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微波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62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62例,随机分成联合组患者,以及参照组患者。其中参照组31例患者,选择宫颈微波手术为治疗方法,而联合组31例患者,则选择宫颈微波手术、与临床药物联合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宫颈微波手术联合药物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宫颈微波手术 宫颈糜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素质差,并发症多,因此在麻醉手术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的选择对其造成的影响。目前常用的麻醉方式包括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两者结合以及全身麻醉法。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麻醉手术的方式和麻醉药物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但是如何合理选择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是本文讨论的问题。

  • 标签: 老年患者 麻醉方式 麻醉药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耳石症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是60例耳石症眩晕患者,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法复位治疗,实验组基于手法复位再口服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耳石症眩晕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优化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病症复发,在临床中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法复位 药物治疗 耳石症眩晕 氟桂利嗪胶囊
  • 简介:摘要心衰是老龄人群中的常见临床综合征,在大于65岁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长。故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临床问题和社会问题。

  • 标签: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特点 药物治疗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指主要特征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损害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目前暂无彻底根治的方法,它不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并且近年来,整体人群的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为了使临床药物治疗高血压更加系统化,本文对高血压常见治疗药物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 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药物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按照自愿原则和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凝血酶、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凝血酶和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可有效控制出血症状,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生长抑素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先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等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LDL-C、TC、TG等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DL-C、TC、TG等水平均较治疗前差异不明显。两组治疗前后ALT、CK等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对改善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预防脑卒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运用。

  • 标签: 他汀类 脑出血 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一旦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则需要长期用药来维持血压稳定。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对药物治疗的依赖性较高,且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大多以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肾素抑制剂等药物为主。本次从高血压常见的药物入手,对临床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为临床更好的治疗高血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高血压 常见药物 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呼吸道疾病是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中,呼吸道感染问题是最为常见的情况,而且患者常常存在着一些并发症,不但会对患者的正常呼吸舒适度造成不利的影响,并且还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威胁,造成患者身体免疫力不断的降低。对于临床中收治的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来说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比较重要的,我们通常是应用抗生素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应用抗生素治疗虽然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是当前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很多也很普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要严格地把好药物的使用关,合理地应用药物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生素药物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早期药物流产患者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未婚先孕流产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期药物流产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早期药物流产 人文关怀护理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278例因药物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患者,分析其产生影响因素的原因。结果诸多常用药物将会对检测结果形成不良影响,需要加强观察。结论为避免检测结果受到影响,临床医生需要明确患者的用药情况,如此才能提升检测效率。

  • 标签: 药物 临床医学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ALT和T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和TB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时的肝损害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征是高血糖,该病主要是由于蛋白质、脂肪、葡萄糖代谢紊乱,进而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传统的治疗该病的药物,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副反应,例如心血管风险、体重增加、胃肠道反应以及低血糖等,所以加强对新作用机制和新靶点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最新研究展开了综述。

  • 标签: 2型糖尿病 药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维A酸治疗口腔白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口腔白斑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在常规补充维生素的基础上使用昔布联合维A酸软膏进行治,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塞来昔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6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分别为80.43%和23.91%,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基础上对口腔白斑患者使用塞来昔布联合维A酸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白斑病 维A酸 塞来昔布 维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临床使用地西泮配合活跃期使用催产素促进第一产程的药物疗效。方法从2013年至2015年,第一产程中,潜伏期出现宫缩乏力的产妇,于潜伏期静注地西泮10mg并在活跃期静点催产素为甲组。活跃期出现宫缩乏力的产妇,于活跃期使用该药物疗法者为乙组。不使用该药物疗法者为丙组。观察第一产程进展情况,结果甲组42人中第一产程小于8小时的产妇有19人、第一产程8-12小时的产妇有15人、大于12小时的产妇有8人。乙组58人中第一产程小于8小时的产妇有22人、第一产程8-12小时的产妇有25人、大于12小时的产妇有11人。丙组50人中第一产程小于8小时的产妇有5人、第一产程8-12小时的产妇有18人、大于12小时的产妇有27人。结论第一产程静注地西泮10mg并在活跃期静点小剂量催产素,在严密监测胎心音、宫缩情况下,可以促进第一产程完成而进入第二产程,缩短总产程,使产妇保持良好精力,更好配合完成阴道分娩。

  • 标签: 宫颈扩张期(第一产程) 地西泮 催产素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药物联用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划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药物联用法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黛力新和药物联用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Hp根除率以及溃疡复发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7%,Hp根除率为7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Hp根除率为91.7%。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采用药物联用法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临床价值极高,可广泛地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药物联用法 消化性溃疡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抗菌药物在妇产科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调查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包括应用次数、联合用药、使用时间,根据相关标准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妇产科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次数最多的是奥硝唑,占比34.8%,前后依次是头孢替安(16.9%)、头孢唑林(14.7%)、青霉素(12.5%)、头孢呋辛(9.1%)、甲硝唑(7.4%)、克林霉素(4.7%)。单一用药占比35.0%,二联用药占比51.0%,三联用药占比11.0%,三联以上用药占比3.0%。患者术前93例数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0%,其中包括4例术前1~3d内使用,89例术前2h内使用。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其中包括3例术后1d内使用,6例术后1~2d使用,93例术后2~7d使用。根据相关标准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显示,药品种类不合理发生率为9.0%,联合使用不合理发生率为7.0%,使用时间不合理发生率为10.0%。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较为普遍,奥硝唑的应用次数最多,且以二联用药为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次数、联合用药以及使用时间均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临床 抗菌药物 妇产科 应用
  • 简介:摘要药物性肝损伤(DILl)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随着人口社会老龄化的到来,以及疾病谱的变化、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疾病并发症的增多、临床上广泛应用新药,使得老年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越来越严重1。以下对老年人常见肝损伤药物(中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进行综述。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老年人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西药药物治疗及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并且给予科学的饮食治疗。7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医治疗结合科学饮食有助于功能性消化不良。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小儿 诊断治疗
  • 简介:注射用夫西地酸钠的主要成分为夫西地酸钠,辅料为甘氨酸、L-精氨酸,为白色疏松块状粉末,溶剂为白色的澄明液体。主治由各种敏感细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如骨髓炎、心内膜炎、反复感染的囊性纤维化、肺炎、皮肤及组织感染。在临床中常与下列药物联合使用易出现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梭链孢酸/药理学 药物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