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巴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及PAF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Wistar雄性大鼠40只分为五组,各组8只.Ⅰ组为假手术组;Ⅱa组为等渗盐水组缺血6h再灌注6h组;Ⅱb组为等渗盐水组缺血6h组;Ⅲa组为巴酶组缺血6h再灌注6h组;Ⅲb组为巴酶组缺血6h组.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及再通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MCAO及再通后缺血半暗带皮质PAF受体基因表达,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PAF含量.结果Ⅱa组、Ⅱb组大鼠血浆PAF含量分别为(1480±249)ng/L和(1052±199)ng/L,PAF受体基因表达的吸光度(A)值分别为0.44±0.06和0.48±0.05;Ⅰ组大鼠血浆PAF含量为(506±55)ng/L,PAF受体基因表达A值为1.07±0.27.Ⅱa组、Ⅱb组与Ⅰ组大鼠的上述两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Ⅲa、Ⅲb组大鼠PAF含量分别为(848±80)ng/L和(743±105)ng/L,PAF受体基因表达A值分别为0.63±0.08和0.67±0.06,分别与Ⅱa组、Ⅱb组大鼠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巴酶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中PAF含量,并且可能对脑缺血-再灌注缺血半暗带皮质组织PAF受体基因表达有影响.

  • 标签: 大鼠 PAF受体 巴曲酶 脑缺血-再灌注 基因表达 含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与研究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就诊于我院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共136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用美他嗪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超声心动图各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组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平均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美他嗪治疗,具有较优的临床治疗效果,推荐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曲美他嗪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分析运动康复疗法联合美他嗪治疗CHD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16例CHD患者被随机均分为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美他嗪治疗)和联合治疗组(在美他嗪组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疗法),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LVEF、LVEDd、6min步行距离(6MWD)、血清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血浆内皮素(ET)-T和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美他嗪组(96.55%比82.76%,P=0.01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LVEF、6MWD和血浆NO水平均显著升高,LVEDd、血清hsCRP、Hcy、NT-proBNP和血浆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与美他嗪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LVEF[(42.31±7.37)%比(47.86±7.42)%]、6MWD[(290.62±28.36)m比(348.63±28.54)m]和血浆NO水平[(61.54±9.67)μmol/L比(72.62±10.41)μmol/L]升高更显著,LVEDd[(58.13±5.82)mm比(55.36±5.27)mm]、血清hsCRP[(3.86±0.85)mg/L比(3.49±0.67)mg/L]、Hcy[(12.68±2.47)μmol/L比(11.34±2.23)μmol/L]、NT-proBNP[(924.17±175.87)ng/L比(836.35±158.70)ng/L]和血浆ET-1水平[(55.83±11.64)ng/L比(49.36±10.23)ng/L]降低更显著,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431。结论:运动康复联合美他嗪治疗冠心病能显著改善疗效及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增强血管内皮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冠心病 运动疗法 康复
  • 简介:目的观察美他嗪(TMZ)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DCM伴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TMZ治疗组(TMZ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TMZ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MZ20mg,3次/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0周后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治疗20周后,TMZ组心功能分级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LVEF明显提高(P〈0.01),LVEDs和LVEDd显著缩小(P〈0.05,P〈0.01)。结论美他嗪可以改善DCM患者的心功能,可以作为辅助治疗。

  • 标签: 曲美他嗪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胺碘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并对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给予胺碘+常规治疗)和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心电图OT离散度(QTe)变化情况,根据患者心功能及心律改善情况评价疗效,并比较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心功能及心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vs65.85%;87.81%vs75.61%),血压、心率及QTc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心律,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医师参考。

  • 标签: 胺碘酮 慢性心衰 心律失常 心功能
  • 简介:目的讨论胺碘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9例,胺碘)和观察组(51例,胺碘+替米沙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房颤动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房颤动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观察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6.07%)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显著(P〈0.05)。结论胺碘联合替米沙坦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情况,疗效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胺碘酮 替米沙坦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回顾探究对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病人采取乙胺碘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98例,以随机双盲自愿的原则分为乙胺碘呋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49例,其中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乙胺碘呋治疗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乙胺碘呋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乙胺碘呋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采用乙胺碘呋治疗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病人临床疗效显著,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医学研究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乙胺碘呋酮 心肌病 心功能不全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螺内酯联合胺碘治疗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68例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螺内酯加胺碘)32例及单用组(单用胺碘)36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胺碘,合用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mg/d,观察6个月,观察两组的左心房内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的左心房内径较单用组减小[(36.3±6.56)mm比(45.2±7.43)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合用组复发率28.1%(9/32),单用组复发率52.8%(19/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螺内酯联合胺碘可抑制左心房结构重构,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复发。

  • 标签: 螺内酯 胺碘酮 非瓣膜病 心房颤动 阵发性
  • 简介:目的:探讨美他嗪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炎症因子、脑钠肽(BN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120例明确诊断为CHF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服美他嗪,20mg/次,2次/d),各60例,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LVRT)、E峰减速时间(EDT)、左室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E/A)、左心房内径(LAD)等心功能指标及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NP及Hcy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美他嗪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3.3%比80.0%,P=0.032);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美他嗪组治疗后LVRT[(92.1±4.6)ms比(74.5±2.7)ms]、EDT[(165.3±5.1)ms比(139.2±3.9)ms]、LAD[(41.1±2.6)mm比(33.1±1.8)mm]均显著减小,E/A比值[(0.89±0.21)比(1.16±0.51)]显著增加(P均〈0.01);血清IL-6[(16.3±2.8)ng/ml比(11.3±1.3)ng/ml]、TNF-α[(3.17±0.99)ng/ml比(2.01±1.12)ng/ml]、BNP[(311.4±27.9)pg/ml比(278.2±31.3)pg/ml]及Hcy[(15.6±4.2)pg/ml比(11.3±2.7)pg/ml]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美他嗪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心房重构,疗效显著。

  • 标签: 心力衰竭 利钠肽 高半胱氨酸 曲美他嗪
  • 简介:目的:观察美他嗪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美他嗪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和参松养心胶囊组,各50例。两组均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相应药物,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心率、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功能,24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HRV)等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与参松养心胶囊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49.88±3.97)%比(53.66±4.15)%]、心输出量[(4.29±0.58)L/min比(4.98±0.73)L/min]、每搏量[(41.38±5.87)ml比(45.58±6.89)ml]、6min步行距离[(362.38±58.49)m比(392.38±60.59)m]、24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55.14±6.68)次/min比(66.91±5.96)次/min]均明显增加,HRV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P均〈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松养心胶囊组(98.0%比80.0%,P=0.031)。结论:美他嗪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明显改善慢性心衰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心室率和改善心率变异性。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动过缓 曲美他嗪
  • 简介:目的对地尔硫卓联合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8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美他嗪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地尔硫卓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及其治疗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血压及心率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血压及心率等优于治疗前,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82.35%,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地尔硫卓联合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持续的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地尔硫卓 曲美他嗪 不稳定性心绞痛 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静脉应用尼非卡兰与胺碘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6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胺碘组给予胺碘治疗,尼非卡兰组给予尼非卡兰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房颤转复情况、复律时间、心室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尼非卡兰组转复25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83.3%(25/30);胺碘转复24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80.0%(24/30),两组治疗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1,P>0.05)。尼非卡兰组转复时间比胺碘组转复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4.2±60.87)minvs(.162.77±70.82)min,t=-5.91,P<0.01]。胺碘组出现6例不良反应,尼非卡兰组出现10例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2,P>0.05)。结论在阵发性房颤患者转复治疗中,尼非卡兰与胺碘均有较好的疗效,尼非卡兰转复时间较胺碘更短,能较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心房颤动 尼非卡兰 胺碘酮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分型、合并病变及心功能分级分布均相仿.其中33例(治疗组)采用美他嗪20mgtid口服治疗,对照组31例不用美他嗪治疗,两组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措施、药物均相同,观察两组心绞痛的发作频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的心肌缺血情况等,并作疗效比较,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均可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日耗量,并显著改善心电图ST-T,但是总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则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4.8%和32.3%,P<0.05);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改善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他嗪可以进一步提高心绞痛的疗效.

  • 标签: 曲美他嗪 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
  • 简介:目的比较伊布利特和胺碘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PA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选取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72例PAF患者,随机分为2组.伊布利特组(33例)采用伊布利特静脉注射转复窦性心律,用量:体质量≥60kg的患者,首次剂量1mg,体质量<60kg的患者,首次剂量0.01mg/kg.胺碘组(39例)采用胺碘静脉注射转复窦性心律,用量:体质量≥60kg的患者,首次剂量300mg,体质量<60kg的患者,首次剂量5mg/kg.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30min内、3h内、12h内、24h内的转复率,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伊布利特组患者用药后30min内、3h内、12h内、24h内转复率均明显高于胺碘组(x2=10.7330,10.6500,8.4538,5.1932,P<0.01或P<0.05);伊布利特组患者的平均转复时间明显短于胺碘组(t=7.9009,P<0.01);伊布利特QTc平均恢复时间短于胺碘(t=15.783,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90,P>0.05),但伊布利特组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较胺碘组更短[(0.38±0.10)h比(16.75±8.39)h,t=11.195,P<0.01].结论与胺碘相比,伊布利特对持续性房颤的转复率高,转复时间短,不良反应消失快.

  • 标签: 心房颤动 持续性 伊布利特 胺碘酮 转复
  • 简介:目的观察脱氢表雄(DHEA)对氧化应激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贴块法培养雄性Wistar大鼠胸主动脉VSMC,实验分A组(对照组)、B组(50μmol/LH2O2处理6h)、C组(50/μmol/LH2O2+1nmol/LDHEA处理6h)和D组(50/μmol/LH2O2+10nmol/LDHEA处理6h)。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CP-1的mRNA表达;比色法检测细胞丙二醛(MDA)含量。结果B组VSMC的MCP-1mRNA表达及细胞MDA的含量显著高于A组;与B组比较,C组和D组VSMC的MCP-1mRNA表达及细胞MDA含量显著降低,其中D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DHEA能显著抑制H2O2引起VSMC的MCP-1mRNA表达的上调,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对VSMC的损伤,这部分是通过DHEA的直接抗氧化作用达到的。

  • 标签: 硫酸脱氢表雄酮 氧化性应激 平滑 血管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 简介:目的研究孤立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小板功能改变。探讨房颤引起血栓前状态的原因。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1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A组)、28例孤立性持续性房颤(B组)患者分别于房颤发作及终止后1周测定外周静脉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2(TXB2)、6--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浓度,并与27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持续性房颤(C组)、3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D组)及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相比较。结果A、B组惠者房颤发作时及C组患者GMP-140、TXB2和TXB2/6-K-PGF1α比A组患者房颤终止后1周和D组及对照组明显上升。A组患者血浆GMP-140、TXB2浓度及TXB2/6-K-PGF1α与房颤发作时间呈正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左心房内径等临床参数无关。结论无论是器质性心脏病房颤还是孤立性房颤,无论是阵发性房颤还是持续性房颤都存在血小板的激活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

  • 标签: 心房颤动 血栓形成 血小板α-粒膜蛋白质 内皮 血管 前列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