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的肿瘤复发通常出现较早,且80%是在手术后的最初2年内复发。专家们对于机器人辅助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带来的不完全组织切除及气腹是否会影响肿瘤的早期复发模式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收集了来自九个不同研究机构总共717例进行了机器人辅助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尿流改道的患者,

  • 标签: 早期肿瘤 根治性切除术 尿流改道 肿瘤复发 早期复发 研究机构
  • 简介:《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泌尿及生殖系肿瘤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及生殖系肿瘤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肿瘤性疾病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将国内外新近出现的肿瘤治疗及手术方法、操作器械等新动态介绍给国内的专家学者。

  • 标签: 生殖肿瘤 泌尿 杂志 新闻出版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生殖系肿瘤
  • 简介:《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泌尿及生殖系肿瘤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及生殖系肿瘤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肿瘤性疾病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将国内外新近出现的肿瘤治疗及手术方法、操作器械等新动态介绍给国内的专家学者。辟有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继续教育园地、经验教训、诊疗征询、学术争鸣、国外医学文摘、护理天地等多个栏目。本刊热忱欢迎从事本专业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

  • 标签: 生殖肿瘤 泌尿 杂志 新闻出版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生殖系肿瘤
  • 简介:《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泌尿及生殖系肿瘤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泌尿及生殖系肿瘤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肿瘤性疾病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将国内外新近出现的肿瘤治疗及手术方法、

  • 标签: 生殖肿瘤 泌尿 杂志 新闻出版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生殖系肿瘤
  • 简介:目的观察低流量麻醉在泌尿外科腹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评价低流量麻醉在此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应用安全.方法选择60例ASAI-Ⅱ级择期行腹腔肾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新鲜气体流量为2.5L/min,B组新鲜气体流量为0.5L/min.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充气后及拔管前的生命体征,抽取各时段的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测定各时段血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观察患者的苏醒时间,测量围麻醉期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吸入七氟烷的容量.结果A、B两组患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单位时间内七氟烷用量明显低于A组,两组患者围麻醉期的生命体征均平稳.结论七氟烷低流量麻醉可以安全用于泌尿外科腹腔患者.

  • 标签: 七氟烷 低流量麻醉 腹腔镜
  • 简介: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腹腔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4例,女性66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开放手术组和后腹腔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术后扁平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P〉0.05)、结石长径(P〉0.05)、梗阻位置(P〉0.05)、输尿管分离(P〉0.05)、性别(P=0.6105〉0.05)、侧别(P〉0.05)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放手术组和腹腔手术组在手术时间(P〉0.05)、术中出血量(P〉0.05)、术后最高体温(P〉0.05)、引流管拔除时间(P〉0.05)上没有明显差异,而在镇痛泵使用时间(P〈0.01)和术后住院时间(P〈0.01)上,腹腔组要明显优于开放术组。结论对于输尿管上段的嵌顿性结石,腹腔输尿管切开取石较传统开放手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腹腔镜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 简介:目的比较后腹腔根治性肾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行后腹腔根治性。肾切除术(后腹腔组)42例与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开放手术组)45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后腹腔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P〈0.05),而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开放手术组2例输血。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9个月,后腹腔组1例发生肝转移死亡,开放手术组2例出现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根治性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T1~2N0M0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 根治性肾切除术
  • 简介:目的了解采用盆底筋膜保护与重建法对腹腔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控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同一术者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腹腔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资料,其中采用盆底筋膜保护与重建技术的前列腺癌患者17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腹腔下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23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BMI、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临床分期、术前Gleason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吻合口漏尿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率、术后病理分期、术后Gleason评分及早期尿控功能恢复的情况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腹腔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均经腹膜外完成,术中无中转开放,无术中输血病例,术后吻合口无漏尿,两组均有1例术后病理切缘阳性。两组在年龄、术前BMI、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临床分期、术前Gleason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分期及术后Gleason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均在术后12~16d拔除尿管,治疗组拔除尿管后3d内、1个月内和3个月内的累积完全控尿比例分别为52.9%、64.7%和82.4%,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26.1%和3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使用盆底筋膜保护与重建技术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早期的控尿能力。

  • 标签: 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盆底筋膜保护 盆底筋膜重建 控尿
  • 简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目前对局部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相对于开放手术而言是否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将118例Ta-3N0-3M0期膀胱肿瘤患者分为2组,开放手术组(58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的开放手术治疗,机器人辅助组(60例)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行体外尿路改道。

  • 标签: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机器人辅助 腹腔镜 浸润性膀胱癌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自1991年Schuessler行第1例腹腔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radicalprostatectomy,LRP)以来[1],随着前列腺及盆底解剖结构进一步清晰及手术技巧的改进,该手术方式已经成为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LRP手术学习曲线较长,即便是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也是如此。LRP手术的难点主要在于前列腺背侧血管复合体的处理、膀胱颈和尿道的分离与识别等。

  • 标签: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prostatectomy 缝合技术 局限性前列腺癌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特点及3D腹腔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分析1例于我院接受3D腹腔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膀胱憩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男,51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入院。CT增强提示膀胱左侧壁憩室并占位;尿动力学及尿流率检查提示下尿路梗阻;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颈梗阻,膀胱左侧壁近输尿管开口处见一4.0cm×3.0cm憩室,其内可见一约1.0cm×1.5cm菜花样新生物,活检提示为尿路上皮癌(T1G1)。行3D腹腔下膀胱部分切除+左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患者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无复发再行二期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结果术后病理为膀胱尿路上皮癌(T1G3),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双肾及输尿管也未见明显扩张积水。结论影像学、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是确诊膀胱憩室癌的重要方法,3D腹腔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膀胱憩室癌(≤T2期)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膀胱憩室癌 膀胱部分切除术 3D腹腔镜
  • 简介:2010年11月6~7日,第二届中意马可波罗泌尿外科学会暨《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泌尿及男生殖系肿瘤专题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CUA)主任委员那彦群教授,候任主任委员叶章群教授、副主任委员孙则禹教授、孙光教授、CUA秘书长陈山教授和谢立平教授等150余名内地泌尿外科专家到会,

  • 标签: 泌尿外科学会 专题研讨会 生殖系肿瘤 生殖肿瘤 杂志 主任委员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前列腺癌根治术+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寻求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lo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6例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6~81岁,平均69.1岁。术前tPSA1.110~111.910ng/ml,平均37.880ng/ml,其中〉20.000ng/ml52例、〉100.000ng/m19例。Glcason评分≥8分11例。前列腺体积11.61~109.20ml,平均10.08ml。全身骨扫描排除骨转移后行腹腔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定期门诊随访tPSA、尿控等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20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6min。常规2周拔除导尿管,术后住院1~22d,平均11.9d。术后病理分期pT2a~pT2b9例、pT2c41例、pT2a14例、pT2b17例、pT45例,Glcason评分≥8分12例。清扫出淋巴结8~28枚,平均13.5枚,淋巴结转移者13例,阳性淋巴结共18枚。切缘阳性19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8.2月,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13例、放疗28例,出现生化复发23例。拔除导尿管后1个月内恢复尿控39例(15.34%),3个月内恢复尿控62例(72.09%),1年内恢复尿控82例(95.34%)。术后6周tPSA0.000~2.150ng/ml,平均O.150ng/ml。术后3个月tPSA0.000~0.170ng/ml,平均0.027ng/ml。结论腹腔前列腺癌根治术+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高危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疗效较为满意,且能提供精确的肿瘤及淋巴结病理分期。

  • 标签: 前列腺癌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治愈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的手术入路包括经会阴、经耻骨后、腹腔和机器人辅助的腹腔手术。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腹腔和机器人辅助的腹腔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已经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我们在传统腹腔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手术经验与心得,对手术过程进行简化和调整,将其归纳为三孔六步法,本文将简要回顾前列腺癌的外科治疗并对三孔六步法的手术步骤及技术要点进行具体介绍。

  • 标签: 前列腺癌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腹腔镜 三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