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将2001年6月~2010年3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病人208例,对并发FES的12例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结果进行描述。结果12例患者中,11例经过5~7天治疗,临床各项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恢复正常。1例因重度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骨折的早期开放复位固定可降低FES的发生率,而骨折髓内针固定有增加FES发生的危险;呼吸支持和循环维持是治疗FES的关键,早期大剂量激素应用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骨折 脂肪栓塞 综合征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总结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对脑卒中吞咽困难9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常规药物及吞咽训练治疗,治疗组加用吞咽治疗仪治疗。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加吞咽治疗仪可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吞咽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康复训练 吞咽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健康教育对乳房癌根治术患者出院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实施乳房癌根治术患者107例,分为实验组51例,采用优化的健康教育措施,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在出院前当天和出院4周以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估;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4周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化健康教育对乳房癌根治术患者出院的自我护理能力有促进和加强作用,对疾病康复有显著效果,同时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 标签: 乳房癌根治术 自我护理 优化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早期康复护理的安全及对舒适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在术后5h术侧肢体制动,5h被动翻身,按摩腰背部肌肉,24h开始康复运动,第四天下床;对照组绝对卧床72h,1周下床。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腰背痛疼痛指数。结果两组出血情况、心脏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但术后24h、48h腰背痛有明显差别。结论术后24h行康复运动是安全的,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外伤伴鼻中隔骨折的手术技巧和要点。方法取2007年-2009年入住我科,有明确外伤史,经CT扫描检查明确诊断为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并排除颅底骨折患者2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例。年龄20岁-55岁,中位年龄38岁。其中2例女性病人为打架受伤,20例为车祸受伤,4例为运动受伤。所有患者均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加鼻骨骨折闭合复位术。手术分离过程中均讲求技巧。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讨论鼻部外伤致鼻中隔损伤,鼻中隔软骨、骨质发生变形破裂,要求术者在操作过程中仔细耐心,做好鼻中隔解剖,以防止发生黏膜撕裂等严重并发症。

  • 标签: 鼻外伤 鼻中隔矫正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盆、腹腔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笔者单位收治46例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盆、腹腔恶性肿瘤的病例,总结治疗前、中、的护理方法及特点。结果46例中显效28例(60.8%),有效13例(282%),无效5例(10.8%),总有效率为89%;46例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轻度的皮肤灼伤,无其它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通过护士认真实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及治疗中治疗的观察与护理,能确保治疗安全顺利完成,达到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

  • 标签: 超声治疗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内诊疗中护理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7755例患者实施无痛内诊疗,与麻醉医师、内医师进行各种诊疗配合,并按操作流程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7755例患者经严密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护理等处理,80例出现轻微的呛咳、屏气等反应,9例患者出现心率减慢,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各种诊疗,术后患者的满意率在99%以上。结论无痛内诊疗是一种舒适的诊疗方法,诊疗过程可能出现并发症,经过严密的护理及观察,能显著提高无痛内诊疗的舒适性及安全性。

  • 标签: 无痛诊疗 消化内镜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输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操作简单,优点明显,长时间留置既保证静脉通道通畅,又能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护士不但要提高自身的操作技术水平,更要加强置管前宣教、严格无菌操作、置管期间加强观察和护理,在每个环节上都熟练、正确,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医疗及护理质量。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护理 观察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PICC堵管原位换管的经验体会。方法在无菌技术下行原PICC穿刺处换管,并予观察与护理。结果31例患者,换管成功27例,4例患者出现送管困难,未能成功换管。27例成功换管,平均留置86天,27例中发生穿刺处感染1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破损1例。讨论PICC原位换管解决了因导管堵塞后患者输液困难的问题,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成功率高。PICC原位换管是一项新技术,要求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 标签: PICC 原位换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以往主要是内科治疗,但疗效不显著,电视胸腔肺减容术(LVRS)是近年肺气肿治疗领域里新开展的最有效方法。本文旨在探讨该术式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从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我科对12例肺功能极差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施行肺减容手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术前作好心理护理和呼吸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功能的维护。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通畅。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肺减容手术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原来的呼吸困难基本消失,术后肺功能和血气检查基本正常。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结论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肺减容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

  • 标签: 胸腔镜 肺减容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用于肺叶楔形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0例电视胸腔肺叶楔形切除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结论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对于安全和有效地开展胸腔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胸腔镜 肺叶楔形切除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ICU的患者因疾病、环境改变、无家属陪护、无法交流等应激源而导致应激和焦虑;家属因为患者突然生病,病情恶化产生焦虑,情感和意志脆弱。护士应该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与需求。我院ICU采用爱心、写字板及一封家书帮助患者和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康复,并构筑护患沟通的桥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ICU 外走廊探视 爱心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57例经纤支灌洗治疗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为减少并发症,良好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只要操作熟练轻巧,术前全面了解病史,严格掌握适应症,做好麻醉抢救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中配合迅速、准确,尽量缩短治疗时间,以减轻患者因气道、咽部刺激而引起气道痉挛而加重缺氧,注意监护一般很少出现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所选的57例经纤支灌洗治疗患者无1例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喉痉挛等严重并发症。纤支局部冲洗方法的应用为临床治疗肺部感染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一方面通过稀释、吸引而迅速排除脓性分泌物,减少毒素吸收;另一方面,局部注药可提高病变局部的药物浓度,有效控制感染,亦可大大缩短病程,减少全身抗生素用量。

  • 标签: 纤支镜灌洗 治疗 肺部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下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下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38例输尿管狭窄患者,术中留置F7-F8双J管一根;术后2-3月拔除双J管;拔管3-6个月进行B超或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术后随访32病例中,时间3-24个月,29例治愈(治愈率90.6%)。结论输尿管下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钬激光 输尿管镜 输尿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丝白祛斑软膏治疗面部深Ⅱ°偏浅烧伤色素沉着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78例患者,采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以丝白祛斑软膏加面膜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普通按摩膏加面膜治疗,每天1次,连续使用40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4%,对照组5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11,P<0.05)。结论丝白祛斑软膏治疗面部深Ⅱ°偏浅烧伤色素沉着疗效确切。

  • 标签: 丝白祛斑软膏 烧伤色素沉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抑郁(PS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PSD患者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0天对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于干预后30天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心理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使2型糖尿病病人能够自已管理自已,达到减少2型糖尿病病人的再次住院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138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糖尿病有关知识,如饮食调节与锻练,药物治疗,并发症的预防等。出院给予多方面的服务,使病人将血统控制在良好的状态。结果达到减少并发症减少再住院,和前2年相比2型糖尿病再次住减少了68人。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不仅需要临床护理,更需要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和二级预防。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临床护理 院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