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5 个结果
  • 简介: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有资料显示,脑出血性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10%~25%,在所有脑血管病中,以脑出血的病死率最高.直接病死率为38%~43%,病残率为70%~80%,其复发率约为1.8%~11%,该病多见于老年人,一般认为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每增加1岁死亡的危险性增加3.47倍,脑出血急性期发病急骤,变化多端,此时的救治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界一直将其列为重点研究的疾病,现将急性期脑出血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 标签: 急性期治疗 治疗概况 脑出血急性期
  • 简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全球性疾病,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我国是高发地区,每年新发病历约50万人,目前患病人数高达600万人以上。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及国内外研究资料,就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诊断 并发症 副作用
  • 简介:背景青年高血压可导致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并增加死亡率和致残率。但在发展中国家,针对青年人高血压的研究尚少。亦没有专门针对青年人高血压患者的防治指南。方法:入选2002年至2008年于阜外医院就诊,年龄16-30岁之间,于门诊诊断为药物难治性高血压或者高血压原因待查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病因学特点,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以及靶器官的损伤。结果:共有309例患者入选,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占59.9%(185/309),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占38.8%(120/309)。血管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而大动脉炎是血管性高血压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57.8%的患者合并一种以上的代谢综合症,较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9.2%,p〈0.01),而两组患者靶器官损伤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32.4%vs29.2%,p〉0.05).药物抵抗性高血压高达55.7%(172/309)。继发性高血压,肥胖,利尿剂的使用不足是导致药物抵抗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结论:在小于30岁的青年高血压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具有高血压的继发性因素,针对这些继发疾病进行积极地治疗可有效治愈青年患者的高血压。在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代谢综合症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很高,这加重了患者靶器官的损伤并导致药物抵抗性高血压的产生。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 大动脉炎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简介:目的分析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时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共104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入住ICU时间分为观察组(术后立即入住ICU)和对照组(术后2d入住ICU),每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GCS评分良好率、中重残率、植物状态率、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残、重残、植物状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高钠血症、脑性盐耗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及早送入ICU病房,可明显提升术后恢复良好的几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ICU GCS评分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uti-slicespiralCTurgraphy,MSCTU)对医源性输尿管损伤(Iatrogenicureteralinjury)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因妇科手术或输尿管手术损伤输尿管的患者进行MSCTU检查分析。结果右输尿管下段损伤5例,左输尿管下段及上段损伤分别为3例和1例,9例均可见损伤处对比剂溢出伴损伤侧输尿管扩张和肾积水,其中2例伴有左侧双肾盂双输尿管重复畸形。据输尿管探查、手术治疗所见,9例输尿管损伤患者中穿孔8例,离断1例,MSCTU检查对9例输尿管损伤患者的定位及定性准确率均为100%。结论MSCTU检查可以清楚显示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部位、范围且能评价肾积水程度,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 多层螺旋CT 诊断
  • 简介: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贫血临床常见,提高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是治疗该病很重要的措施之一。我院临床应用小剂量重组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6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贫血的患者,疗效显著,患者自觉症状均得到改善,观察指标均有明显变化,没有发现明显副作用。

  • 标签: 红细胞生成素 EPO 治疗 老年 肾性贫血 慢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正>63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在介入治疗后均予西药常规扩肝治疗,实验组加服健脾补气为主中药(生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山药30g,佛手12g,柴胡15g,丹参15g,田七粉3g,茵陈15g,田基黄20g,鸡骨草2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次,3~4周为一疗程。结果:第一次介入治疗前吲哚靛青绿15分钟潴留(ICGR16):实验组(11±7)%,对照组(11±7)%,

  • 标签: 肝储备功能 肝癌介入治疗 中药防治 田七粉 田基黄 鸡骨草
  • 简介: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大鼠胰腺的损伤机制。方法采用断乳1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各5只。一组为高脂血症组,喂以高脂饮食,另一组为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实验6周后处死动物,取胰腺组织,裂解提取蛋白质。采用相差凝胶电泳(DIGE)和二极质谱技术,检测两组胰腺组织蛋白质差异,并用Westernblotting验证。结果高脂血症组胰腺与正常胰腺相比,上调蛋白质3种,其中精氨酸酶Ⅱ、甘氨酸脒基转移酶、核糖核酸酶抑制剂分别为对照组的2.19倍、1.82倍和1.12倍;下调蛋白质11种,酪氨酰tRNA合成酶、α-淀粉酶、脂肪酶、DJ-1蛋白和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48倍、2.37倍、1.85倍、1.73倍和1.65倍(P〈0.05)。Westernblotting显示高脂血症组胰腺的精氨酸酶Ⅱ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α-淀粉酶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结论高脂血症胰腺组织中精氨酸酶升高可能是高三酰甘油对胰腺造成损伤的机制之一,而淀粉酶和脂肪酶下降可能为胰腺自身保护机制。

  • 标签: 胰腺 高脂血症 蛋白质组学 相差凝胶电泳
  • 简介:肝纤维化(1iverfibrosis)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创伤愈合反应,表现为肝内结缔组织增生和沉积。传统对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依赖于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肝活检),并且仍以组织病理学检查最为可靠,但这是一项有创性检查,且存在显著的取材误差,另外,只能对纤维化进行大致的静态评估,不能反映其动态过程。

  • 标签: 肝纤维化 非损伤性检测方法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 简介:甲状腺手术喉上神经(superiorlaryngealNerve,SLN)损伤发生率一般为0.42%.6.13%,是甲状腺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但常被外科医师忽视。SLN损伤的症状和体征轻微,常误为喉头水肿、气管炎等。有的常因甲状腺术后音凋降低误诊为喉返神经损伤

  • 标签: 甲状腺肿瘤切除 喉上神经 损伤
  • 简介:近50年来,已充分认识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的治疗作用,并广泛用于慢性非感染性炎症性病症,对长期使用GCS造成的骨骼系统损害也引起重视。研究表明GCS治疗的3~6个月内骨量流失速度最快,尤以小梁骨为著,随着其累积剂量增加,骨量流失亦缓慢增加,

  • 标签: 骨细胞损伤 糖皮质激素 分子机制 治疗作用 骨量流失 非感染性
  • 简介:2001年Steppan等在研究抗糖尿病的新药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s,TZDs)作用机制时,发现在小鼠脂肪细胞中由脂肪细胞特异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可引起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故命名为抵抗素(resistin)。此后,它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大多集中在胰岛素抵抗、肥胖和2型糖尿病方面。最新研究发现抵抗素与炎症和炎症相关性疾病有关,因此,抵抗素可能与AP有关。本文就抵抗素与AP做一综述。

  • 标签: 抵抗素 急性胰腺炎 胰岛素增敏剂 脂肪细胞 噻唑烷二酮 多肽类激素
  • 简介: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organophosphatepoisoning,AOPP)是我国农村地区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重型患者死亡率高,诊疗策略尚不统一。现就其流行病学特征、中毒机制、诊断及危重度的评判及治疗等作如下综述。AOPP的流行病学特征有机磷杀虫剂(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因职业性、意外或故意接触而致急性或慢性中毒,对人类造成很大伤害。

  • 标签: 急性有机磷中毒 诊断 治疗 进展
  • 简介:急性胰腺炎(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病程呈自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占AP10%-15%,其临床表现危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伴局部坏死者病死率约20%-30%,伴弥漫性坏死者病死率可达50%-80%,伴有MOF者,病死率几乎达100%。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的进步,使SAP的病死率明显下降。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综合治疗 诊断 监护
  • 简介:近年来,随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的逐渐认识,由SAP所导致的腹腔高压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早在19世纪末,Marey和Burt就曾注意到腹内压升高对呼吸功能的影响。1913年,Wendt首次提出腹内高压与肾功能不全的关系。1951年,Baggot报道在小肠严重膨胀的情况下强行关腹会产生较高的病死率。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高压 腹内压升高 肾功能不全 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发生急性肾衰竭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3~2003年间,因急性心肌梗死或冠心病心绞痛住院,并出现心源性休克的病例,以24h内是否出现急性肾衰竭为标准,比较其住院期间死亡率,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早期发生急性肾衰竭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符合统计分析标准的患者共172例,其中51例(30%)于24h内出现急性肾衰竭.有无早期发生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其住院死亡率分别为90%(46/51)和56%(68/12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早期发生急性肾衰竭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OR=6.7,95%可信限2.5~18;P<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发生急性肾衰竭,与其住院死亡率显著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病死率 预后
  • 简介:<正>治疗8例,置换液流量2500~3200ml/h,每日置换液量20~30L。结果:接受连续性替代治疗(CRRT)时间早、衰竭器官少的4例均治愈,而接受CRRT时间晚、衰竭器官多的4例均死亡。示CRRT能纠正危重病人的液体失衡,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部分替代肾脏的功能,还能清除炎症介质,阻止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向纵深发展,可早期应用提高存活率。表1参5

  • 标签: CRRT 置换液 危重病人 炎症介质 电解质紊乱
  • 简介: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导致血管性高血压引起的一过性肺水肿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本文报告了3例肾动脉狭窄引起的一过性肺水肿患者,观察疾病的临床特点,采用肾动脉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导致血管性高血压引起的一过性肺水肿。结果。肾动脉狭窄导致的血管性高血压是引起的一过性肺水肿的原因。3例。肾动脉狭窄引起的一过性肺水肿患者中,2例是大动脉炎引起的肾动脉狭窄,l例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动脉狭窄。在这3例肾动脉狭窄患者中,有2例是双侧-肾动脉狭窄,有1例是单侧肾动脉狭窄。这3例患者反复发生一过性肺水肿。介入治疗后,随访1年未再出现一过性肺水肿。结论介入治疗是血管性高血压导致一过性肺水肿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 标签: 肾动脉狭窄 肾血管性高血压 一过性肺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