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煤矿项目施工期的噪声、污水、水土流失等和生产期的地表移动变形、矿井水排放、生活污水、煤炭、矸石装卸储运过程等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煤矿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特点分析,识别和筛选了煤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因子。

  • 标签: 煤矿项目 环境影响 评价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输血中不规则抗体筛选的使用。方法挑选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本院进行临床输血的患者1500例,所有患者均需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回顾分析筛选结果。结果实验1500例患者临床血液筛选显示不规则抗体呈阳性的有20例,阳性率为1.33%,其中自身免疫性凝集3例、非特异性凝集1例、Rh系统抗体14例、其他系统2例,在20例不规则抗体标本中男性5例、女性15例,且存在不规则抗体的输血患者输入无相应抗原的浓缩红细胞3.85单位后均未出现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结论在临床输血中不规则抗体筛选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可以准确筛选出不规则抗体,有效降低输血反应风险,保证患者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时预防输血不良反应。

  • 标签: 临床输血 不规则抗体筛选 阳性率
  • 简介:目的确定莪术油霜剂最佳基质配比。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外观和莪术油的含量为检测指标,确定霜剂基质的最佳配比。结果复方莪术油霜剂的最佳基质配方为:单硬脂酸甘油酯32g,甘油70mL,白凡士林18g,蒸馏水500mL。结论此配比基质得到的霜剂稳定,有效成分含量高。

  • 标签: 正交设计 莪术油霜剂 基质
  • 简介:目的筛选出酸枣仁汤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17组,每组10只,每日1次灌胃给药7d,观察酸枣仁汤及其挥发油、脂肪油、多糖、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其它部位对小鼠自主活动和对阈下、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睡眠动物数和睡眠时间的影响,并考察各供试物对小鼠血清NO、NOS含量及胸腺、脾脏指数的影响,以地西泮进行平行对照实验。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脂肪油、挥发油、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酸枣仁汤组能使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均明显减少;挥发油、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酸枣仁汤组能显著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入睡小鼠只数;脂肪油、挥发油、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能缩短小鼠睡眠潜伏期,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酸枣仁汤组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阈剂量小鼠的睡眠时间。结论酸枣仁汤中脂肪油、挥发油、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均具有镇静催眠作用,氯仿部位仅具有催眠作用。

  • 标签: 酸枣仁汤 镇静 催眠 有效部位
  • 简介:目的分别利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对蜈蚣粉进行酶解并选取最佳用酶来制备抗肿瘤多肽。方法利用4种酶对蜈蚣粉进行酶解,采用MTT体外抗肿瘤实验方法,以蛋白质的水解度及酶解提取液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为指标,同时以蜈蚣粉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标准,评价4种酶对蜈蚣粉的酶解效果并筛选出最佳用酶。结果胃蛋白酶对蜈蚣粉的水解度为10.44%;胰蛋白酶对蜈蚣粉的水解度为28.29%,在0.125mg·mL~(-1)及0.25mg·mL~(-1)的较小浓度下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低于对照组,但随浓度的增大抑制率逐渐增大,在0.5~2mg·mL~(-1)浓度时,胰蛋白酶在4种酶中达到最大抑瘤效果;胰凝乳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的水解度分别为50.45%、44.16%,当浓度〉0.5mg·mL~(-1)时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在浓度为0.5mg·mL~(-1)时抑制率分别为2.86%、36.37%,且随浓度增大抑制率增大。结论蜈蚣粉酶解工艺最佳用酶为胰蛋白酶,其次是胰凝乳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而胃蛋白酶活性较低可以去除。

  • 标签: 蜈蚣粉 蛋白酶 水解度 乳腺癌MCF-7细胞株 细胞抑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早期肺癌筛选检查中低剂量螺旋CT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160例高危人群,对其开展低剂量和正常剂量扫描,进行肺段支气管、肺结节情况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低剂量螺旋CT检查出3例段支气管病,其中1例为中央型肺癌;检查出102例肺结节,其中包含12例为非钙化肺结节,3例为周围型肺癌。正常剂量扫描检查结果与低剂量扫描结果差异不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检查和正常剂量螺旋CT检查确诊率一致,在早期肺癌筛查中敏感可行。

  • 标签: 早期肺癌 螺旋CT 低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大鼠血浆辐射敏感脂质代谢物并探索其代谢通路,为辐射损伤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60Co γ射线对大鼠进行全身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0、1、3、5 Gy,采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串联平台的非靶向脂质组学方法,检测大鼠受照后血浆中脂质代谢物的变化。结果大鼠受照后7 d,血浆中共有20个脂质代谢物相对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其中13个明显上调,7个明显下调。12个脂质代谢物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大鼠受到γ射线照射后,血浆中脂质代谢物水平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涉及鞘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代谢等代谢通路。

  • 标签: 脂质组学 电离辐射 生物标志物 剂量-效应 代谢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磷氟康唑的药物有关物质分析方式进行讨论。方法采用依利特对林氟康唑在三种不同磷酸盐冲洗环境下(PH3.0、PH5.0、PH7.0)的检测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三种不同磷酸盐冲洗环境的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甲醇溶液有关物质保留时间为7.8±1.9min;乙腈溶液有关物质保留时间为8.1±1.7min,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杂质氟康唑甲醇溶液有关物质保留时间为18.2±0.2min;乙腈溶液有关物质保留时间为29.1±0.3min,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A210nm波长检测时磷氟康唑以及相关物质吸收量最高,A210nm波长检测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结论PH5.0的磷酸盐缓冲液检测灵敏度最高,且专属性非常强,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式。

  • 标签: 磷氟康唑 有关物质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α1微球蛋白(α1M)、尿微量清蛋白(MA)、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肌酐(SCr)以及胱抑素C(SCysC)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已确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IMMAEG仪器检测临床各项指标,并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MA含量的升高糖尿病肾病患者MA、α1M、RBP、SCYS-C以及SCR均呈现递增趋势,其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尿中MA、α1M、RBP以及血中SCr和ScysC检测,其阳性率可达93.9%,明显高于其他单项检测阳性率.结论检测尿中MA、α1M和RBP以及血中SCr和SCysC可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不同病程,对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以及判定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肾损伤 检验指标
  • 简介:目的筛选出对人CathepsinK(CTSK)基因抑制效率最高的1对siRNA,并通过质粒载体表达该siRNA,为进一步抑制去分化人软骨细胞中CTSK的表达奠定基础。方法针对CathepsinK基因设计4个靶位点,并根据靶位点合成4对siRNA.并转染人软骨细胞。通过Real-timePCR检测4对siRNA中抑制效率最高的1对,与线性化的PGCsilencer-H1/Neo/GFP连接、转化、扩增与纯化质粒。结果4对siRNA转染软骨细胞后72h,通过对照FITC-siRNA的绿色荧光观察.siRNA的转染效率达到70%~80%。Real-timePCR检测每对siRNA的CTSK量与对照组比的百分率得到其抑制效率,分别为:第1对的比值大于对照组(无抑制作用),第2对47.5%,第3对53.1%,第4对67.3%(抑制效率最大)。成功构建出pGCsilencer^TMH1/Neo/GFP/CTSKRNAi载体,经测序证实了克隆的RNAi打靶序列100%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CTSK基因的siRNAs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抑制该基因表达对延缓软骨细胞的去分化过程并促进其成软骨能力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基因 双链RNA 质粒体
  • 简介:摘要本文对血管生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以阐述,针对近年来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的体内外筛选模型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归纳,为进一步探索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 标签: 肿瘤 血管新生 抑制剂 筛选模型
  • 简介:高通量筛选体系在创新药物药动学筛选中的应用是当前新药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建立合理的药动学筛选模型不仅可以降低新药开发的成本,并且可以在新药研究早期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本文对当前常用的高通量筛选药动学模型作了简单的回顾,指出了合理的药动学筛选模型在寻找新药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建立药动学筛选模型的紧迫性。

  • 标签: 药物评价 临床前 高通量筛选 药代动力学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花素的分子特性,筛选并鉴定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分析红花素的药理参数和分子特性。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服务器(提供化合物靶点预测的网站)和通过化学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来预测化学成分靶向蛋白的服务器(DRAR-CPI)筛选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并与人类孟德尔遗传病数据库(OMIM)、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和药物靶点数据库(TTD)中已发布的抗脓毒症相关疾病靶点进行匹配,筛选出红花素的抗脓毒症靶点,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服务器鉴定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结果红花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41.15%,药物相似度为0.24,可旋转键数为1,表明红花素口服吸收较好,具有良好的成药性。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和DRAR-CPI服务器共筛选到115个潜在靶点;从OMIM、CTD和TTD 3个数据库中共获得149个疾病靶点;将两个服务器筛选出的115个红花素靶向蛋白与疾病靶向蛋白进行匹配,发现既是分子靶点又是疾病靶点的蛋白有10个,分别为凝血因子Ⅸ(F9)、腺苷A1受体(ADORA1)、一氧化氮合酶2(NOS2)、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组织蛋白酶G(CTSG)、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ELANE)、蛋白C(PROC)、脂钙蛋白2(LCN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2(PTGS2)。经分子对接服务器鉴定显示,红花素具有与上述10个靶向蛋白结合的能力,为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红花素可通过与靶向蛋白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发生交互作用,从而发挥相应的药效。结论红花素能够通过调节CTSG、ELANE和LCN2抑制脓毒症组织和器官损伤,通过调控ADORA1、PTGS2、NOS2和MAPK1减轻炎症,通过调控PROC和F9抑制凝血并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通过调节G6PD改善氧化应激而减少脓毒症的发生,最终预防和治疗脓毒症。

  • 标签: 红花素 靶点 计算钓靶法 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血脂指标。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3 0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2 427)和对照组(n=635)。统计分析用R语言。建立冠心病相关血脂指标的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评估模型多重共线性的严重程度。利用LASSO回归筛选出冠心病预测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血脂指标。结果研究对象共入选患者3 062例,其中冠心病组2 427例,对照组635例。将血脂指标同时纳入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后导致了模型较严重的共线性,逐步回归(stepwise)只能够在部分地减少共线性的严重程度,而LASSO回归模型显著减少了共线性的严重程度。经过LASSO回归分析,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non-HDL-C)是预测冠心病的代表性的血脂指标。结论LASSO回归在处理多重共线性的样本数据时有优势。LASSO回归发现LDL-C、HDL-C和non-HDL-C是预测冠心病的代表性的血脂指标。

  • 标签: 冠心病 血脂指标 R语言 多重共线性 LASSO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氨水致咳的小鼠模型,用牡荆子确定止咳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蒸煮回流提取等工艺流程,获得牡荆子挥发油及三种有机试剂提取物,分别灌胃小鼠后,采用氨水致咳的实验方法,研究其止咳作用。结果牡荆子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残渣对药物性咳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明显缓解咳嗽的药理作用,能明显抑制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次数和延长咳嗽的潜伏期。结论牡荆子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残渣均具有止咳作用,且正丁醇提取物的止咳作用最强。

  • 标签: 牡荆子 止咳平喘 活性选择
  • 简介:目的:利用生物传感器跟踪技术从抗炎中药中筛选出具有拮抗内毒素的中药,为进一步对中药拮抗内毒素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革兰阴性细菌的脂质A(LipidA)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非衍生板建立靶点,跟踪测定赤芍、大黄、黄芩等78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与LipidA的结合活性,再将筛选出的中药去鞣质后与定量的内毒素(LPS,20、50ng·ml-1)37℃孵育30min后,测定孵育后的样品与LipidA的结合情况,以评价样品内的活性物质含量.结果:在所筛选的78种中药中有12种中药的水提物与LipidA具有较高的亲和活性,在这12种中药中有6种中药的醇提物与LipidA也具有较高的亲和活性;通过对所筛选出的12种中药的水提物去除鞣质后与LPS的消耗实验,发现所筛选出的12种中药均含有除鞣质以外的与lipidA具有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并且12种中药中能与LipidA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的活性物质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生物传感器跟踪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有效的筛选平台,筛选出的12种中药均含有非鞣质类能与lipidA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的物质,为进一步对12种中药抗内毒素有效部位或单体的分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 标签: 内毒素 脂质A 生物传感器 中药 筛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输血过程中应用不规则抗体筛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480例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微柱凝胶法筛选患者血浆中的不规则抗体,同时分析筛选结果。结果1480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呈阳性的患者有19例,阳性率为1.28%;其中,非特异性凝集3例,自身免疫性凝集3例,其他系统抗体4例,Rh系统抗体9例。结论临床上进行输血操作之前,应当给予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在此基础上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临床输血 不规则抗体 筛选
  • 简介:摘要:自然界中产生的纤维素属于葡糖多聚生物大分子,是自然界植物细胞壁的最主要、重要的成分,植物体内的纤维素常与木质素等其它物质形成复杂的结构且交联致密难以被完全降解。目前对于纤维素降解主要通过筛选出高酶活的纤维素降解菌来降解天然纤维素,利用生物手段对纤维素利用加以拓展。本实验课题通过用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固体鉴别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扩大培养基、CMC-Na液体富集培养基以及CMC-Na发酵培养基进行鉴别筛选出一株酶活较高的纤维素降解菌,通过DNS法测定其CMCase活力为13.11U以及通过核糖体测序鉴定为Penicillium oxalicum (草酸青霉)。

  • 标签: 纤维素 纤维素降解菌 核糖体测序 DNS法测CMCase活力 草酸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