(最大直径5.0~9.8cm).以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评价标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5例患者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单纯微波消融治疗及联合治疗患者的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7.1%、77.8%、70.2%及89.1%、84.1%、7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71).根据肿瘤大小分组分层分析,A组和B组分别单纯微波治疗和联合治疗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微波消融治疗患者12、18、24个月肿瘤局部复发率分别为9.6%、19.3%、33.0%,联合治疗患者分别为5.7%、11.4%、1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30).根据肿瘤大小分组分层分析,B组联合治疗患者局部复发率低于单纯微波消融治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1).单纯微波治疗和联合治疗患者总体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6.7%vs.34.3%,P<0.05).结论腹腔辅助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癌安全有效,特别是对于肿瘤最大直径>5cm的单发病灶,能有效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

  • 标签: 腹腔镜 肝细胞癌 微波消融 125I粒子植入
  • 简介:目的介绍腹腔全直肠系膜切除经肛门标本取出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12例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根治性全直肠系膜切除,肿瘤标本经肛门取出,行结肠-直肠(肛管)端端吻合.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各项指标.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5.4±3.6)岁.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23.6±85.3)min,平均失血量(75.6±15.2)ml;R0切除12例,D2清扫1例,D3清扫11例,肿瘤远切缘(3.1±1.8)cm.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6±2.1)d;除1例吻合口瘘外,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标本直肠系膜均完整,环周切缘均阴性,标本切缘均阴性;平均清扫淋巴结(18.9±6.3)枚,平均阳性淋巴结(3.6±1.4)枚.TNM分期:Ⅰ期3例,Ⅱ期6例,Ⅲ期3例.术后随访2~5个月,排便功能良好.结论直肠癌行腹腔根治性全直肠系膜切除,经肛门取出标本,完成结肠直肠(肛管)端端吻合,不违背肿瘤根治原则,技术上安全可行,并可避免腹部切口取除标本.

  • 标签: 腹腔镜 直肠癌 自然孔道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下肾脏零缺血免缝合肿瘤吸除技术治疗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优越性。方法:收集近期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手术患者共21例,其中采用传统腹腔肾部分切除术患者14例(部分切除组),腹腔肿瘤吸除技术患者7例(吸除组),分析肿瘤吸除技术的临床优越性。利用SPSS19.0统计学方法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有无输血等相应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吸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绝对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部分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下肾脏零缺血免缝合肿瘤吸除技术治疗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术后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肿瘤吸除技术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