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3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是南昌起义90周年。高语罕,南昌起义前夕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秘书长兼共产党党团书记,参加策划起义的“小划子会议”,起草南昌起义中央委员宣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作出了独特贡献。在中共早期历史上,他既是中共早期建党建团的参与者,也是揭批蒋介石、汪精卫的斗士,还是传播马列主义的先行者。

  • 标签: 南昌起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 早期历史 国民革命军 中央委员 马列主义
  • 简介:《长征组歌》是为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由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将军亲笔创作的长篇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并得到周恩来、邓小平、贺龙、聂荣臻、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历届军委、总部、北京军区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创排完成的。杨成武、杨得志、廖汉生、孙毅等老首长都曾亲临创排现场具体指导。

  • 标签: 《长征组歌》 创作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演出 长征胜利 北京军区
  • 简介:马踏飞燕,中国旅游的标志,一件人们熟悉但不很了解的文物。《武威铜奔马出土的前前后后》一文介绍了马踏飞燕的铜奔马队出土、流失、被保护的曲折经过,读罢不能不令读者掩卷长思。

  • 标签: 铜奔马 铜车马 武威市 金马驹 马踏飞燕 队干部
  • 简介:莫干山会议(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是在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约一个月,由朱嘉明、刘佑成、黄江南、张钢等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组织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上召开。莫干山会议被称作“经济改革思想史的开创性事件”,是青年经济工作者“第一次集体发声”。这次会议之前,1979年底,国家领导人接见年轻的经济科学研究者“四君子”(翁永曦、王岐山、朱嘉明、黄江南)并听取汇报,有了第一次“老青对话”。

  • 标签: 莫干山 科学工作者 经济改革 学术讨论会 “四君子” 科学研究者
  • 简介:清帝逊位,袁世凯代孙中山当上总统,本可以终其身.而袁要僭自称帝,造成袁氏家无下.结果国人指骂,众叛亲离,蔡锷首举护国义旗,声讨袁氏,各方群起响应.洪宪帝制,仅83天寿命告终.时笔者在农商部任参事职,兹将清末民初耳闻目睹关于袁世凯的事迹,经过回忆,贡为史料.

  • 标签: 知道袁世凯 袁世凯称帝
  • 简介: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形势十分严峻,党中央决定武装起义。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进行改组,陈独秀离开领导岗位,成立了由张国焘、周恩来、李维汉、张太雷、李立三组成的临时中共常委,从而使得武装反抗国民党屠杀政策的思想在中央占了主导地位。7月中旬,周恩来在武汉出席临时中央常委会。此时正值共产国际要求中共抓武装斗争的指示到达,

  • 标签: 周恩来 南昌起义 中共中央 武装起义 共产国际 大革命失败
  • 简介:一1941年4月底,负责中央宣传部的洛甫(张闻天)把丁玲从川口乡下叫回来,决定由她担任即将创刊的《解放日报》文艺栏主编。同年5月16日,《解放日报》于延安创刊,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编辑出版大型日报,中央政治局委员博古担任社长。

  • 标签: 丁玲延安 延安文艺 文艺座谈
  • 简介:费哲民(1893—1978),浙江海宁人。笔名有“孑民”“疾民”“无邪子”等。早年他在上海先施公司当店员时,就积极投入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他的这一段经历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也是值得记载纪念的历史史料。在这场以民族救亡图存,以民主、科学和社会主义为旗帜的伟大新文化运动中,他和许多进步青年一样,不但全身心参加了各种爱国活动,也组织过一些爱国团体。并积极参与社会上各种思想流派和思潮的探讨和学习。从而,使他由一个受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的青年,转变为一个激进的民主斗士。一、纸上“俭德会”的发起1913年春初,自幼失怙的费哲民只身飘流到上海,他一面学徒,一面读夜

  • 标签: 五四运动前后 五四新文化运动 图书馆 新国民 《新青年》 自由谈
  • 简介:李新俊,字柏林,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五期毕业,北伐时曾在叶剑英麾下工作,后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回国参加救亡运动,担任防空学校政训处长。当时国事日非,外患日逼,他对蒋介石“先安内,后攘外”的方针早有反感。“福建事变”后,蒋又莫须有地将其兄李安定(黄埔一期学生)秘密杀害,国仇家恨,迫使新俊外出香港,与我同去晋见李济深先生(尊称任公),聆听教示。1936年“两广事变”,新俊与我联络了百余名黄埔同学签名,于6月27日发表忠告蒋介石祸国殃民的公开信和揭露蒋罪行的告国人书,被蒋系特务追杀。

  • 标签: 蒋介石 “福建事变” “九一八”事变 救亡运动 两广事变 北伐
  • 简介:不久前,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K·B·舍维廖夫教授给本刊寄来了新发现的两份珍贵档案材料:张国焘关于中共成立情况的两次讲课稿.据舍维廖夫先生称,讲稿写在1929年印制的笔记本上,估计是在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党史教研室成立后为莫斯科中山大学撰写的.由于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参加了中共一大及中共创立前后的许多重要活动,因此他早年撰写的这两份讲稿,无疑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我们特予刊登,以飨读者.

  • 标签: 中共成立 张国焘中共 情况讲稿
  • 简介:<正>李基鸿,字子宽,生于1881年8月23日,湖北应城城北盛滩人,老同盟会会员,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创建共和作出了贡献。最初,他在国内外从事唤醒、发动群众的舆论组织工作。1911年回国后,追随孙中山奔走效力,武昌起

  • 标签: 辛亥革命前后 同盟会会员 许崇智 组织工作 城北 廖仲恺
  • 简介: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通过"私人飞机"与陕北的红色首都保安建立起一条秘密空中交通线。这种在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使得西安的张学良与处于陕北闭塞一隅的中共之间的密切联系成为可能。张学良甚至乘他的私人飞机拜访延安。而且,中共也常常借用张学良的飞机出入延安,每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就会出现这架私人飞机。张学良的私人飞机使西安事变的神秘性大为降低。

  • 标签: 西安事变 张学良 私人飞机 秘密交通线
  • 简介:<正>七世达赖喇嘛法名格桑嘉措,四川理塘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生。8岁时在理塘寺出家,9岁时被青海蒙古僧俗迎到塔尔寺供养。康熙五十九年(1719)12岁时被康熙帝册封为第七世达赖喇嘛。次年由平逆将军延信护送入藏,同年九月十五日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清乾隆十六年(1751)七世达赖喇嘛开始亲政,时年44岁。乾隆二十二年(1757)在布达拉宫圆寂,时年50岁。

  • 标签: 达赖喇嘛 乾隆二十二年 驻藏大臣 布达拉宫 事务 西藏地区
  • 简介:10月13日,日军20师团向娘子关发起总攻.国民党第26路军总指挥兼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第27路军总指挥冯钦哉、第3军曾万钟、38军17师赵寿山等部全体将士同仇敌忾,奋起抵抗,凭借有利地形在雪花山、乏驴岭、关沟一线与日军展开鏖战.14日早晨,38军17师师长赵寿山将防守雪花山疏虞的第102团团长张世俊就地处决,以正国法.在坚守雪花山战斗中,第102团共产党员,连长张登北率领全连,坚守阵地,英勇奋战,全连壮烈牺牲,无一人生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爱国主义的光辉篇章.

  • 标签: 娘子关 刘伯承 部队 国民党 雪花山 石门
  • 简介:热血代言--写就"知青福音书"我出生在地灵人杰的湖南湘潭,是1965年上山下乡、1979年回城的老知青,在湘中山区当了14年农民.1979年回城之后,作为职工家属招工到株洲331厂的幼儿园工作.

  • 标签: 知青生活 萧芸 司马南 作家
  • 简介: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它是中国由国内战争转向民族解放战争的关键,也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转折点。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促成的。其中,学生运动作为爱国救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安事变前后发挥着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

  • 标签: 西安事变 学生运动 民族解放战争 爱国救亡运动 国内战争 中华民族
  • 简介:原与'同光体'日本人写了一部中国诗史,以屈原始,以陈原(三立)终。我认为:单就这点来言,它是合于事实的。首先,陈三立的志洁行芳,诗兼风雅,渊思窅虑,想象恢奇,确与屈原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就陈三立所代表的'同光体'说,它和唐代的'元和体'一样。'诗到元和体变新','同光体'亦是新变之体。就三千年诗史来说,它总结屈原以至龚自珍之经验,为旧

  • 标签: 同光体 陈三立 元和体 散原精舍诗 中国诗史 志洁行芳
  • 简介:1937年11月,川军四十七军军长李家钰,命令该军一七八师师长李宗昉率领全师开赴黎城一带,堵击日军进犯东阳关之敌,防守边要抗日.其一部驻城内,一部驻东阳关.驻城内的大都住在鼓楼底、税务口、大小南街等民户家里.他们身穿灰军衣,每人披着一件带风帽的灰色市布小大衣,背一支步枪10排子弹,还有5至10颗手榴弹,肩臂上挂着一个兰色白底“昉”字背章,标明是李宗昉师的队伍.但也有没穿大衣的,还有一些穿草鞋的.

  • 标签: 阻击战 川军 前哨部队 手榴弹 东阳 黎城